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再谈会风改革

时间:2021-12-29 15:19:29 浏览量:


长期以来,人们从会场回来后的议论,总免不了对会议“主席台”的评价,说今天的“主席台”如何如何。对会议“主席台”的议论自然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不过,我从人们的议论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感到中国会议的“主席台”是大有“学问”的,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人人瞩目的“主席台”,倒是会风改革的一个关键之所在。当然,这里要说明一下,我所要谈的会议主席台,自然不是指我们国家的那些具有象征性的、隆重的大会,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主席台,而是我们平常的各种普通会议。

中国人开会要设个“主席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学来的,我没有考察过;但是,我隐隐约约感到,人们对会议的“主席台”,从文化大革命后是越来越重视了,相应地,对“主席台”的设置也日益讲究、更加下功夫了。由于人们的重视, “主席台”就越来越“大”了、上“主席台”的人也越来越“杂”了。于是,“主席台”本身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了我们各种会议的不良风气。

有过开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会议设了比较大的“主席台”,给人首先的一个突出反映是,这个会议是很“严肃”的。因为哪些人上“主席台”、坐在什么位置上,这是有严格规定的。细心的人还会发现,甚至有些单位对台下前排的与会人员,也用名签安排了固定的座位,以示与一般与会人员的区别。看了这样的“阵势”,人们就不难明白,“主席台”上人员的坐位排列顺序,是官位高低大小的一种标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也是一种地位身份的“荣耀”!所以,难怪有些人对此很“计较”:我是“什么什么”职务,为什么没有让我上“主席台”?我的级别并不比有些人低,为什么被安排在了“主席台”的边上?等等。在我看来,如此的心态表明这些人的政治境界是很低的,起码不能说是一种“高级趣味”,因为这种行为和心态,都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等级特权意识的烙印。所以,在谈到现实的会风改革问题时,虽然我并不主张现在就取消“主席台”,但是,中国特有的、腐朽的“主席台意识”,倒是根除得越快越好。

关于会议设“主席台”,还有另一种相反的效应,那就是因为设了“主席台”,反而使会议变得很不“严肃”了。问题何在呢?我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明。几年前,我应邀参加了某省宣传部门召开的一次理论研讨会,记得到会的人数比较少,但是,“主席台”却很大:凡是有一定地位的、有相当官衔的、有比较大的知名度的、对此次办会有贡献的,等等,统统被请上了“主席台”。我当时的感觉是,台上与台下的人数已经几乎不成“比例”了,会场上的人稀稀拉拉,主席台上却很拥挤!会议开始,照例是请主要领导发表“重要讲话”,然后是主持人按“顺序”请到会的各位领导、贵宾发表“讲话”,这些人虽然没有准备,但是也必须应付一下,有的只说几句,有的则海阔天空、山南海北地讲一通,另一些人却很“精明”:轮到他讲话时就说,我今天还有一个会,所以就先讲几句话,于是说几句,再说一声“对不起”就起身告辞。后面的人也依次照此办理,结果是等到“大会”发言时,“主席台”上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顺便说一下:所谓“重要讲话”、“讲话”、“发言”这类会议用语,也是不同身份和等级尊卑的一种象征)。看“主席台”上“领导”如此不严肃,与会的一般人也就更加随便起来了:会场上交头接耳者有之,若无其事地看书看报者有之,闭目养神或者低头睡觉者有之,到走廊去聊天者有之。由于“主席台”上下的这种状况,会也就越来越不像个“会”的样子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会议能有什么很高的效果。在会风改革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培养出一种现代的、高尚的“会议文明”,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建设这样的“会议文明”究竟应该从何处抓起呢?恕我直言:首先应该从会议的“主席台”抓起——清除封建等级特权意识的影响,形成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人际关系。

 

推荐访问:会风 再谈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