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应对高校在现行信贷政策中的信用缺失

时间:2022-01-08 15:10:34 浏览量: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以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保障。根据我国现行信贷政策,申请信贷业务的对象为: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基本条件是: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条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较长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信贷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科学的预测与防范,以至产生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造成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分析,有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部分。外部风险包括行政风险和企业自身风险,严重的行政干预,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属行政风险;借贷企业项目技术先进性,产品市场容纳量,项目经济效益,项目经营亏损,原材料与配件供应不均衡等属于企业自身风险。内部风险包括银行信贷评估论证风险、担保抵押风险、结算风险等。弄清风险资产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杜绝新增贷款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提高自身效益水平,实现信贷资金的运行畅通和良性循环。

  风险资产的产生既有来自工商企业的也有来自社会团体、公益事业单位的,而形成风险资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银行的原因,也有借款人的原因。本文着重介绍高等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一、造成高校信用缺失的原因:

1、银行方面的原因: 一些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缺少必要的认真和谨慎态度,具体表现在: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首先是对项目评估缺乏深度,甚至一些银行项目贷款评估是在客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补充有关还款安排而形成的,评估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大打折扣;其次是对客户风险的评估重视不够,一些银行认为只要有客户项目评估报告就行了,不重视对客户风险素材的收集、分析,贷款发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审贷环节缺乏严格标准。如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降低贷款标准,不重视贷款条件的落实等等;三是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如不重视客户还款能力的变化,对担保措施监管不力等。据调查,因银行自身信贷决策失误而形成的风险贷款不在少数。

2、高校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为扩大知名度、抢生源贪大求洋,盲目扩张,上马一些超标准的体育馆、图书馆、田径场、实验楼等工程项目,而有些项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致使学校承受不起过重的负担,形成财务包袱,使学校一下陷入财务困境。还有其他如政策、生源、学校知名度等因素造成高校信用缺失。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国民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高等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了绝大部分公民必需与向往的一项社会活动,而高校为适应这种需求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健全管理模式,从而达到扩大招生的目的,所有的改变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若单一地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仅仅是杯水车薪,因此,绝大部分的资金就需要依靠金融机构来提供。

国有高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完全具备申请信贷业务的条件。高校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按照担保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其财产不能为贷款提供担保,贷款方式只能是信用方式。缺乏第二还款来源保障,无疑会提高贷款资产的风险度,特别是当遇到国家政策发生对借款人有重大不利的调整,借款人经营和财务发生重大改变,均会对贷款按期收回和贷款保全构成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二、高校借款风险的种类

防范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包括宏观政策变化对高校的限制和对其生源的影响。一旦国家教育政策发生变化,那些实力较弱的高校就会因生源减少而失去生存空间,大部分只能沉寂下去。因此,对高校营销贷款要加强对高校本身及其主要客户对象的政策性分析,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处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切实做好政策性风险的防范,对存在明显的政策性风险的教育行业禁止进入,对存在隐性政策性风险的教育行业要谨慎介入。

防范虚假财务数据风险。不少民办高校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为了获得融资,有的临时编制报表,有的聘请“高手”粉饰财务报表等等,手段五花八门。为绕开陷阱,银行要逐步建立注册会计师专职审核企业报表制度,信贷员要深入高校实地调查,找知情人座谈,掌握高校真实的情况,并进行同类学校对比分析,验证高校报表的真实性,从而得到能否营销贷款的可靠依据。

另外还要防范高校盲目扩张、经营管理失误等风险。

三、高校借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1、做好信誉分析与评估
      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誉分析与评估是贷前调查过程中防范信贷风险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贷款给一位最终会违约的借款者和拒绝一位最终会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借款者都是银行的损失。借款人的品格决定其偿还贷款的意愿,对企业来说,应考查其主要管理人员的经营方针和政策、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声望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般认为有违约记录或者经营失败的经营者很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对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估主要依赖后面将要叙述的财务分析。资本反映了借款人承受风险的能力,雄厚的资本是按时偿还贷款的保证。担保是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可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并保证在借款人违约时银行能得到补偿。另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借款人所在地区和行业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此外,银行还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全面分析借款人的信誉状况,针对不同借款对象实施相应的贷款政策。
   2、做好审慎的财务分析
    审慎的财务分析是确保贷款能够按期收回的经济保障。在确认借款者提供的报表资料和其他资料准确、完善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必要时应考虑聘请专家予以协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信贷员要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分析申请者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及未来现金流入,然后结合所评估借款人的信誉状况,提出是否予以贷款支持的书面报告。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如假造财务报表等

3、利用“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高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时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可偿债资金。在综合考虑未来经费收支增长、资金现值、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的余额等因素后,对可偿债资金进行计算并适当调整,即可确定贷款控制额度。高校可据此对自身贷款规模予以合理控制。

    实际贷款余额占贷款控制额度的比重即为贷款风险程度。比重越大,风险程度越大。高校应将贷款风险控制在合理的程度范围内。防范信贷风险,关键在于银行在贷款发放全过程中的审慎性、自主性、科学性。一切以效益为核心,做好科学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首先,贷款部门应及时对借款人借款时的信用等级进行即期评估,确保信用等级符合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并且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进行调查。其次,贷款发放后,有效的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减少风险,保证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通过深入实地检查学校办学情况、定期核查和分析学校财务会计报表、检查贷款合同和相关协议执行情况,了解学校主要领导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同借款人商讨可能的补救办法。信贷员和审贷委员会应根据银行的既定政策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出取舍,兼顾贷款数额和质量,保证银行的目标收益率。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较合理地对各大高校的银行贷款额度的控制起到一个参照标准,对于高校过度融资,防范信用缺失起到超前预测的作用。以下我将着重介绍该“风险评价模型”。

(一)基本思路

1.高校不能因偿还贷款本息而影响现有基本办学能力和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2.高校事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3.不考虑非常态的不可预计与不可控制的情况(如获得国家财政重点支持、获得大宗无指定用途捐款等);

4.将高校视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内部各级次的资金分布状况。

(二)贷款控制额度测算方法

1. 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确定

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非限定性收入包括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不含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必要的刚性支出。必要刚性支出包括基本支出(不含科研支出和已贷款利息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必要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必要刚性支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时,必须确保非限定性收入与必要刚性支出的口径一致。此外,考虑到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不可能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按一定比例确定可用于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

2. 根据高校事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设定,进一步设定非限定性收入与必要刚性支出按同比例增长,则高校的非限定性净收入也将按同样速度递增,具体增长比例应按照审慎性原则确定。

3. 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

为平衡各年收入与支出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为基数,以n 年期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为折现率,计算未来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具体方法如下:

(1)  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近两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之和/2 ;

(2)  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Ro*现值系数f

f=[(1+g)n /(1+i)n-1](1=g)/)g-i)

公式中,g为设定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n为期间数(年),i为同其银行贷款利率。(注:教育部在执行过程中一般要求n年最多按8年掌握)。

(3)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由于高校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余额中仍有部分资金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加上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可按一般基金的20%-50%测算),即可测算出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指n年期内累计贷款余额的最大值,不包括已经偿还的贷款)。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

(4)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

假定高校新、旧贷款均需在n年期内全部偿还,则: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

(三)贷款风险程度评价方法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n 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现有贷款风险程度评估标准如下:

0.8 < 贷款风险指数 ≤1,高风险;

0.6 <贷款风险指数 ≤ 0.8,较高风险;

0.4 <贷款风险指数 ≤ 0.6,中等风险;

0.2< 贷款风险指数 ≤ 0.4,较低风险;

0           <贷款风险指数≤0.2,基本无风险

如现有贷款风险指数>1(或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0)时,则表明高校在该期间内暂无贷款能力,不能再增加任何新的贷款。

(四)使用说明

本模型中包含大量设定前提,有关测算结果的准确性视设定条件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而定。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个别收支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确定本校合理的贷款控制额度,并对自身贷款风险状况进行评价。

以下是某高校近三年收入与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收入合计

12195

12066

15610

其中:教育经费拨款

2287

2699

3529

教育事业收入(学杂费)

7515

7748

7975

基建拨款

2056

619

2680

其他收入

337

1000

1427

支出合计

8824

9058

10836

其中:教育事业支出

7139

7757

8486

结转自筹基建

1685

1301

2350

收支结余

3371

3008

4774

含结转自筹基建结余(实际结余)

5056

4309

7124

推荐访问:缺失 如何应对 信用 高校 信贷政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