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

时间:2022-01-15 15:08:31 浏览量:


  为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加强今后教育工作,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对我市少年管教所138名15~20岁的少年犯进行了犯罪心理调查,了解到青少年犯罪心理是复杂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父母离异造成子女品行障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绝不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它使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然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包括这些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长此以往,使这些孩子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使其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甚至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调查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2、好胜心理的非正义演变

  好胜心理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健康的思想教育,就能使其向正确轨道发展,否则就会使好胜心强化,走向反面。当前,放像厅、电视节目中,放映武打片甚多,他们因分析抵制能力弱,受封建“行帮”思想的影响,甘为“哥们赴汤蹈火,两胁插刀”。常常为哥们去打架斗殴、抢劫、盗窃,甚至行凶杀人。他们视打架斗殴为“英雄”,视冒险亡命为“快乐”。将好胜心的满足,建立在暴力与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好胜心非正义的演变,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又一因素。

  3.性心理的歪曲与强化

  他们对性的好奇心、神秘感,增强了对性的迫切“尝试欲”。在性道德和法律的羁绊下,少数青少年的性心理产生了歪曲,他们偷偷看黄色小说、色情书刊、黄色录像,甚至想模仿尝试其中的黄色情节,寻求精神刺激。在这种歪曲心理的不断强化下,一旦条件适宜,就失去了控制能力,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实施攻击性的“性发泄”,走向了性犯罪。

  4.利己欲、消费早熟心理的恶性膨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长,由于消费过盛而对孩子影响较大。他们不但不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育,反而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使子女养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把强烈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当成基本欲望。由于自己没有收入,平日向父母要来的钱,毕竟满足不了对高消费的追求,于是就产生了低收入高消费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现“挫折感”,为达到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抢、骗的犯罪道路。
  
  5.道德水准失调,守法心理结构不健全

  
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浅,认识偏狭,又自我意识强,他们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没有建立健全守法的心理结构,掌握不住道德水准。人们厌恶的事,他们却向往,不以为耻。而人们赞美的事,他们向往。有的犯罪者在失恋后,向女友脸上洒硫酸,认为是“开玩笑”,在中小学校门口持小刀劫几元钱认为是“小事一桩”。这种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导致了行为上的犯罪。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高速发展时期,可塑性比较大,根据他们犯罪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父母离异,孩子应健康成长。

  父母离异子女感情脆弱,不同程度出现心理变化扭曲和反差,在情绪上首先流露、表现出对父母离异的不理解。同时在心理上又难以承受,集中反映青少年健康成长时渴望得到母爱和父爱。当出现父母离异,必须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客观事实,帮助孩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同时教育离异父母投给孩子一份爱,要弥补家庭阴影笼罩到孩子的身上,保证父母离异后子女的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应引起政府各级领导和部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要认真对待加强防范,使父母离异子女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2.进行心理卫生教育要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不要学“帮派义气”。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录像、电视、书画、报刊。家长和教师必须注意榜样作用,因为他们和孩子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不但要在言行上给孩子和学生做出表率,同时还要耐心地教育他们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讲文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对青年(中学生)不但要讲性解剖,还要讲性生理及性行为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性科学,用科学的性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例如,音乐会、郊游、体育和学术等活动,引导和帮助男女青年建立正常健康的相互交往,提倡真诚的友情,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性犯罪。

  4.积极开展道德、法制教育。

  各中小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课的安排,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弄清什么是道德,怎样遵守道德,什么是高尚情操,什么是文明礼貌,什么是理想,怎样去实现理想。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启发、诱导、鼓励,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必须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心理 青少年犯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