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北伐与史略启示问题探讨

时间:2022-01-15 15:38:30 浏览量: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孙中山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主张用革命战争手段来实现中国的民主和民生幸福,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北伐,是他开创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实现中国的民主和民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在本世纪20年代初的这次北伐,孙中山曾三次进驻**,设立行营,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北伐部队。**成为孙中山“出巡桂省,督师北伐” [注1]的战略要地之一,**行营成为孙中山北伐的临时指挥中心。正当**人民以崇敬心情纪念孙中山先生133周年华诞,和结合本市实际面向新世纪,为全面实现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目标而努力开拓创新之际,召开“孙中山北伐与**”学术研讨会,无疑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借此机会,笔者试述《孙中山北伐与**史略及启示和思考》,就教于诸位。

 

孙中山北伐与**史略

孙中山北伐,是孙中山于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后领导的战争事业。北伐的时间,约在1921年9月至1922年7月,1924年9月至1925年元月。孙中山北伐与**关系最密切的是,1921年9月至1922年7月这期间,三次进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发表就职宣言,宣布广州政府“为中华民国唯一之政府” [注2]。那时,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军阀投靠北洋政府,取消自治。“惟**受陆、谭、陈诸强盗压制,烟赌遍地,困处黑暗之中,民治不得有发展,大总统心甚不安”。[注3]孙中山于5月下旬命粤、赣、滇、黔各军讨伐陆荣廷,“荡平群盗,扶植**人民,使得完成自治” [注4],各军分路进击,粤军于6月下旬占领**,8月4日占领南宁,桂军全线崩溃,陆荣廷逃往越南;9月,孙中山乘胜发出挥戈北伐、统一中国的号令:“铲除所有督军和日本势力” [注5],以求“趁戡乱之功,完护法之愿”,“谋国家之统一” [注6]。在此形势下,孙中山有了第一次进驻**之行。1921年10月15日,孙中山登上“宝璧”号舰,统率各省北伐军约3万人,“出巡桂省,督师北伐”;10月17日下午,孙中山一行抵达**。**各机关团体举行“**各界群众欢迎孙大总统大会”,孙中山派胡汉民为代表,致《在**群众欢迎会的训词》。孙中山还出席了在大较场举行的群众大会,因有微恙,向群众略致数语,他的演说词交由汪精卫代讲,其主要内容是振兴实业,开发**资源,听众大为感动[注7]。10月17日晚,孙中山电召陈炯明由邕来梧商讨北伐问题,陈竟借故拒召,孙中山即复电给陈,决意翌日赴邕,于18日晨乘浅水兵舰启程离开**,24日抵邕;孙中山与陈炯明商讨北伐问题,因陈托词阻挠而未果,于27日晨离邕返梧,开始第二次**之行。孙中山于10月29日下午安抵**,电告陈“调粤军四十营参与北伐”,归孙中山统率,陈为保存实力复电“允拨陈德州等二十二营”,说“余无力赞助北伐” [注8]。从10月29日到11月14日,孙中山在**驻节16天。在此期间,孙中山在**国民党党员欢迎会上,作了题为《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的演说,指出“中国数百年来,为满洲人征服,且数千年来,向为专制政体之国家。所以就要成立这个革命党,以推行三民主义和改良国家的政治”,强调“应以主义维持国家,不应再恃武力” [注9]。他与美《大陆报》记者谈话,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北伐,“只谋推倒被日本本使用之华人”(军阀) [注10]。孙中山就市政厅计划印行纸币300万元问题,接受士绅和商民的请愿,查明事实权衡利弊后饬令市政厅停止印行纸币,成立银行之事随之搁浅[注11]。他十分关心**的建设,据他的卫士马湘回忆,一天早上,中山先生一行登上**某山用望远镜四处观看,说附近应有煤铁等矿,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下午到山脚发现一方圆十多里的荒地,认为附近有河流,这块地有开垦价值;孙中山回到行辕草拟了开发荒地计划,通知市政厅长召集各界举行开发近郊荒地大会,会后命卫士引导市政厅长和各界人士勘察荒地,并把拟好的计划交给他们[注12]。他在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北伐部队的同时,针对陈炯明军队纪律不好,导致征用船只困难等情况,通过部属和**商会对船民做说服工作,出钱征用船只,征到300多艘船,为沿桂江上桂林出师北伐做好了准备。[注13]11月15日,孙中山率北伐军,分乘300多艘船只,离开**北上桂林,21日抵昭平,25日到达阳朔,12月4日顺利抵桂林,受到桂林市民的热烈欢迎。他在昭平和阳朔的各界人民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着重讲了修筑公路的重要性;**资源丰富,为什么**穷?孙中山说:“因无便利之交通,是以致此”,“本大总统希望诸君首先开道路之交通,道路即开发财富之钥匙也” [注14];“如果道路开辟,交通便利”,则**“可以振兴”,**“须以修路为最急” [注15]。他说,**至昭平,路程不过280里,溯江而上须行8日,如果有公路通汽车,只需数小时就可到达。孙中山抵桂林后,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在桂林,他与以廖仲恺等为代表,商讨北伐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现我军决于旧历年后用兵。吴逆若来,则用小包围之法,击之于衡宝一带。彼若退守武汉,则用大围之法,以荆汴、长岳为正面攻击,由汉水出萍樊为左翼,由赣出九江、黄州为右翼,三路以制其死命。两者皆以有他军为援,应为我之大利。闽王攻赣之背面,鄂孙乱吴之后方,尤须应时请先注意于此。形势既利,浙卢皖马即可据长江下游,而豫赵鲁田共起,使直系更无归路。自来战略因于政略,吾人政略既同,斯为南北一致,以定中国,其庶几也”。[注16]孙中山把北伐军4万余人组成7个军团,于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名义,颁发动员令,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并借助奉、皖军阀力量配合讨伐直系军阀,但陈炯明千方百计阻挠北伐,在广东密谋叛变;粤军第一师师长邓铿于3月21日被陈的部属暗杀。孙中山于3月26日在桂林大本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变更计划,由桂回粤,打算千方百计做通陈的工作后再继续北伐;4月8日,大本营由桂林迁粤;孙中山令各军集中**待命。孙中山一行于4月11日离开桂林赴**,开始他的第三次**之行,于4月16日抵达**;他到梧后,即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悉命诸军集中韶州,以大本营设于韶州” [注17]。孙中山电召陈炯明来梧,陈不敢来;孙中山在扩大会议作了《在**军事会议的演说》;他在行营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谈话时指出,“广东合法政府北伐之目的”,“在日本及为日本外府之北廷”,“推翻北廷以撤销日本之外府,刻不容缓”,这不仅是“自救”,也可以“使全世界免除日本武力之危害”[注18]。孙中山委派廖仲恺等人到广州劝说陈炯明赴梧面商北伐大计,但陈拒不前往,电辞本兼各职;孙中山在梧组织船运,调派军队转赴韶关,并派员到韶选定旧镇署为大本营[注19];对陈拒不来梧,孙中山于4月22日下令,命陈专任陆军部长,免去其兼任的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内务部长等职。孙中山一行于4月22日离开**,23日抵广州,仍争取陈参加北伐;5月4日,下令北伐。

 

孙中山北伐与**的启示和思考

发生在70多年前的孙中山北伐,因陈炯明勾结北洋军阀举行叛变,没有结果。孙中山实行民族、民主革命,“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因他逝世等原因有待后人去实现。毛主席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注20]。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时代不同了,孙中山“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的民主和民生幸福,有了全新的内容。古人说:温故而知新;现在回顾和研究孙中山北伐与**的关系及“改良西江”等资料,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借鉴历史经验,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和思考。

(一)继承发扬孙中山思想,结合实际学好科学理论。为此,要按照十五大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联系孙中山北伐及三次驻节**和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实际,继承发扬孙中山思想。其主要有四点:一是继承发扬孙中山在**对国民党员的演说中指出的“吾党究何所恃而自存?”“我们革命党恃主义真理及道德而已”,和“党员对于革命主义,时时详细考究”的思想,学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不动摇,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谋国家之统一”, [注21]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面前,一尘不染,正气凛然;二是继承发扬孙中山北伐作战计划提出的“自来战略因于政略”的思想,学好并坚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克服和防止单纯地就经济论经济、就业务谈业务等偏向;三是继承发扬孙中山关于“革命思想,亦未普及”,“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再以此主义团结各乡,实行地方自治”的思想。通过贯彻中央部署,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实践中,把“三讲”的要求落到实处;四是继承发扬孙中山北伐不忘发展经济、综合利用和开发资源,及“能开发生产力则富”的思想,学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学好马克思关于“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等论述,尤其要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搞经济协作区,这个路子是很对的”,“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主张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联合起来作战。他说,两个野战军联合在一起,就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好几倍的力量。经济协作也是这个道理” [注22]等论述。纠正把部门经济看成是区域经济、经济区就是行政区等错误思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实施区域经济战略等重大决策,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步伐。

(二)进一步认识和发挥**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区域优势。孙中山北伐三次驻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区域优势。其主要表现是:**地处**东端的浔江、桂江和西江汇合处,与广东山水相连,邻近广州、香港和澳门,既是**内地与海外联系的门户,又是两粤的咽喉和文化交会点。**于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是**和云、贵、川商品的集散地。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进入**内地,**是他们必经之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举行武昌起义,**在**率先响应,最早宣布“独立”,可见,孙中山北伐期间三次驻节**,有其客观必然性。经过70多年的变化,**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区域优势怎么样,是强了还是弱了?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首先,**邻近穗港澳,相互交往年久日深,逐步强化。顺江东下,**至广州336公里,到澳门384公里,抵香港436公里;陆上交通随着近几年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乘**至广州直达班车4个多小时便可到达,比过去更方便了。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运输、旅游、信息中心的香港,在中国长远发展战略部署中肩负桥梁重任,1997年香港回归进一步发挥中国走向世界和外国进入中国的桥梁作用;**与香港结成的“前店后厂”关系将有更大的发展;即将回归的澳门,明代中叶已成为中西贸易中心,是梧港贸易必经之地,作为准发达地区的澳门回归后,将成为祖国内地与欧共体成员国和拉丁语系国家的经贸枢纽,梧澳交流与合作将上一个新台阶;作为华南中心城市的广州,正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梧穗交往更为密切,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其他城市不可相比的。其次,**地处两广交界处和西南与华南结合部,发展区域经济的承东启西功能正在增强;**邻近穗港澳,背靠桂西北和大西南,历来是两广、西南与华南发展区域经济的枢纽;粤港澳具有信息、科技、资金等优势,但资源贫乏,需与内地联合协同发展区域经济;西南尤其云、贵,自然资源丰富,云南的磷矿储量达223亿吨,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贵州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三,其中可利用西江水运的煤炭储量达197亿吨,但开发加工程度低,缺资金、科技和信息,需加强与粤港澳的联合协作,共同振兴经济;随着南昆铁路1997年建成通车和南宁—**—广州水陆交通的日益便利,作为西南与华南区域经济“二传手”的**,承东启西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和发挥。再有,**地处西南出海东通道要冲,中央和自治区的跨世纪发展规划是,在加强西南出海南通道建设的同时,加强出海东通道的建设,以利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对发挥**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区域优势,将有重大意义和作用。面向新世纪把握机遇,着力发挥**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区域优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关于西南出海通道建设的跨世纪发展规划,发扬光大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正当其时。

(三)推进“两粤原属一家”合作交流,加快建设西江经济走廊步伐。孙中山在**群众欢迎会的训词中指出:“两粤原属一家,亲如手足。”这种原属一家、亲如手足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1986~1992年,玉林、**、肇庆、广州、珠海等6市地实行横向联合协作,设立协调机构,共建西江经济走廊,并得到**广东两省区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列为两省区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取得可喜的成效;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按照中央的部署,广东对口帮扶**,实行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巩固发展两广联合协作成果,推进两广合作交流、加快建设西江经济走廊步伐,既是新时期发扬光大孙中山振兴中华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更是贯彻国家长远规划,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其总体发展战略设想是:以广州、珠海及其与深圳和香港、澳门联合协作形成的“金三角”为龙头,以珠江三角洲为依托,充分发挥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整体功能;为西江沿岸城市尤其是肇庆、云浮、**、玉林及贺州等市逐步增加功能,升格为沿海开放城市;发展联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以西江通道为主轴,以南宁、**、广州为上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主轴开发和多极发展功能作用,在两**江走廊形成仅次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带的又一开放型城市带;以两广联合协作为基础、以大西南为广阔腹地,以两个市场为导向,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促开发;综合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兴建进出口创汇及境外加工基地,加强协调发展,提高整体效益,争取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其成为我国继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地区之后,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科技水平最先进、生态环境最优美、对外对内辐射相结合的密集产业带,和东西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协作区,带动两广和大西南区域经济上新台阶。

为实现这个战略设想,要实行两大战略措施:第一,两广与港澳发展联合,共建西江经济走廊。首先,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抓好各自发展重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共建西江经济走廊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健全桂、粤、港、澳省区人民政府和特区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及需采取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一国两制”分工相结合的协作机制;条件成熟后,成立桂粤港澳协调发展的管理委员会,并请中央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使其能较好履行职能,强化协调发展机制。两广要在省区级的计委、农委、建委及其他有关厅局等层次,进行经常性的联系和协商,建立和发展各种服务社会的协调组织网络。其次,逐步形成市场协调机制,发展区域性市场,确立主导产业。在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的同时,贯彻分工协作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在上中下游地区确立各自的主导产业,形成链式主导产业群和区域经济“发展轴”。第二,西江走廊有关地市推进联合,调整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上台阶。玉林、**、贺州、肇庆、广州、珠海6市地,改协调会执委会办公会议为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建立健全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制度,修改完善章程、组织方案和区域规划;发展佛山、江门、云浮、柳州、南宁、百色参加西江走廊联合开发,使之成为开放型城市带;要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确立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要调整优化结构,协同实施技术创新、“抓大放小”战略,着力解决产业结构、生态恶化,农业农村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提高干部、群众整体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有效地提高城市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玉林、**、贺州、肇庆、云浮等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功能,升格为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保税区,成为可发挥承东启西功能的中心城市带和战略通道。

(四)把握和兴建关键项目,根治洪涝干旱心腹大患。开发珠江、改良西江,是孙中山北伐前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的一项重要计划。新时期改良西江,着眼于新的研究和实践,根治洪涝干旱无疑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走廊地区洪涝干旱频繁,素被称为“水火之地”。据广东地理研究专家研究成果反映,防洪除涝方面,以50年代与80年代的均值对比,**沿江堤防从无工程防洪到按5~10年一遇设防,发展到10~20年一遇,然而水灾面积却比50年代均值增加1.8倍;广东则从10~2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发展到80年代的20~50年一遇,但水灾面积竟增加3倍多;各年代水灾面积均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尤其80年代比70年代的水灾面积均值,**增加58%,广东增加54%;旱灾就面积而言,**相应增加93%,广东却增加近1.3倍。洪涝干旱已成西江经济走廊的心腹大患。根治这个心腹大患是系统工程,有不少事关全局的关键项目,排在首位的是长洲水利枢纽,该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0.86万平方公里,库容56亿立方米,滞洪库容36亿立方米,有较好的拦洪削峰功能,可将百年一遇洪峰削降为50年一遇,50年一遇削降为20~25年一遇,使**以下十多个市县约520万亩农田、近千万人口及京广铁路等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枢纽蓄水位20.6米(黄基),使浔江枯水位平均提高10米,利于开展电灌,可解决31万亩稻田、9万亩蔗田、10万亩冬种作物旱涝威胁问题,每年增加效益7800多万元,水产养殖增加效益5700万元,还有渠化浔江,把枯水期航道水深由1.8米提高到3米以上,成倍提高水运能力、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结构,强化西电东送等综合效益,是上游龙滩等其他项目不可取代的。及早兴建长洲枢纽既是对**市现代农业实验区加快建设提供最强大的动力,又是桂东乃至两广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助推器。鉴于超百年一遇洪水可使长洲枢纽停机等情况,在枢纽上游建设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开发工程,与长洲枢纽实行联合调度,既可使长洲枢纽解除停机威胁,又可使心腹大患得到根治,显得十分重要。据有关资料介绍,西江流量在全国仅次于长江,珠江流域西江洪量约占西、北、东三江洪量之和的70%~80%。有些专家据此提出,在不改变原定防洪体系建设基础上,把西江汛期的洪量分出1/3到2/5经雷州半岛的湛江或茂名流入南海,需兴建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并以广东罗定江或**藤县黄华河为分洪道的设想,以利从根本上解决走廊地区超百年一遇洪涝威胁。笔者认为,根治洪涝与根治干旱,应有机结合,以利取得最佳经济、社会效益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长洲枢纽上游选择藤县黄华河作为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的分洪道,无疑是最佳的方案。理论上从其功能作用看,在不改变原定防洪体系建设规划基础上,建设长洲枢纽与建设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相结合,两个工程实行联合调度,无疑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西江走廊洪涝干旱问题,彻底根除心腹大患。建设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与长洲枢纽相结合,对**来说,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增加了一条南向出海河道,利于加强两广交流与合作;对广东来说,西江汛期正是雷州半岛旱季,建成分洪工程投入使用,有利于解决雷州半岛干旱问题;经**流向广东西、北江三角洲这个由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列为主要防护区的西江洪水,大幅度下降;以**1915年本世纪最大洪峰45800立方米/秒计,分去1/3~2/5洪量后,从**流出的洪峰减少为30530立方米/秒~27480立方米/秒,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西江走廊洪涝及干旱问题,消除心腹之患。从宏观上看,“南水北调”设想正在逐步实现,南方的珠江流域建设以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为主要标志的“西水南调”工程,无疑将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珠江上游的控制性防洪水库龙滩枢纽工程建设,已于1999年6月18日起从筹建阶段,转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已于10月8日投入试运行,不失时机地兴建长洲水利枢纽及“西水南调”工程,将对华南地区根治洪涝及干旱灾害,在全局起关键性作用。从全国防洪抗旱布局看,率先解决华南地区洪涝及干旱灾害,投入少、见效快,且有利于中央集中力量解决长江、淮河的洪涝灾害问题,因为,“西水南调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无论是东、中、西三个方案中那一个相比,工程量小得多,投入也会少得多。这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关大局的重大系统工程,应及早进行研究和开发,让孙中山“改良西江”计划,在新时期实现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推荐访问:史略 北伐 启示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