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利局论文:强化四种能力提升执政水平思考

时间:2022-01-20 15:28:21 浏览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党员干部自身要求的统一。对于基层县处级党政“一把手”来讲,提高自身执政水平,最基础、最首要的是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增强“四种能力”,即:求发展的能力、保稳定的能力、带队伍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不断增强求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具体到县处级党政“一把手”,就是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市场经济理论的认知和把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发展实践,用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发展成效。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本质是良性发展、既快又好地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必须强化推动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谋求协调发展的统筹意识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创新意识。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加快发展是一个地方全部工作的中心,党政“一把手”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一种发展不快、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始终保持一股奋力开拓、永不懈怠的精神和干劲,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谋路、寻策、鼓劲、造势,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统筹意识。科学发展的特征是协调,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做到统筹兼顾。强化统筹意识,要求既重GDP又不惟GDP,不但要抓住中心而且要把握全局,特别要全面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方面职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转变过去依靠资源消耗获得原始积累、依靠投资规模带动经济增长、牺牲生态环境换取GDP的旧模式,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内涵,要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依靠创新提升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发展实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首先解决好产品和环境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发挥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发展,以特取胜。要立足区位资源,培育特色产品;依托特色产品,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科学确定自身的产业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要紧紧围绕自身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批立县强县的重点项目,依托项目上规模,以大项目拉动经济、带动发展。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去研究本地如何培育、发展区域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价值链,形成根植于县域特色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从而在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大力改善环境,筑巢引凤。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包括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等在内的软环境建设,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软环境,促进对外开放,使县域经济发展更有后劲、更具活力。

    用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发展。政绩,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绩效和成果;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自身工作成果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政绩观应该是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途径;把党和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自身的重要尺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把握好3个方面:一是讲科学。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来预判和校正自己的施政行为,使自己的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内,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二是要讲为民。要按照“万事民为先”的准则创政绩,真正把群众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满意当作衡量政绩的标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三是讲务实。就是办实事、重实效、求实绩。实就是目标要实,不订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只顾眼前的虚假繁荣;实就是作风要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和群众想到一处、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实就是政绩要实,不求虚名,不务虚功,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2.不断增强保稳定的能力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和谐的关键,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本世纪前20年,我国既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又处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县处级党政“一把手”,身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一切都无从谈起。努力增强自身维护稳定的能力,必须把握好3个环节。

    要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是某一事物的现状和自我期待值的差值。一般来说,差值越大,问题越大。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一是要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要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建立更加畅通、更加多样化的反映诉求渠道,方便群众的信访活动,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愿望。要创新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倾听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二是要分析认识问题。要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不断增强洞察力。对收集上来的各类信息,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苗头现象里察觉倾向性,掌握本地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不安定因素,提高预判断准确度,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主动权。要注重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一斑窥全貌,理清大事小事,分出孰轻孰重,找准主要矛盾,把握关键问题。要把握和尊重客观规律,用辩证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运用两分法去分析和对待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分门别类归纳梳理,认真查找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要主动解决问题。要树立积极的稳定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前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许多问题是发展前进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眼光正确看待。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条件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和群众讲清楚,求得理解和谅解;对由于各级干部的工作缺点和失误造成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承认,要及时总结、及时纠正,不可回避,以免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难、难问题拖乱,影响稳定大局;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因为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而放弃改革,不加快发展。在制定和实施改革措施时,要把握好出台的时机、推行的力度和各方面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于各种群体性的突发事件,要做到处变不惊,以控制事态、防止恶化为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调好各方关系,缓解群众的情绪,把握时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事件平息后,要做到治理根源,巩固成果。

    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教育群众。要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积极引导群众以运用正确方式表达利益的诉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政策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关心群众。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真心实意办实事,千方百计解难事,持之以恒办好事。三是服务群众。要加强对群众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好“有事干”的问题;要关注弱势群体,不断拓宽社会保障面,健全和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好“有饭吃”的问题;要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理顺群众的情绪,解决好少数人“气不顺”的问题,从而使人们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
  
    3.不断增强带队伍的能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必备的基本功。要不断增强自身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关键是要抓领导,建设追随者众的领导班子;抓机制,培养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抓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抓领导,建设追随者众的领导班子。事业需要好干部,发展需要好班子。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管理主体,建好领导班子尤为重要。领导班子好,则追随者众;领导班子差,则追随者寡。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领导班子。成就我们的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导向正确就可以使广大干部的积极性竞相迸发,导向错误就会使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受到挫折。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调整和改善班子结构,把班子配备成结构合理、搭配得当、优势互补、性格相容、整体功能强的领导集体。二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按照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筑的要求,去考察、考核、发现干部,不断探索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机制,用科学的考核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要搞好廉政教育,加强自身修养,常修为民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使干部“不想腐败”。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等各项制度,强化监管,堵塞漏洞,使干部“不能腐败”。要严格执纪,加大查处力度,惩邪扶正,惩恶扬善,惩奸倡廉,使干部“不敢腐败”。

    抓机制,培养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干部激励约束制度,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建立干部客观评价机制。要科学分析干部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和任职条件,制定具体的绩效评价标准。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衡量其素质的优劣、才能的高低、贡献的大小,从而有效地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使之爱岗敬业,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干部激励机制。要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报酬激励、晋级激励与荣誉激励相统一的干部激励机制,把干部工作实绩与其收入挂钩,对工作实绩好的干部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使埋头苦干、工作卓有成效者及时晋级晋职;及时发现、培养、表彰先进典型,激发干部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的热情。三是建立干部管理约束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劣有所罚。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风。

    抓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学习的指导,通过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机制,提高学习效果,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干部队伍。一是健全学习制度,抓好制度的落实。要制定整体培训规划和个人学习计划,建立健全学习组织、考核、交流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习效果的督促检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二是突出学习重点。要学习政治理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明确目标,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学习业务,精通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所从事业务的行家里手,创造更(转第27页)(接第17页)好的工作业绩;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积累经验;要学习哲学,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学习新知识,了解可能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重大变革的前沿信息,把握趋势,努力创新;要学习心理学,端正态度,平衡心理,要研究服务和管理对象的心理状态,更人性化地实施领导和服务,增强亲和力,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三是创新学习方法。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采取研讨式、辅导式、解剖式、恳谈式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坚持学习与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相结合,结合本地本部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积极寻找标本兼治的对策措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不断增强抓落实的能力

    抓落实,是行使领导行为的具体活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自身抓落实的能力,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因地制宜,把握好结合点。抓落实要正确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把上级的政策精神与基层的工作实际有效结合起来,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善于在结合上做文章。客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点,具体问题需要具体观察、具体分析和具体处理。国家和上级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着眼宏观,对全国、全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各地实际情况各异。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好调查研究,到实地,察实情,掌握第一手的情况,把上级精神的共性要求与本地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把上级的原则规定变为可操作性措施,勇于开拓,在重点工作上出成绩,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落实中出特色。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重要保证。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思想动员,讨论研究,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工作任务,清楚干好工作的意义,既说明是什么,也讲清为什么,确保上级的指示精神和领导的工作意图深入人心,在干部群众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从而真正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合力。同时,把统一思想的工作作为一项经常的、长期的任务,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统一思想,要切实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抓落实的积极性,想办法、出主意,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

    抓好典型,带动全局。领导干部抓落实必须善于抓典型,当一项工作安排部署后,要通过抓典型带一般,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抓典型就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要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使整体工作在典型带动下不断出成绩,更好地引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同时,要认真总结分析成功经验、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积极归纳、提炼和升华,以进一步指导工作的新实践。

    完善机制,强化落实。抓落实是一种组织行为和领导过程。要确保各项决策和部署掷地有声、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部署、检查、评比、激励、督导机制和方法。要建立责任机制。有责任就有动力,要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定任务,定期限,定标准,层层分解,责任到部门、到岗位、到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研究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主抓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强化督办检查机制。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常规与突击督办检查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督办检查工作进度。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奖惩得当、奖惩适时,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推动工作。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及时发现工作落实中的问题,改进工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关系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在学习中丰富,在实践中锤炼提高。要依靠每一个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提升党执政兴国的总体成效,带动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推荐访问:水利局 四种 强化 提升 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