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实施四种工程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30 15:16:15 浏览量:

良种是种养业的源头和根本,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县大力实施以科技为先导的种子、种苗、种禽、种畜“四种工程”,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和优良种养组装模式,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着力推进农业良种化进程,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强精壮骨”的基础性作用。

一、主要做法

实施“四种工程”过程中,**县坚持抓牢各个关键环节,实行统一引种、统一试验鉴定、统一示范推广和统一技术服务指导,走“外引内育—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良种化进程“三步曲”。

第一步:外引内育。在引种过程中,**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外引内育”两手抓策略。一方面,大力承接国家、省、市区域性试验、粮食增产工程及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展示,加大与外地种子企业、畜禽繁育场联系交流,大力引进适合种养业发展的良种。另一方面,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繁育,提高本地良种的普及面和竞争力。2005年以来,全县共引进良种500多个,其中:“三杂”133个,脱毒洋芋8个,辣椒180余个,蔬菜200多个,畜禽水产20余个。2007年以来,仅引进良种公猪就达150余头,良种母猪14000余头,良种禽430万羽,良种羊20000余只。

第二步:试验示范。良种引进后能否“消化”,如何“消化”,承上启下的“重头戏”在于试验示范。种植方面,坚持县、镇(乡)、村三级办点示范制度,大力兴办科技示范园(点、基地),对引进和拟推广良种,配套良法进行集中展示和试验示范,并邀请农技人员、镇村干部和群众进行观摩学习,使示范园(点、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大观园”、“绿色广告牌”和农民购种的“指南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这些“田间学校”直观了解新品种性能和效益,大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2008年,全县办水稻、玉米、辣椒、烤烟、蔬菜等示范点635个,建立各类农作物示范基地11万亩,并在海南等地建立了“遵椒系列”等跨区试验示范基地,其中仅三合长青试验示范园投入就达300余万元。养殖方面,积极推进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大力扶持养殖专业场(户),使一批优良畜禽通过规模养殖场(户)走入了千家万户。现有规模养殖场(户)千余家,其中:生猪502户、牛266户,羊255户、禽457户、兔42户和特种养殖11户。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合长青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三岔辣椒科技示范园、南白青山超级水稻示范基地和规模养殖场等县级示范园(点、基地)为重点、近百个镇级示范点为骨干、500余个村级示范点和产业基地以及千余养殖场(户)为基础的新型良种示范体系。以这些示范园(点、基地、场)为平台,200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新品种展示和试验示范近千个(次),其中:“两杂”331个(次),辣椒200余个(次)、蔬菜100余个(次)。筛选出适合全县大面积推广的Q优6号超级稻,华选杂交玉米,贵杂系列杂交油菜,费乌瑞它脱毒洋芋,黔花生系列,韩国辣椒、泰国辣椒,金罗汉番茄,威宁大蒜,福鼎大白茶、黔湄601茶苗,西门达尔、皮埃蒙特、荷斯坦、么拉牛,杜洛克、大约克、斯格猪和罗曼、良凤鸡等上百个优良种养品种。

第三步:推广普及。一是宣传发动。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群众会、培训会等形式,开展新品种宣传和推介。并相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领办农业产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步伐。二是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发挥县镇两级农技干部作用,实行包村包片等责任落实方式,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种田、养殖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他们参与科技服务工作,不断健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使一大批新品种及技术较快地进村入户,下地到田。同时,大力开展农业适应技术培训,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品改站、农技站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提高猪改点、牛羊冻配点覆盖面。大力推进猪人工授精、牛羊冻配点标准化建设,并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养殖政策,为养殖场和农户免费提供人工授精等服务,提高畜禽品种改良覆盖面。目前,猪人工授精、牛羊冻配点已完全覆盖全县31个镇(乡),并配备齐全了精液生产、检测、保存、运输所需的仪器设备。其中:猪人工受精点96个,高标准32个,良种公猪310余头;牛改点45个,其中冻配点38个,鲜配点7个;羊改点43个,其中冻配点8个,鲜配点35个。

二、取得成效

一是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四种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了全县各类农产品良种覆盖率,杂交水稻、辣椒、脱毒“两薯”、生猪、烤烟、草食畜牧业等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表现为:烤烟育苗百分之百实现良种化和技术专业化;“两杂”覆盖率稳中有升;辣椒、草食畜牧、“脱毒两薯”起步早、提升快;蔬菜良种推广在科技示范园带动下品种多、产业覆盖广。其中:2005~2008年,杂交水稻覆盖率由96.3%提高到97.4%,杂交玉米由95.5%提高到97.9%,蔬菜由60%提高到75%,脱毒“两薯”由13.9%提高到35.9%,辣椒由75%提高到85%;畜禽由79.9%提高到88.6%,其中:生猪、牛、羊、三禽分别由73.4 %、31.2%、56.3%和71.9%提高到93.4%、37.8%、88.5%和89.2%。特别是科技推广较为落后的西北部镇(乡),“两杂”推广率较2006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达94%以上。良种覆盖率的提高,既丰富了全县农业良种资源,又改变了农业内部品种结构。

二是农产品单产明显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大幅增加。2008年,全县良种推广对增产的贡献率为35%左右,比2006年上升了5个多百分点。全县水稻、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573公斤和459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37公斤和55公斤。超级稻单产达678.7公斤,优质稻达702.3公斤。2005年以来,全县共实施粮食增产工程71.36万亩,其中玉米增产工程33.52万亩,水稻增产工程37.84万亩。累计增收粮食3.65万吨,其中水稻1.8万吨、玉米0.64万吨,增加收入上亿元,在此基础上,带动了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突破67万吨,增长7.5%;农民人均吃粮1288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产值和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并被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战略工程规划》备选县。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在一大批经试验示范的良种大面积推广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并形成了特色规模种养区和水稻、辣椒、烤烟、大头菜、香菇、大葱、番茄、生猪、草食畜牧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2008年,全县出栏生猪75万头,“三禽”存栏240万羽,种植辣椒37万亩,烤烟13.6万亩,收购烟叶30.5万担,发展无公害蔬菜25万亩,其中商品蔬菜15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36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4259元,比2006年净增1148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良种覆盖率仍然偏低。虽然全县良种率不断提高,但对比发达地区,良种覆盖率仍然偏低。突出表现为:两杂仍存死角死面,特别是西北不地区覆盖率还不及95%;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脱毒马铃薯良种覆盖率仅为35.9%;,猪、牛、羊的“两低、两大”问题十分突出,即优良母畜存量低缺口大、品种改良面低差距大。其中:三元杂交面76.3%,而外三杂面仅占23.5%。7.18万头二杂母猪中,外种母猪仅1.45万头。目前全县能繁优良母猪7.86万头,尚需优质母猪1.5万头以上;5.7万头肉牛中,良种面仅26.3%;15万只母羊中,良种面仅73.5%。

二是良种工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种子工程引、试、繁、推一体化体系还不够完善,突出表现为“种子工程”建设的最重要一环繁育几乎为零,难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种子产业化还未真正起步。目前,全县缺乏具有相应资质的农作物扩繁基地和畜牧水产繁育场,仅有的一家种子企业,2000年后也未生产任何种子。松林镇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主要由市农业局实施,良种回收后由其销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繁育基地。特别是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产量也有突破空间的本地辣椒品种没有市场化运作,提纯复壮后未进行大规模繁育和推广,目前仅限于免费发放给部分示范点;多数猪、牛人工授精站(点)设备简陋,很不配套,覆盖面小。在缺乏本地自给良种的情况下,全县每年需外购大量良种,不仅费用支出较大,也制约了良种化的进一步提高。其中:鸡、鸭由于缺乏繁育场几乎全靠外购;种猪、牛每年外购上万头;“脱毒两薯”全靠外购。2007年,远到东北采购脱度马铃薯良种,仅运输费用支出就达0.5元/斤。2008年,全县仅外购种薯就达30万公斤,采购费用高达50万元。

三是良种推广制约因素突出。首先,良种意识不高。群众良种意识不高,而一些部门和干部任其自然发展,或者只一般号召,甚至玩“数字游戏”,使品种改良进展缓慢。部分地区和产业甚至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繁、自留、自用状态,特别是辣椒等常规种、重复种、自留种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和效益不高。如目前仍然在大量种植的白花洋芋,因性能退化,目前产量仅1500斤-2000斤左右,约为宣薯三号等良种的1/3。其次,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投入有限,目前除三岔辣椒科技示范园、长青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等县办大型示范园外,大多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加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致使试验示范基地规模小、档次低、比较价值效益不高。同时,部分示范点由于是行政推动,宣传活动没有有效开展,“领导可看,群众难学”,示范带动不强。第三,资金投入不足。各级因财力局限和着重考虑基础性建设投入,对良种繁育等这方面的生产性投入极少、比重极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系农业发展全局战略性、实用性的良种工程。2005~2008年,全县农业科技投入3208万元,其中真正用于农业科技经费不足1000万元,低于国际流行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1%的指标。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直接给予了农业加工企业,投入新品种试验示范仅5万元;过去的支农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也很少用于畜禽、水稻、玉米良种工程建设。农民方面,部分因经济落后而无力试种优良品种。如松林镇部分家庭土地多达几十亩,仅良种投入就要数百元,投入难度较大。第四,科技服务不到位。我县规模产业基地和良种场少,基本上是分散种植和养殖,服务工作面宽量大,技术指导不到位,难以保证11.8万公顷的耕地和百万农民的技术需求。同时,技术服务部门重技术服务而不重新品种推广,重新品种推广而不重后续服务的现象也比较突出。第五,市场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原先以县、乡种子站为基础构成的良种示范推广体系也线断人散,当前种子经营大多靠商业经营点经营。而经营部门大多小、全、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甚至“转转场”销售还占有较大比例。在当前新品种层出不穷、数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引种乱、队伍散、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现象突出,种子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优种不优、品质不高。而由于全县仅县种子执法队有执法权,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地方出现执法“真空”,少数经营点受利益驱动,销售假种子、劣种子等坑农骗农事件时有发生。

四、思考与建议

当前,良种已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县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从种子抓起,要紧紧围绕科技兴农战略,坚持以“四种工程”为载体,健全县、镇、村、大户联合的良种推广“四级网络”,走“引、试、繁、推”的良种推广“四步曲”路子,打造具有地方专营权的“辣椒、蔬菜、马铃薯、生猪”等良种品牌,加快良种推广“网络化、一体化、产业化”发展,配套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和优良种养组装模式,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种结构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示范引领推广,着力实现良种推广网络化。进一步健全县、镇、村、大户联合的良种推广“四级网络”,走“上接下联”之路,使全县良种推广上下连通,形成网络。一是县农业局、畜牧局、种子公司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加大对外联系、合作力度,大力向上争取和实施各种粮食增产工程和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引进、试验示范和筛选新优品种,在试验示范鉴定成功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二是各镇(乡)、村要发挥中间环节作用,大力兴办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和基地。三是乡镇职能站所要负责新品种的推介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并对良种的收藏和推广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积极鼓励种子经营业户参与乡镇良种示范点建设,经营示范相结合,以示范促经营,以经营促推广,实现双赢。四是要积极鼓励种养大户试种、试养新优品种,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同时,通过“藏良种于民”的方法,让农民从大户、邻居中获得良种,改变“年年推广新良种,年年手中无良种”的局面

(二)健全良种工程体系,实现良种推广一体化。进一步健全良种工程体系,积极走“引、试、繁、推”一体化的良种推广道路。一是结合气候、土壤、水利自然条件,加大引种力度,把国内外高、精、尖、名、优、新、特、奇品种引进来;加大本地辣椒、蔬菜等良种的提纯复壮和选育力度。走“外引内育”并举之路。二是进一步建全县、镇、村三级负责的办点制度,建立不同层级和规模的实验田、展示田,对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和示范。通过遍布全县的良种示范点,把示范做到农民家门口,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三是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把适应全县自然条件的种子和本地良种进行扩大繁育,经过种子包衣、品牌包装、精选加工,走良种专营的发展道路。重点要着力培育建立本土的繁育基地和繁育场,扶持几个上规模、上档次、有基础、有条件的养殖场以及辣椒、马铃薯等生产基地申报良种繁育基地(场),完善软、硬件设施,积极开展扩繁工作,打造真正本土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场),提高自我供种能力。目前,松林脱毒马铃薯基地也具备相关条件,有关部门要抓紧积极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扶持和资质认定,创办全市首家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另外团溪台万养殖场、龙坑八里辣椒基地等也具备了进行扩繁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大与原种场以及科研育种企业联台,搞集团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不断壮大我县的种子产业。如与市农科所加强合作,依托他们的技术力量,开展本土辣椒提纯复壮和繁育工作,实行辣椒种子联合研究、生产专营制度。

(三)夯实政策保障,实现良种产业化。一是加快制定出台我县良种工程的整体规划或实施意见,联系全县农业土质,水利条件、自然资源等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和区域、产业、产品重点,明确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等措施,真正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二是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多元投入。建议县委、政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加对种子产业的财政投入资金,如规定科技三项费中用于农业科技的资金不低于30%,并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种子工程的实施;明确各级财政资金、农发基金等支农资金要适当安排用于扶持良种工程项目。同时,可采取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企业的联合来吸纳资金,或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十农户的形式签定台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增加种子科研开发推广的多元投入。如市农推站与松林镇农户合作,由农推站提供种子,群众负责种植,农推站负责定价收回的“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模式,就是一种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三是各级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的安排,要与种子试验示范和繁育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问题。四是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销售的监督管理,督促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全程质量控制,全面提高供种质量水平;加强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保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杜绝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经营,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促进农业生产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稳步发展。

推荐访问:四种 调研报告 现状 实施 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