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议农发行在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求中的地位及支持途径

时间:2022-02-18 15:19:31 浏览量:

党的十六大和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工作任务,这表明了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着重要任务。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大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农发行责无旁贷。本文拟结合农发行的职能定位与行业优势,就农发行在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供求中的地位及支持途径作些初浅的探讨,仅供参考。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的现状

1、县域经济融资能力有限,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较为突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尽管也是功能完备的经济体系,但毕竟是“小国寡民”,纳入和产出的能力同大中城市不可比拟,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就是“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即融资能力十分有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了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等重大的战略部署,为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机遇,但从现实中来看,无论是外来资本注入还是金融机构贷款,其资金投向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或信息、能源、电子等优势行业上,中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2、优质贷款载体的缺乏和银行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使金融机构面临“难贷款”的问题。从客观条件来看,受交通信息、人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县域经济内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相对较强的优秀企业缺乏,特别是近年来国有和集体企业纷纷改制,民营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还款能力差,符合现代银行资金供应要求的新型企业群体尚未形成,致使金融机构出现了“有款贷不出”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网点不断收缩,贷款权限逐步上收,信贷服务功能日益萎缩,致使存贷差不断拉大,县域信贷投放总量远远低于存款增长总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3、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是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增势迅猛且全部外流;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资金上存管理,抽走了相当部分的信贷资金;三是“打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成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县外循环严重;四是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居民投资理念的转变、储蓄存款利率的下调等,也是导致资金外流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农发行在县域经济资金供求中的地位

我国县域经济大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近年来,农发行围绕“三农”,认真履行职责,为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在确保种粮(棉)农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产品收购,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关系到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能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农发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支持粮棉油收购作为基本职责和主体业务来抓,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从当初的定价粮到后来的保护价粮、最低限价粮以及国家、地方储备粮,农发行都是不遗余力地敞开资金供应,切实将国家的收购政策落到了实处。以某农业大县为例,该县农发行1997年成立之初的贷款余额只有5.4亿元,到2005年末已达到9亿元,净增3.6亿元,累放达到8.3亿元,每年平均发放9200万元,高居全县各金融机构之首,为全县“三农”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在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2004年以来,国家银监委陆续批复农发行开办多项新的信贷业务,农发行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资金支农的新路子,贷款的投放打破了支持环节、企业所有制性质以及收购品种的限制,实现了向“三农”领域全面纵深发展。农发行总行、省级分行同地方政府逐级签订了信用合作协议,在此框架内,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在粮食加工及转化、油料加工、棉纺产业等领域积极探索,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出品牌、做大做强,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加快了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的进程。

3、在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起到了推进作用。建立现代经营机制的粮棉企业体系,是我国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发行在粮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中,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履行职责,高度关注,全程参与,注重加强引导和不断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对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因地制宜、区域规划、经济流向、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对其进行资产重组或改制,既减轻了企业的包袱,又防止了区域性收购空白点的出现;对棉花企业,农发行按照国家社企分开及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县域内供销社棉花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避免了棉花企业的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规范了棉花经营市场。与此同时,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农发行积极创造各类收购主体公平使用信贷资金的环境,贷款采取“区别对待,择优支持”的办法,逐步向民营企业倾斜,为构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农发行在县域经济资金供求中的支持途径

按照规划,农发行将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及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就县域范围来讲,主要工作可放在四个方面。

1、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粮棉油收购工作,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就是要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支持粮棉油收购仍是农发行的基本职责和主体业务,要通过做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巩固我行在粮棉油信贷市场的主导地位,提高市场份额,保障农民的利益。一是以传统业务为基础,大力支持国有控股粮棉购销企业的业务经营,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棉)难现象;二是以储备业务为重点,在落实利费补贴、代储费用的前提下,保证储备粮棉油和政府调控粮的贷款供应;三是以落实最低限价等收购政策为核心,最大限度、不遗余力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多收粮、收好粮、管好粮”,切实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2、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各类商品生产基地,开发优势产业带,形成农业商品的板块经济。要正确处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关系,促进产业整体开发。就县域经济而言,可以分为县、乡、村、户四个贷款支持层面:县级资源优势相对集中,因此要重点支持大客户、大项目,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乡镇是联结城乡的枢纽,是县域经济的“后花园”,因此要重点支持农副产品基地化、特色产品产业化的建设;村级经济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重点支持村级特色产业的建设;对农户重点扶持种粮(棉)大户和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行家能手发家致富。在贷款支持链条延伸的基础上,要发挥农发行系统网络、行业政策信息和客户资源优势,加大客户营销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政府部门知道调整农业结构调什么,让农户知道改善种养结构种什么,让企业知道市场需求缺什么,在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上发挥作用。

3、努力拓展农村开发信贷业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农村的中长期开发性信贷投资一直我行的支持盲点,今年7月,国家银监会批准农发行进一步扩大贷款支持范围,允许我行围绕农、林、牧、副、渔业产品的种植(养殖)、流通或加工转化,提供包括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仓储等农用设施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所需的中长期信贷资金。还可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农业科技发展优先主题领域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提供短期流动资金和中长期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农发行应围绕国家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在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以及集约型农业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增加中长期开发性信贷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综合性开发。

4、建立健全区域范围内分支行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可以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农发行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应尝试打破区域限制,分支行间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合作,统筹安排,共同扶持特大城市圈、省域副中心城市、民族地区及林区的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农发行浠水县支行

通讯地址:湖北省浠水县建设大道108号  邮编:438200

 

推荐访问:途径 农发行 地位 资金 县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