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创新小农水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汤学怀)

时间:2022-02-23 16:56:43 浏览量: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小农水分类投入服务机制和长效投入的保障机制,对于加快推进民生水利、促进农村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保障绿色产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均具有重要作用。

1 政策保障 小农水起大作用

“小农水”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简称,主要包括小水库、大水池、塘堰等蓄引水设施,小型拦河坝、水闸、灌区中的U型渠、支渠及其配套设施和机井、泵站提排灌水利设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把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田,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体系。

小农水既是农村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又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村水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湖北省竹溪县把加强小农水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改善生产和饮水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工程。县政府积极探索小农水改革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放开小农水投资领域,建立以奖代补财政激励机制,实行“谁投资建设、谁管理、谁受益”,鼓励社会投资办农村水利,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小农水建设领域。

为推动农村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县政府明确提出,小农水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县财政部门负责筹措,采取资金整合捆绑的办法,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按水利总体建设规划进行。同时坚持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带动资源和技术的整合,形成小农水发展合力。

近年来该县集中财力建成了一大批小农水设施和万亩灌区、茶园喷灌、烟水配套等重点农灌工程,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平稳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

2 机制保障 小农水写大文章

政府提供农村水利、饮水安全基本公共服务与小农水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是推进农村饮水、灌溉、水保等公益事业持续发展,提高小农水公共服务领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农村多数水利工程设施超期使用老化失修,财政投入资金有限,农民义务投工有政策限额,小农水供求矛盾日渐突出,旧的管理体制导致“政府鞭长莫及管不了,村集体无钱投入管不好,农民无权管不到”。近年来,竹溪县财政、水务部门密切合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按照“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强化服务”的要求,强化新时期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确定小农水公共服务分别实行市场化、半市场化、非市场化运作,把农村以小农水为主的水利工程具体划分纯公益性、半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等类别,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改革。

新机制规定,属公益性的,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资建设;属半公益性的,实行民办公助、财政以奖代补;属经营性的,给予政策性扶持,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路子。对供水水源地大中型水利建设工程,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导;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实行政策性补贴、民营业主出资、受益群众参与的办法;对户建户用的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供水工程建设,实行政府补助,民办公助,受益户出资建设和维修管理。

全县1800多处农村小型供水蓄水设施,通过买断、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改革,民营化已达87%,促使一批半瘫痪状态的水利设施起死回生,产权资本置换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吸纳民间资本1500多万元,用于维修改造水利工程设施,弥补了政府投入水利建设资金的不足。

近年来通过小农水体制改革创新,民营小农水盘活了原有水利设施的“存量”,解决了水利建设的“增量”问题,大大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全县新增灌溉面积2万多亩,农业连年丰产增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400元。

省水利厅专家考察竹溪后认为,这种以民营水利为主体的农村水利建管模式,为贫困山区闯出了一条加快小农水发展的新路子。该县小农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被人民日报、中国财政杂志等主流媒体推介,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推崇。

3 投资保障 小农水浇贡米田

竹溪县小农水建设按照“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原则,确定把发展贡米产业基地的“万吨贡米核心区”作为小农水建设的投资重点区域,县财政、水务、农业、科技等部门联合组织课题组开展技术攻关,编制了“有机贡米基地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技术方案,按照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的“校县共建协议”,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修订技术方案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加盟到课题组。眼下,贡米核心区的节水灌溉、频振灯设施杀虫、旱育保姆育秧、配方施肥等技术基本成熟,土壤转化、种质资源调查等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去年投资400多万元改造贡米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392万元,还整合捆绑小农水建设资金、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等项支农资金600多万元,用于贡米核心区中峰镇汤家坝、邓家坝等5个贡米专业村改造中低产田4000亩,维修水库塘堰,拦河筑水坝,修U型灌溉渠,培训有机贡米生产技术,推广水稻新品种,并帮助完善有机贡米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各个环节生产工艺,弘扬和培育贡米产业文化。还对该镇近1万亩贡米稻再次进行了财政补贴水稻保险,贡米生产风险变保险,贡米核心产区逐步建成了自流灌溉的现代农业样板。

4 管理保障 小农水变长流水

过去由于小农水设施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致使库塘渠堰泵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成了“政府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的烂摊子。通过政府支持“小农水”体制改革,在加强政府协调和水行政监管的同时,把村民自身受益的水事交给群众自己管理,实行民主决策、政府支持、财政资助、农民投工、自管自用。政府逐年增加“民办公助”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资,农民明确了自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主体地位,主动把建设、使用、管理水利水保设施当作自己份内的大事来办。

建立农民管水用水协会,发挥村民自治权利,用好水权管水事,是有效巩固与发展水权制度改革成果、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良性循环的良法。在财政、水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蒋家堰镇颜家街村在全县率先成立管水用水协会,建立了水事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确定并公开供水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纳入村务公开范围。还将拍卖山塘的1.2万元收入用于供水设施维修。

在这些管理先进的管水用水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带动下,全县各地纷纷仿效,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小农水设施管理制度,使国家投资扶持的小农水变成了永续利用的长流水,既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又大大减少了用水纠纷,促进了安定团结和新农村建设。蒋家堰镇小坝子村,以往灌溉渠道弯弯曲曲、破破烂烂,沿途“跑冒滴漏”,末堰水时有时无。最忧心的是,每年插秧时节,全村人都要等水,少的要等两三天,多则要等十天半月。近年来通过县里扶持“小农水”项目资金128万元,水务部门派来专班施工,村民投工开挖基槽,建成了12618m的U形渠,由村里管水用水协会管理,村里每年付给管水员报酬,全村680多亩水田实现了旱涝保收。该村还利用安全饮水项目资金,从集镇接通了供水管道,使农户都吃上了安全卫生自来水,村民水源性疾病大大减少。如今小坝子村,清辙渠水绕村庄,鱼跃荷塘稻花香,人寿年丰农家乐,胜过江南好风光。

5 长期投入 保障重点小农水

财政支持做好小农水工作,是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历史的使命。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管,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管理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农民非常关注的民生工程。

按照中央要求,应当把小农水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农民群众新期待与农村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结合起来,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农村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巩固提高小农水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小农水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民生水利,今后应当加大财政支持水利建设的项目投资力度,选准财政着力点,拓宽民办水利路,合力大办小农水,扶持办大小农水,让小农水滋润农民的心田。

5.1重视支持防洪抗旱综合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财政部门应积极协助水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加强支持河堤、重要河流、山村防洪、滑坡、泥石流等山水地质灾害防控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各种蓄水、引水、提水和必要的调水工程建设,建设好应急抗旱备用水源工程,确保生活、生产用水。

5.2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支农工作重点,也是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资金大力支持发展节水灌溉,加快灌区改造步伐,加大财政以奖代补扶持力度,增加以小型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应当深入发动群众、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用好优惠政策资源,调动基层和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5.3注重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紧迫问题,加速改善民生。结合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支持搞好农村水利水电开发和管理。在加大以奖代补力度的同时,确定合理的筹资范围和标准,确保农村自建、自管、自用的水利设施能长期发挥效益。政府财政预算时增加投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步伐,让各类工程水顺利流进农家田,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5.4全力支持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好水源。

5.5积极支持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提速,像林权改革那样,帮助建立崭新的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完善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利责一体的小农水设施建管体系。

5.6加大财政预算支持水利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水利管理和水利信息化水平。

    

推荐访问:小农 公共服务 保障机制 创新 汤学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