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兰考河道工程中常洪水出险原因及对策(史东祥)

时间:2022-02-24 15:16:20 浏览量:
 

一、兰考黄河河道工程概况

 

兰考黄河河道上连开封县,下至山东省东明县,河道全长25公里。现行河道形成于两个时期,东坝头以上形成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期间;东坝头以下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自由漫流了20年后,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下游陆续筑堤,才得以稳定下来的。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属于典型的游荡性河段。

 

辖区内堤防总长43.08公里,相应公里桩号126+640~156+050(含渠堤3.14公里,新修堤11.8公里);有险工3处,即:东坝头险工、杨庄险工、四明堂险工;控导工程2处,即:东坝头控导、蔡集控导;滚河防护、护滩工程各1处,即:四明堂滚河防护工程、夹河滩护滩工程。七处工程现共有坝、垛、护岸181道。

 

近年兰考段来水情况

 

2001~2007年来,兰考河段未出现较大洪水,来水来沙明显偏枯。2002年以来,由于受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生产运行和上游来水影响,兰考河道每年都出现2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中常洪水,尤其是2003年还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历时长达3个多月的黄河秋汛。近几年最大洪水为2007年8月3日8时,夹河滩水文站流量为4080立方米每秒。

 

二、中常洪水河道工程险情概述

 

近年来,兰考河道工程共有4处工程76道坝、垛、护岸靠河着溜,出险工程60道,出险868次,累计抢险用石8.55万立方米,柳料401.48万千克,编制袋1.68万条,铅丝166.42吨,麻绳50687千克,木桩8803根,耗资4009.866万元。特别是2003年黄河秋汛期间运用抢险物资最多,耗资达3324.106万元。

 

中常洪水河道工程险情特点

 

1、根石坍塌险情居多。从近几年险情发生的情况看,根石坍塌险情多,据统计,兰考河段河道工程根石坍塌险情819次,占总出险次数的94.35%。

 

2、新建坝垛出险几率大。2000年以来修建的工程出险几率明显多于老工程,兰考河段险情主要分布于东坝头控导下首和蔡集控导工程上首,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兰考河段2000年新建工程出险598次,占总数的 68.89%。

 

3、流量变化越大出险几率越多。从近几年出险的情况来看,流量在2000~3000立方米每秒时工程出险最多,据统计,兰考河段河道工程2000~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出险796次,占总数的91.70%。

 

4、靠溜坝垛出险多。工程出险多数出险在靠溜坝垛,如蔡集控导工程自建成后,主流在49—56坝,49—56坝出现次数明显多于不靠溜坝垛。东坝头控导工程2坝、11-13坝出险也主要是因河势上提靠主流而引起的。

 

5、控导工程较险工出险多。从出险的统计数据分析,2002年~2007年兰考河段东坝头险工出险15次,控导工程出险853次,控导工程出险次数明显多于险工工程。

 

三、中常洪水河道工程出险原因分析

 

1、根基浅,未经历大洪水考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来水逐年减少,新修坝岸未经大洪水考验,一遇大洪水必根石走失坍塌。自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兰考东坝头控导、蔡集控导工程新修坝垛开始出险,尤其是2003年秋汛期间,坝垛根基受中常洪水长时间淘刷,险情大量出现,经历了四年的中常洪水,到2007年调水调沙时,险情明显减少,基本未出现大的险情。

 

2、水位猛涨猛落,易发生坦石坍塌。靠溜坝垛长时间受洪水作用后,河道水位遽然降落,坦坡内的水要排除,坦石失去浮托力容易导致坦石坍塌墩蛰。如2003年秋汛期间东坝头险工9护岸-10垛较大险情发生就是由此引起。

 

3、河势变化,工程靠溜加重。有些工程靠河情况随洪水过程变化而变化,当大河流量变化引起河势发生相应变化时,原来靠主溜坝垛变为靠边溜或不靠溜,由此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的险情发生。如2007年蔡集控导工程49-58坝发生的有些险情就是由河势变化而发生的。

 

4、坝基土质差,基础淘刷导致险情发生。局地质资料表明,东坝头控导工程、蔡集控导工程坐落在层沙土层黏土,并且沙土厚度较大。沙土易被冲失,造成根基坍塌而引起工程坦石猛墩猛蛰的较大险情发生。

 

5、工程布局不合理。东坝头控导工程新1坝-6坝是1964年-1970年的老工程,坝裆距在300~500m,与近几年新修的工程相比,是新修工程坝裆距的3~5倍,坝裆距明显过大。坝裆距大靠溜重,易造成工程接连出险的不利局面。如该工程2坝在2006年10月27日~11月10日,由于大溜顶冲工程迎水面而在坝裆形成回溜,致使工程未裹护段险情频繁发生。

 

6、河床冲刷下切,河床降低,工程稳定性减弱。自2002年小浪底水库生产运行以来,河道连续受清水冲刷,河床降低。在河道冲刷深度超过根石稳定深度时,势必造成根石坍塌,坦石下蛰的险情。

 

7、根石加固数量少,加之工程维修经费不足,根石得不到及时补充。水管体制改革前,由于根石加固数量少,工程维修经费严重不足,工程根石缺石部位未得到及时补充,是造成工程相对不稳、发生险情的主要因素。从近年的根石探测情况看,我局当前靠河工程缺少根石有3万方多立方米,若不及时维修,势必造成汛期出险。

 

四、对策与措施

 

1、完善工程布局,充分发挥河道工程的作用。河道整治工程是为了防止水害、兴修水利、控制水流、稳定流势的工程措施。在控导河势、稳定中水河槽、保滩护堤、引黄供水等方面发挥充实效益的同时,对工程布局不合理的工程进一步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根据工程实际现状,对个别比较突出的坝段进行整改,建立平顺、和谐、效能显著的工程。对坝间距较宽、控流不足的加修坝垛或对坝裆进行裹护,防止坝裆坍塌,工程被抄后路,出现险情抢护被动不利局势。要对藏头护尾不足、控制长度不够的工程进行上延或下续,完善工程布局,充分发挥河道工程的工程效益。

 

2、工程建设与工程险情抢护时积极推广新材料,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从近几年工程建设和工程险情看,新材料坝发生的险情较少。在今后河道工程建设中及抢险过程中,建议推广应用新材料,使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减少河道工程出险几率。

 

3、合理选择工程治导线,践行治黄新理念,缩短河道弯曲半径,减缓河道弯曲率,归顺中水河槽。河道工程一湾变多湾变,易造成连锁反应,要合理设置工程布局。在河道工程设计时,根据现行河道状况,治导线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迎溜、送溜、导溜合理。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河道整治工程体系。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是工程生命。工程建设施工时要坚决杜绝重管轻建思想,严格遵循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加强施工管理,给工程抗洪能力的发挥提供坚强基础,给减少工程险情提供有力保障。

 

5、进一步加强河势观测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抢护险情,做到抢早抢小。基层工程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班坝责任,加强河势观测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6、完善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细化、实用的工程防护方案。按照工程抢险定额和工程存在的问题,备齐抢险料物,尤其时防汛备方石,对料物不足的要在汛前补充到位。防汛道路是防汛队伍及防汛料物通过的关键部位,建议按照防汛抢险的需要,加快防汛道路的建设,提高防汛道路的质量,确保防汛道路畅通。

 

7、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完整,不断提高工程抗洪强度。水管体制改革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充分资金保证。运行观测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观测,对工程及时进行根石加固,保证工程完整,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推荐访问:兰考 出险 中常 河道 浅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