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武川县中加项目实施经验及启示

时间:2022-03-06 15:06:24 浏览量: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文章对武川县中加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其经验和成效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指出了实施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中加项目;实施;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3.3(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010—02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出资,与中国商务部共同实施的“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和“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于2003年4月在武川县开始正式启动。项目实施期为5年。项目实施以来,一直将培训农牧民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实现了项目实施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当地马铃薯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长效机制。
1 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项目的实施以帮助小农户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培训为主线,以提供新的信息和技能、技术为手段,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马铃薯、燕麦等主要农作物,从田间生产、经营销售到餐桌的整个产业环节提供综合培训。首先项目办组织聘请加拿大种薯专家和国内马铃薯专家到武川县进行考察调研,提出了种薯和商品薯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为当地农民理清了发展思路,到2007年,全县马铃薯原种和原种产量分别达到300万粒和20万kg,比2003年增加了30%。无公害、绿色、有机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hm2、1.33万hm2、0.033万hm2

项目以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为实施主线。项目人员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种薯繁育、燕麦稳产耐旱新品种适应性评价示范等多项适用技术,并采取“走出去,请近来”的方式,对农牧业领域的管理干部、技术推广人员和农牧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当地现代经营意识较强、对科学种田与进入市场均有强烈愿望的农民,项目办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多次派他们参加各类考察、培训学习。
中加项目是一个以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主的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当地主导产业服务。针对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活动比较分散,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驾驶市场能力较弱的实际,项目办组织加拿大农民合作社发展专家到武川项目点考察,根据农民经济合作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培训教材,开展培训。在项目的培育下,永丰马铃薯种薯协会,圣丰绿色农产品协会等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同时,项目办发挥其接触层次高、联系面广的优势,与北京小汤山特菜基地形成合作经营,达成常年供货协议,2007年与小汤山特菜基地签订马铃薯定单面积达到46.67多hm2,首次将马铃薯打入北京市场。
2 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成效
2.1 加强技能培训,培育乡土人才

培训是中加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项目经费100余万元全部用在人员的培训培养方面。项目办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不同方式,组织相关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牧民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外、自治区和县级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研讨会,实地考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技能。自项目实施以来,共计培训农牧民1 000余人次,有19人赴加拿大培训,学习加拿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了解加拿大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此外,项目办组织约20余人次加拿大专家和国内有关专家为当地乡土人才培训。还组织当地的农民代表多次参加在北京、浙江、四川、云南等地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

培训方式灵活、务实、有效,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这一培训形式,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针对农牧民的农业生产需求,在田间地头现场开展农技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还为农户印发了大量的科普资料,印制成挂历、台历、小册子等进行宣传,累计印发各种资料40 000余份册,使得全县的农户每户都得到项目办提供的技术服务。通过不同层次全面的培训学习考察,培训了大批农业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普通农牧民,使他们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均有明显提高。
2.2 充分发挥项目优势,培育能人,打造品牌

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吸纳需要有一批农民带头人来率先接受项目的观点,通过他们的成功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其他农民,涌现出王喜莲、邢林梅、康瑞、王喜贵乡土人才带头人。这样的农民具有较强的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对于科学种田和进入市场具有强烈的愿望。项目办及时为这些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多次派他们参加国内相关的各类培训、考察、研讨,使他们成为当地的农民带头人,在他们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同时,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
乡土人才引领产业升级。项目办根据现代农产品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多次举办了马铃薯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示范推广了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农民进行了田间档案记载和挂牌种植,农产品实现了可追溯,为武川县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其接触层次高、联系农民的优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与小汤山特菜基地达成常年供货协议。此外,项目办还将武川的马铃薯在北京高层餐馆进行宣传,将马铃薯推上了国家领导人的餐桌。在项目办的协调下,取得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供马铃薯的资格。
2.3 提供适用技术,发展当地优势农业产业

马铃薯是武川县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项目办专家为当地农户引入了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种薯繁育、马铃薯无公害栽培等技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收获后留下裸露的土地,冬季风沙大,造成土壤风蚀,项目办的专家积极向当地农户推荐带状耕种方式,减少水土流失,避免马铃薯连续种植带来的土地贫瘠、病虫害和杂草等问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燕麦是武川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县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燕麦新品种适应性及性能评价,学习吉林白城市燕麦繁育基地的经验,与内蒙古技术市场促进中心合作推广燕麦稳产耐旱新品种,实现增产增收。

项目办针对农民的技术需求,引进了苜蓿草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贮窖建设、马铃薯保鲜储藏等多项适用技术。当地农民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2.4 探索农村适用技术推广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农户需求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示范,历时3年,共抽调5名科技人员,采取承包行政村的形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示范,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布局、人员分配、工作量的分配、新机制下经费需求、推广效益及考核评价机制、新农村建设如何提高农牧民素质以及培养新型农牧民的方法、途径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

中加项目的实施,在武川县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良好的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经营取得很大成效,项目区农户增产幅度达到20%以上,农户增收幅度达到30%以上。
2.5 加强横向合作,整合资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中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当地现有的项目结合,整合资源,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在农业部主持的小杂粮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办聘请燕麦及荞麦专家对小杂粮苗圃进行专项指导,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吉林省进行考察学习。农业部和发改委的沼气项目,在部分中加项目示范村的示范农户得到批准进行沼气安装。内蒙古技术市场促进中心主持燕麦稳产耐旱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聘请项目办负责人李玉霞博士、农业大学郑克宽教授为当地农民讲授燕麦稳产栽培技术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开辟了“保护性耕作”示范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中加项目还与国家科委、中国农大、内蒙古农大、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有关项目
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及优势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探讨适合武川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3 中加项目实施中得到的启示
3.1 对于政府出资的各类项目,要将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目标作为准予立项的首要条件

要调整现有的各类项目管理办法,体现以人为本和多出人才的原则,项目经费分配要改变当前见物不见人的现状,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培养劳动者技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培训工作要务求实效,要有针对性,培训方式要灵活

中加项目就是根据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由他们提出问题,再由他们去解决问题,在田间地头由项目专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予以现场解答,体现了成人培训的特点,农牧民与专家互动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培训对象要区分不同层次,使他们在接受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将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传授与别人,扩大辐射面,带动一大片,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
3.3 积极探索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要将先进适用的各类技术,依靠农技推广人员将其带到农村牧区的田间地头,为农牧民讲解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农牧民掌握要领和技能,选择能够接受科学知识和先进理念,生产经营能力较强的农牧户进行示范带动,逐步实现由点到面。此外,农技推广人员还要就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培养较强的市场经营理念等方面结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进行培训,让农牧民真正体会到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所带来的实惠。
3.4 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进各类项目的实施

学习中加项目的作法,将不同渠道、不同重点的各类项目有选择地整合在一起,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整合人才资源为突破点,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发挥优势,实现共赢。

推荐访问:武川县 项目实施 中加 启示 经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