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初探

时间:2022-03-08 15:18:24 浏览量:
                                  (乌海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 要:文章全面分析了目前公路网规划方法存在的缺陷问题,并对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方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56—0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以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据交通部统计资料,“十五”期间我国建成高速公路2.47万km,是“八五”和“九五”建成高速公路总和的1.5倍,总里程达到4.1万km。其中2005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9万km,新增高速公路6 700km,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2万km。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尽管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城乡交通条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公路建设效益上的偏差。有的公路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后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造成运营服务水平的下降;有的公路建设项目在通车很长一段时间后交通需求依然不足,投资效益不能得以实现,公路设施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的状态,造成社会财富的闲置和浪费。②路网布局上的偏差。有些公路项目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不适应,带来环境、资源、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一系列问题。有些公路项目的建设促使一些交通经济产业带的形成,而有些公路设施的建成反而对城市空间和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造成制约,未能为城市的空间扩展留有充分余地,也未能为区域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创造有利的条件。③布局规划效果上,路网规划得不到充分尊重,不能很好地在实践中得以贯彻、遵循,规划颁布后很短时间内就对规划轻易进行变动。
      上述公路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说明在现阶段的路网规划的体制、目标以及方法上都存在缺陷和不足,未能很好的指导我们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和发展,由于过去20年大规模基础建设后设施水平的提高,使得本世纪公路发展面临重大转变:由注重偿还历史欠账转向适度超前,交通不仅为适应区域与城镇发展的需要提供保障,而且要发挥交通的引导作用,积极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注重数量转向质量与数量并重,不仅要满足人民基本交通需求,而且要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交通服务。汽车化、城镇化以及现代物流等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也需要更高水平的交通支撑。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公路网络,其规划必须主动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成为公路建设的先导。寻求区域空间发展与公路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途径,研究路网规划的功能以及对于规划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规划方法和原则。 关注区域发展特别是核心城市发展与公路网络的相互作用,通过路网的规划引导干预城镇空间扩展模式,是公路网规划的大趋势。这就导致公路规划任务的变更,要求规划理念的调整。
1 规划体制上注重引导
      受行政体制的制约,以往单纯以行政区等级划分的路网规划,重视行政体制内反映政治、经济隶属关系的上下二层节点的联系,而忽视与上层或同一层次节点间的联系,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更不能适应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快速增长的需求。
      受行业系统体制的制约,把公路交通看作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系统,忽视城市扩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体系建设对公路交通的需求。在公路网规划观念上,重视公路建设本身质量以及形态上的改善与提高,追求系统内部的均衡与完善,而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体系规划适应性不强。
      现阶段某一区域的路网规划应该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及经济空间范围内审视和评价交通网络系统的长远功能作用;从更大区域的角度协调路网规划和建设,增强各个层次路网规划的协调、反馈机制。既优化本区域范围内的交通网络配置,又与周边交通网络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积极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2 规划目标上适度超前
      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路网供应不足、交通拥挤,使得规划更多地注重网络交通性能改善和建设的直接效益,而对路网规划在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解决什么关键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不甚明确。由于忽视公路建设对区域城镇布局、经济布局调整的导向作用,过分强调方法的正确性,使规划缺乏实际的“可靠性”,将路网规划理解为物理网络的优化问题,局限于路网本身的发展、追求系统内部的均衡与完善。
      现阶段应着眼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寻求交通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保持公路规模和速度的适度超前,使之对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满足基本出行要求到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个性化、舒适性、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相应提高。
3 规划方法上力求科学
      各国学者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公路网规划理论与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有以流量分析为重心的四阶段法、以通达为目标的节点法、总量控制法。这三种规划方法都有一定的优越性,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交通数据采集和历史资料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对交通需求的影响,来把公路网布局规划同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但每一种规划方法只能较好地解决规划过程中的某些要素,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或问题。
      现阶段应从本质上认识路网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区域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研究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城镇体系发展与设施布局、特性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发,提出交通网络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确立根据道路交通功能进行网络规划的思想。通过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以及交通网络的功能定位,确定不同层次的公路通道来支撑与引导区域城镇空间的发展,并提高交通网络系统的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交通路网的规划布局必须以交通空间经济学为依据,而不是以交通学为依据。而规划者更应注重规划过程及过程信息,而非追求代替决策者决策的规划结果。
4 基于城镇空间结构的公路布局方法
      对于公路网的布局方法,均可以归纳为“以公路网发展目标为指南,以公路网布局为原则,逐层展开为主线”的一般规律。而随发展目标、布局原则以及路网层次划分的方法各异,衍生出各科规划布局理论与方法。根据现阶段公路网规划布局理念的变革,公路网布局方法是以区域空间结构为指导,以通道路段交通量为补充,形式目标原则相统一的线路规划分层次渐进的空间布局方法。
      通过区域城镇体系的演化规律分析,区域城镇发展程度的判读,提出区域公路网布局的目标和原则,依据城市中心度的定量评估和区域城镇空间联系强度,确定区域路网的层次划分并逐层渐进完成区域公路网的布局。对于重要通道及局部区域交通量预测加以修正,力求区域公路网布局形态、城镇空间体系的协调统一,很好地体现了规划布局的阶段性、层次性和地域性,提高了规划布局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和程式化问题。      根据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城镇空间结构发育程度,确定路网的规划布局目标。规划目标在宏观上能够指导公路网络的布局规划,并且能够明确网络的服务水平,作为规划评价的依据。
      根据路网规划的时效性,即远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及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确定公路网布局原则。
      以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为前提,用节点法进行网络总体布局研究,根据区域城镇空间分布层次以及不同等级道路功能划分来规划区域路网的层次布局。
      以区域城镇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分布为基础构建路网布局框架,以及OD调查及其他交通调查资料为补充。通过网络交通流分析,对路网布局、建设线路进行技术层面的比选。
      从社会经济、交通需求、建设能力等多个角度论证路网的合理规模。从供应端与需求端的适应协调理论出发,从社会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出发,采用协调评价理论方法确定路网密度和网络结构的合理配置。
      以往的规划实践表明,区域公路网的规划重点在“总量”即公路网的形态和合理规模的把握。公路网的形态描述,不是一系列精密的公式,而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空间形态演化规则和取向,是“规划是一门艺术”的具体体现。

推荐访问:初探 发展趋势 理论 规划 公路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