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时间:2021-11-05 15:42:12 浏览量: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发展概况
  ㈠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机制和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确定的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至2005年底,全市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已达5.3万人,初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2.4万人,以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农业企业主、购销大户和种养业能人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1.2万人,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保持平衡。人才整体结构趋向合理,分布状况不断改善,中高级人才和非公企业人才拥有量大幅攀升。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做好人才智力引进、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全社会人才意识明显增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正在形成,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人才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栏1  “十五”时期市人才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00年 “十五”
预期目标 2005年 “十五”
年均增长(%)
人才总量(万人) 2.75 5.0 5.3 14.0
每万人口人才数(人) 272 500 522 [250]
大专以上学历(万人) 1.0 3.2 3.3 27.0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 2.5 4.6 4.7 13.5
其中: 高级职称(人) 1200 - 1800 8.4
中级职称(人) 5100 - 11000 16.6
中高级比重(%) 25.2 25.0 27.2 [2.0]
非公企业人才拥有量(万人) 1.2 - 3.4 23.2
注:“十五”时期人才按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统计,不含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㈡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科学人才观的提出、党管人才原则的落实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人才工作摆上了重要战略地位,为人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区域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人才智力的流动更加频繁,为我市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以大桥的兴建为标志的区位地理条件的改善,使吸纳集聚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市人才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着力打造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是探索具有特色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攻坚阶段,破除人才科技等要素对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制约,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总量要保持年均14%的快速增长,这对人才发展必将产生强烈的需求拉动作用,但较大的人才缺口使人才供给面临一定压力;现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层次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明显短缺,成为制约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因素;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需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竞争实力和优势,才能满足这一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㈠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为我市着力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㈡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度上升,人才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初步建成与我市经济强市相匹配的人才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同类县(市)中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人才区域和人才培育集聚中心,实现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到201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万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0万人。
  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预期目标是:
  ——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10年,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改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比例明显上升,整个队伍执政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本科以上学历党政人才比例达到50%。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要求,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水平的高绩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0年,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群体不断扩大,全市年销售500万以上企业中副总以上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000名,拥有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具有较高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力争培养在国内、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10名,宁波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100名,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培养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9万人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5%左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效益达到全国同类县级市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城市平均水平。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支柱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拥有一批掌握行业领先技术、产品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
  ——技能人才队伍。适应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提升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造就一支能够熟练操作先进装备、技术精湛、实用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市初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高级技工(职业资格三级)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15%,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人,制造业特别是家电、化纤、机电轴承、汽摩配件等产业要培养造就一大批知名、技术精湛的能手。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造就一支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以上,获绿色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占80%左右,农村人才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明显提高。
专栏2  “十一五”期间市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 指标属性
人才总量(万人) 8.9 20.0 17.6 预期性
党政人才(万人) 0.35 0.40 2.7 预期性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 0.25 0.50 14.9 预期性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 4.7 9.1 14.1 预期性
技能人才(万人) 2.4 8.0 27.2 预期性
农村实用人才(万人) 1.2 2.0 10.8 预期性
高层次人才(人) 3400 7000 15.5 预期性
技师、高级技师(人) 229 1000 34.3 预期性
本科以上学历党政人才比例(%) 37.7 50.0 [12.3] 约束性
参加MBA(EMBA)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例(%) - 15% - 约束性
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26.1 35.0 [8.9] 约束性
高级技工以上技能人才比例(%) 8.8 15.0 [6.2] 约束性
绿证或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比例(%) 75.0 80.0 [5.0] 约束性
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按年销售额500万以上企业中副总以上人员统计;高层次人才按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主要经营者以及其他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统计;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三、“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㈠加大人才分类培养的力度
  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突出重点,加大“五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从整体上提高我市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
  1、提升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提高领导人才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培训,确保党政人才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不断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制定实施党政人才专业培训计划,根据需要分专业、分类别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办班,分期分批对业务骨干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题培训和学历教育。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选派干部到重点岗位、中心工作和艰苦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
  2、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我市民营企业家资源的传统优势,探索社会化、行业化的人才开发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发展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市经发、人事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协调作用,着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企业家。要有针对性地邀请一批大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或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有重点地选送部分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到国内外高校、培训机构或大型企业学习考察。“十一五”期间为企业培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00名,完成对全市规模企业经营者的轮训。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协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联系活动。加快企业家队伍梯队建设,重视企业家后备力量的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
  3、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和比较优势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实施新一轮“115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培养档次,优化培养结构,加大培养力度,强化培养措施,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经营管理专家和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万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目录,力争到2010年,培养1万名外经外贸、市场营销、国际会计、机械电子、现代物流等紧缺专业人才。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宣传文化等社科领域人才的培养,扎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医工程”和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加大对社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力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发挥政府的激励导向作用,确保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接受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4、提升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根据我市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加强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并带动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梯次发展。加强政府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统筹管理,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比例结构,完成企业职工技能培训10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10万名,使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名。启动“千名技师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送年轻高级技术工人到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培训,“十一五”期末全市技师、高级技师数量要达到1000名。积极筹建区域性职教培训基地,全面实施职业技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家电、化纤纺织、机电模具、林业园艺、农业技术、财务会计、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八个职教基地和一批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创建若干个“宁波市企业职工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和“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的扶持办法,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办学、建立“教学车间”、“教学工厂”等模式,强化职工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加强职业教育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我市,积极引进和筹建1-2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增强我市培养和集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5、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适应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创汇农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扎实推进“专业农民培训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农业适用技术培训2万名,绿色证书培训2000名,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职成校和各种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好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努力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农民到国内外高校或培训机构进修深造,优先培训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骨干。
  6、加强党员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扎实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制订出台进一步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抓好各类人选的滚动培养和调整选拔。加快实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注重开发党外人才,发挥市委统战部联系党外人才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党外人才资源库。开展党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探索为党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㈡进一步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要在重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按照“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智力,加快我市人才资本集聚。
  1、大力引进中高层次紧缺人才。滚动实施“325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引进鼓励政策,重点引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紧缺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确保“十一五”期间每年引进人才5000名以上,其中中高层次人才3000名。积极创新引才方式,深化重点高校毕业生来慈实习和紧缺人才来慈考察活动,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进服务体系。抓好各类人才招聘活动的开展,整合人才招聘资源,提高人才招聘的实效。发挥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手段,积极采取载体引进、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2、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支持他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对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继续落实好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外,要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继续开展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进一步规范考录办法,加大培养激励力度,力争到2008年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加大慈溪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和服务工作力度,实行未就业慈溪生源高校毕业生登记制度,定期开展就业咨询活动,重点做好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
  3、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战略。充分发挥我市地处长三角都市圈的区位优势,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方式,全方位、广领域、多形式借脑借智。研究制订加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柔性引进的政策措施,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企业顾问和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人才培训合作,利用外地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加强区域人才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智力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拓宽引智工作面,“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00个以上。加强与在外慈溪籍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的联系,多渠道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重点吸引和鼓励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急需的高层次慈溪籍人才为家乡服务。
  4、积极推进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以区域创新体系为依托,加快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增强人才吸附承载能力。做大做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智能家电设计服务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等创新载体,新建市专利服务中心、市科技创业孵化中心。认真落实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补贴、资助政策,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研发机构,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各类研发机构。2010年前,全市要建成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0个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0个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慈溪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争取有1-2家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㈢推进人才管理机制创新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开发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
  1、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加大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贯彻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干部队伍正常更新交替机制,努力实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探索党政机关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实施部分职位聘任制和政府雇员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考录办法,建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竞争机制。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创新党政人才评价制度,制定重在群众认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完善党政人才绩效考核标准和办法。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制定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和认证制度。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化评价工作,制定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重点抓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工作。研究制定技能人才考核鉴定办法,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扩大民意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注重用实践检验和评价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通过开发领导能力锻炼、管理能力训练、技术创新评比和劳动技能竞赛等人才评价方法,提高人才评价的专业水平。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有关规定,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和部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收入分配约束机制,鼓励人才自主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在科学界定人才资本产权的基础上,制定产权分配的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对管理和技术骨干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大力推行首席技工、首席技师和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制度,引导企业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技术工人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创业人才的先进典型。研究整合有关人才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发挥政府奖励的示范作用。
  4、完善人才调控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资源整合,促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各类人才的统一的人才市场网络。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探索经营性业务与公共人才服务的逐步分离,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积极培育和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加大政府在信息、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规范人才市场运作,加强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监管,依法实施市场准入。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分析系统,实行人才需求信息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
  5、完善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突出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摸索“引才、留才、用才”的新路子,促进人才向企业集聚。开展企业人才工作的专题调研,研究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人才开发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工作与企业的对接,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大力开展“走千家帮百户企业”等活动,探索建立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的长效机制。
  ㈣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集聚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前提。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慈溪”的要求,综合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1、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与时俱进地推进政策创新,逐步形成以人才培养、集聚、使用、流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分系统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人才工作。要根据实际需求,全面梳理和修订现有人才政策,抓紧制定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增强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加大对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增加人才工作透明度,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
  2、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以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构建人才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培育人才服务“品牌”,继续开展“人才工作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提高实效。发挥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加快人才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建成面向社会的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
  3、完善人才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人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各类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问题。加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全面落实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工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制度,鼓励企业为人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推进人才的再就业工程,实施人才困难救助制度,完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制度,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和人才诚信档案,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4、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加强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降低人才的居住和生活成本。研究制订人才住房政策,完成“人才公寓”建设,着力破解人才“居住难”的问题。加快建设科技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医疗保健等公共物品供给,为人才提供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休闲活动等方面便利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学会、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各类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不断优化学术氛围。
  四、“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保障措施
  ㈠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明确人才工作的发展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发人才资源。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督导落实职能,进一步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对人才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及时通报情况。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工作力量,不断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人才工作队伍。
  ㈡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
  牢固树立人才资本战略投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镇两级财政都要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在重大项目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完善税收、奖励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可设立单独科目,计入单位经营成本。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各类人才专项经费,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㈢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围绕人才强市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拓展对外宣传,重点推介我市的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我市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工作成果展示、政策解读、典型宣传、重大人才活动等进行新闻发布和工作通报,扩大人才工作的影响,增强人才工作的社会效果。
  ㈣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分年度对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进度要求,并把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制度,及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研究,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各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扎实抓好规划的落实。

 

推荐访问:十一五 发展规划 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