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科研

时间:2022-03-12 15:14:01 浏览量: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70)
摘 要:文章以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NSDL文献传递联合服务系统为例,谈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条件、模式和步骤及其对于做好为科研一线服务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科研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132—02
1 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

文献传递广义上指以任何形式,从任何信息源中为用户提供信息副本的活动,文献传递包括了返还式——馆际互借,非返还式——文献传递。
1.1 非返还式——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具体来说是信息用户将特定的已确知的文献需求告知图书文献情报机构,由图书文献情报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用户需要的文献或替代品以其有效的方式复制,用邮寄、电子邮件、通讯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设备技术,提供文献的电子版、传真或复印件等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服务方式,并收取一定的合理费用,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和便于共享等优点,且用户无须归还从图书文献情报机构所获取的文献资料。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文献传递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开展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
1.2 返还式——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部门之间,根据协定相互利用他方馆藏资源,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的文献外借方式。主要针对大型文献图书资料等,由于其篇幅过长,不易复印、扫描,在文献信息资源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各馆按照协商确定的互惠互利原则,利用定期的交换或常规的邮递传输方式,为读者提供需返还出借馆原书、刊等文献资料的服务。一方面协助对方在所属区域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密集优势,另一方面读者可以在当地图书馆利用协定馆的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是馆际互借的延伸,反之馆际互借丰富了文献传递的内容和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整体的服务形式展开。
1.3 资源共享

知识是人类积累关于自然和社会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决策为导向,以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为基础。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以致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精神的家园、创新的源泉,他收集、传播知识服务于社会,但是任何一家图书文献情报机构所收藏的文献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于是社会要求图书馆界联合起来资源共享共同服务社会。

文献传递对图书馆而言在于利用馆藏优势互通有无,弥补各自馆藏不足,实现馆际文献资源互补,减少文献资源采访的重复浪费,形成真正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广大读者,可就近便捷地从多家图书馆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文献传递是当前世界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势,是现代图书馆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实现馆藏资源共享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2 文献传递工作的开展
2.1 文献传递工作的基础与条件

资源是文献传递工作的基础,无论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还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hina National Scientific digital Library,CNSDL)的文献传递工作都依赖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资源及各成员馆馆藏资源的强大支撑。下面我们来看一下CNSDL的文献传递服务中心,该中心拥有各类型网络数据库75种,及总量达20余万种的电子图书,全国499家图书馆入藏的10万余种中、西文期刊和全院所级、地区图书馆的中外文图书、会议文献的联合目录80余万种,且各种数据库与联合目录数据不断的逐年增加。CNSDL还提供跨库集成检索服务,能对30个全文数据库、9个文摘数据库、4个电子图书库和近50个图书馆共计l00多个公共目录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用户在统一的界面输入检索关键词,就可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 对于无法确定入藏地的任何文种、类型、年代的全文文献,均可通过系统选定服务馆进行地区、全国、全球范围内的文献查询和传递服务。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图书馆(N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高校图书馆、国内各类专业及公共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BL)、美国UMI等国外文献信息机构,资源丰富服务方便、快捷。

文献传递工作的条件是图书馆应配备相应的基础软件设备,用于请求与接收全文等应具备的网络环境。搭建文献传递平台并加入为CNSDL文献传递成员馆,一方面从中心获取有利资源, 享受优惠补贴,节省开支等等,另一方面传输本馆的书目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2.2 CNSDL文献传递工作的模式与步骤

CNSDL文献传递联合服务系统集联合编目、联合采购、文献传递读者、管理系统等功能,工作建立在总馆、地区、所级成员馆的三级协作网络基础上。读者通过不同途径,同时检索分布在各成员馆的书目文献数据,了解文献的馆藏地点和流通状态等信息,既可实现当读者检索获知所需文献的馆藏地点、流通状态后,通过网络即时向CNSDL文献传递中心申请,所需文献在限定的期限内传递到读者的邮箱或读者所在馆等,如果是馆际互借的读者可直接到本馆办理借还手续。
下面是CNSDL文献传递系统的流程图。



CNSDL文献传递工作的步骤:①用户注册提交个人注册信息;②向系统付费;③读者服务系统登录;④提交全文传递请求;⑤检索联合目录;⑥发送文献传递订单;⑦接收文献传递;⑧查询服务结果。服务方式有自助式——无论何处,只要能上网,用户就可以自行完成网上检索、订购、服务结果、财务结算的查询;协助式——馆际互借员提供帮助,如果需要,本所图书馆文献传递员可以提供包括代提请求在内的各种服务与帮助,宗旨在于方便用户。目前CNSDL文献传递系统现已开通到全院110个研究所,启动了返还型图书代借服务功能,使文献传递服务为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认识和利用,具统计2006年(1~8月)非返还式文献传递量达22 104篇,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馆际互借对科研工作的意义

由于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和累积性,科研人员需要借鉴他人、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或是实验所得出的否定或推翻原设计的结果;以及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跨学科跨行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科研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并和任何事物一样存在着许多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科研活动中的文献信息资源,对研究人员来讲必不可少,无论是捕捉机遇、发现创新、修正目标、专业论文撰写等等。

文献传递协作共建和联合保障的整体化发展轨道,加强了科研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了科研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文献资源服务的保障能力。下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从立项到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文献信息的支撑。


总而言之,文献传递的开展,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打破了馆藏资源流通部门的分割界限、实现了不同范围内的馆藏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科研人员对科研文献资源的需求,该主动服务模式,加强了对基层研究所文献资源的保障力度,显著提升了对科研一线研究人员的服务能力,对研究所科研一线的文献保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只有通过联合、协同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快速发展,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姜莉,李艳梅.反馈控制在科研过程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9,(1).
[2] 叶茂.常州大学城图书馆馆际互借探讨[J].内江科技.
[3] 黄玉华,王永喜.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服务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04).
[4]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极及其注意事项[J].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论坛,2006,(01).
[5] 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会议资料[Z],2006.

推荐访问:浅谈 文献 传递 科研 图书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