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继承五四青年报国志 争做精业济群栋梁材

时间:2022-03-30 15:18:41 浏览量:
    摘要:继承五四青年报国志,就要继承五四运动传承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学习五四青年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作为一名学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就是要以发展祖国药学事业为己任,精业济群。精业,就是要刻苦钻研,精攻药业,精益求精,把自己打造成行家里手;济群,就是要惠济众生,以服务国家和人民为己任,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奉献于社会,救死扶伤,做祖国医药事业的栋梁。
 
    关键词:五四青年;报国志;精业济群;栋梁材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近80年的顽强斗争,但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来说,这些斗争都失败了。袁世凯在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以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袁死后,连年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无穷的灾难。广大人民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值得庆幸的是,一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向被帝国主义压抑摧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60万人。由于新的社会因素的生长和发展,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便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阵营。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也就获得了比以往任何的革命斗争都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部分努力探求改变中国现状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个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磅礴的气势给了封建的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的迷信和愚昧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思想界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中极大地破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这个思想解放的潮流,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而为中国的先进分子迅速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消息传到中国,立即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立即学习、宣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伟大力量。人们深切地感到要摆脱被压迫的屈辱生活和拯救国家的危亡,必须由人民自己起来直接解决。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愤怒中的崛起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应邀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7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3国会议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让与日本”,并将有关条款列入《凡尔赛和约》。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寄予了无限期待,然而,这个期望在其实现过程中受到了列强的愚弄和破坏而告破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全民族的愤怒与革命运动。
 
    (二)学生运动阶段(以北京为中心)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北京高师等13所大中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聚集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一致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北京政府对学生运动采取镇压措施,6月3日,出动大批军警对学生实行大逮捕。
 
    (三)全国性爱国运动阶段(以上海为中心)
 
    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工、学、商各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革命运动。“三罢”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免去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全国各地学生与民众继续开展拒签和约运动,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和约签字日发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宣言。拒签和约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巨大胜利,五四运动的直接具体目标实现了!
 
    三、五四运动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通过摸索和对各种学说的比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广泛传播。1919年5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他旗帜鲜明地推动当时舆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他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中,不仅主张用马克思的学说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而且积极提倡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他说道:“我们最近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做”。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五四形势的推动下,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也站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成为革命的左翼骨干。站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知识分子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工作。“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巴黎和会的失败,人们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了,这激起了广大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投入反帝运动,表现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这也是五四运动的进步性所在。从巴黎和会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死敌,为了救国救民必须与之进行殊死的战斗。五四运动的进步性,更重要的体现在五四运动挣断了禁锢人民思想的锁链,使人们举起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同时,还包括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民主是专制主义的对立物,科学是蒙昧主义的对立物。主张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与反对愚昧落后和迷信盲从的科学精神,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目标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四、启示
 
    (一)继承五四青年报国志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体现爱国主义,90年前的有志青年们用“五四运动”上交了一份完满的答卷。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随时都有被抓甚至被枪毙的危险,可是五四青年们并没有顾及自身的利益,明哲保身,而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放在了第一位,他们勇敢地罢课、罢工、罢市,勇敢地走上了街头抗议,勇敢地发表文章宣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了五四运动的胜利,并探索出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处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我们,继承五四青年报国志,就要继承五四运动传承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学习五四青年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二)争做精业济群栋梁材
 
    作为一名学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就是要以发展祖国药学事业为己任,精业济群。精业,就是要刻苦钻研,精攻药业,见贤思齐,精益求精,把自己打造成行家里手。中国的药学事业还很落后,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要为祖国药学崛起和人民的健康而奋斗,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济群,就是要惠济众生,以服务国家和人民为己任,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奉献于社会,救死扶伤,做祖国医药事业的栋梁。
 
    (致谢: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纪乃旺在给笔者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对本文选题和写作给予了指导,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N].光明日报,1999-04-26.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C].毛泽东选集(第四卷)[A].人民出版社,1991.
    3、谢渝.社会心理与五四运动的爆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4).
    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4.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3日)[EB/OL].新华网,2009-02-20.
    7、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10月14日)[EB/OL].人民网,2009-02-21.
    8、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9-02-21.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推荐访问:报国 栋梁 争做 继承 青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