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市场规范对社会规范的“挤出效应”

时间:2022-04-02 15:31:50 浏览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原先的社会规范发生重叠。文章通过分析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这个视角来解释目前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有关问题,指出道德建设中的一些注意之处,最后给出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市场规范;社会规范;互动;道德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大家普遍感觉到,我们当下社会的道德水平整体上来说比以前下降了很多,直观的感受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从网上、报纸、电视里或是亲眼见到的“奇闻异事”多了很多。有人落水,旁观者见死不救;捡到钱包,却向失主“勒索”酬劳;向人问路,却被讨要问路费等。前不久网上还报道了一起公交车上孕妇被踢的事件。当耳边充斥着这样的报道时,我们都会产生困惑:“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有人可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强调经济的发展,它不歧视任何人,却单单只歧视没钱的人,因此必然使人们产生“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人作为一个善恶同构体,做出善行或是恶行,除了与接受的教育程度有关外,还和所处的环境非常密切。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社会风气的迅速变化就是一个例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倡导“解放思想”,即要求创新。一下子从禁锢的思想和僵化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如果失去了有效的约束,那么很有可能产生过激的反应。另外,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制度)环境的产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一直传承下来没有中断,但因时代的不同,社会规范始终在不断调整。新体制替换了旧体制,如果社会规范没有相应地做出调整的话,那么当人们在遵循新制度下行事的时候,就一定会和旧的社会规范产生冲突。
 
    如今普遍认为正是出于对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的要求,道德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而存在。过去提倡做了好事不留名,现在为了扬名而做好事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们将社会上存在和发生的那些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分为3类。第一,那些历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事情,社会中出现道德败坏的个体,这是无法避免的;第二,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如为了扬名做好事之类的事,当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变过来,规范调整到位,这些行为将越来越少的被划入不道德的范围;第三,源于2种规范的重叠而引起的冲突,如果我们不能足够重视它的话,那么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全确立,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你的岳夫请你去他家吃饭,你会付给他钱吗?如果你去饭店吃饭,情况如何?如果你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你送你的朋友去机场,会收朋友的汽油钱吗?如果上来的只是一个不相识的乘客,情况又是怎样?你星期天去丈母娘家干活,会问丈母娘要钱吗?你替你的老板干了一个月的工作,会问他要报酬吗?如果以上3组问题你的答案都不一致的话,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2种不同的规范。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社会规范,包括道德准则、公序良俗和一些传统习惯。如人们之间的相互的友好请求就属于这一规范所调整。社会规范包藏在我们的社会本性和共同需要里,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它为双方都带来愉悦,却并不要求即时和对等的回报;另一种则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市场规范。市场规范追求高效率,广泛的平等,要消除尽可能的歧视,因此这里不存在友情,不存在恩惠,界限十分清楚。这里的交换黑白分明,成本或是价格,赢利或是亏损。这种关系倒未必是邪恶与卑俗的,但它们的确意味着利益比较和及时偿付。
 
    市场规范并不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来的,它一直就存在。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就分析认为,即使是在原始社会,只要存在交换,就已经蕴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在其中。但是中国过去一直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社会,交换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市场规范的影响也非常小。从汉代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重视“仁”、“义”、“德”,重农轻商的思想使得人们认为商业(交换)不创造财富,并且商人低买高卖不讲仁义,即使是平等买卖,这其中也是锱铢分明,冷酷无情的。人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血缘、宗族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强调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因此强大的社会规范也抑制了市场规范的扩展,使得两者各自支配的领域之间界限分明。2个世界,2种规范,人们都明了它们的范围,在两者之间反复地转换却并未察觉,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在各自的轨道中运行,生活仍可以忙碌地顺利向前。
 
    市场经济的确立无疑壮大了市场规范的力量,这场改革虽然始于经济领域,却最终不可避免的会向其他领域扩散,因此两种规范在某些地方不可避免地重叠了。这里所提到的两种规范的重叠是指越来越多的人在某一种行为的认识、选择、评价上同时受到2种规范的影响而产生思想上的冲突。戴着一个手表我们可以知道时间,但是,如果戴两个时刻不同的手表的话,我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了。
 
    以性为例,社会规范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性生活,那么可以通过爱情和婚姻来获得,并且它能够带来情感的滋润,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无偿的。另外也存在市场化的性行为,古代的妓院就是如此,按需求提供服务然后付钱。人们通常情况下都能区分两者,不过也有例外。一位男士正在追求一位女士,他不断地请她吃饭、看电影,两个人的关系也逐渐发展,他期望的是把这位女士送到家门口,临走时能有个吻别。他的钱包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更糟糕的是两种思想在他脑子里纠缠,他试图努力调和社会规范(追求异性)与市场规范(花钱买春)的矛盾。一次约会,他若无其事地提到了自己已经为眼前的浪漫花了很多钱了。这下他越线了,女士骂他是畜生,拂袖而去。他应该懂得,这个情况下是绝不能将2种规范搞混淆的。
 
    市场规范认为社会规范的方式是低效率的,收益不定;而社会规范不允许像市场规范这样用如此“邪恶”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绝不会放弃其阵地。两者之间的战争就在我们的头脑中展开,然后将它们的胜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上。想知道现在哪方更占优势,只要看看社会上大多数人在采用何种规范作为标准做事就行了。
 
    一个人捡到别人丢失的钱包,要求给付报酬才交还,市场规范获胜了;陌生人向当地人问路却被索要5块钱,那么市场规范也获胜了。其实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其中任何一个规范单独支配某一领域都可以让社会有序进行,可一旦两者产生碰撞,就会给社会带来动荡。虽然还没有这方面的比较精确的数据统计,但似乎市场规范对社会规范的“攻击”大有不可逆之势,社会规范在市场规范面前不堪一击,这是为什么?
 
    美国两位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教授艾瑞里和海曼为了研究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在其中的一个实验中,电脑屏幕的左边会出现一个圆圈,右边出现一个方框。参与者的任务就是用鼠标把圆圈拖到方框里去,一旦圆圈拖进方框,在原来的起点会出现一个新的圆圈。实验要求参与人员在5分钟内尽可能拖进多的圆圈,以此来测量他们在这个任务中的努力程度。第一组,研究人员给每个参与者5美元的劳务费,并通过暗示希望他们以市场规范的标准来看待这个任务;第二组,对参与者也提出了同样的任务和要求,只是报酬低了很多,只有50美分;第三组,研究人员是以一种社交请求的口吻来请参与者帮个忙而不许诺任何具体的劳务报酬,并期望参与者能以社会规范的准则来行事。
 
    实验结果是第一组平均每个人拖了159个,第二组是101个。和预期相同,在市场规范的支配下,得钱多的参与者受到的激励更大,完成任务的时候更加努力。而第三组,他们平均拖了168个,比拿50美分的人多了很多,甚至多过拿5美元的人。换句话说,虽然没有金钱的激励,他们工作的同样很努力,社会规范起到的作用一点也不逊于金钱,甚至更好。
 
    而研究者真正关心的是第二组——拿50美分的参与者。为什么他们没有觉得“这也挺好,我帮了研究人员的忙,还能额外挣点钱”,进而干得比那些没拿钱的人更卖力?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那些人拿了50美分,因而把自己的思维转到了市场规范中,认为报酬太低,于是干起来心不在焉。也就是说,当市场规范进入他们的考虑之后,社会规范就被挤跑了。
 
    如果说,通过市场规范的影响,一部分不合时宜的社会规范被迫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因此把那些好的、善的、仍然有效的社会规范也“挤”走的话,那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何从理论上来论证这种市场规范对社会规范的挤出效应呢?有一种解释认为,人的物质性仍然是第一位,如马斯洛所说,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此,如果不能说人是自利的,那么至少人是带有自利倾向的。市场规范肯定人们的自利行为,追求平等和效率,只要求不侵害别人,遵照市场规范的行为属于较低阶的行为状态;社会规范则强调人的社会本性和共同需要,重道德,重伦理,所以带有很明显的利他色彩,这样的行为属于较高阶的行为状态。从低阶的行为状态跃升到高阶的行为状态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因此,人们更容易选择低阶的行为状态,从概率和数量分布来说也是这样;而结构学派从另一种角度给出解释,市场规范界限分明,有非常具体、固定的规则,是刚性的,而社会规范强调道德、情感的作用,往往没有非常明确的行为规则,有很大的灵活性,是柔性的。当一种刚性的规范和另一种柔性的规范起冲突时,刚性的规范因其较易于实行而对人们更有吸引力。另外,规范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降低人类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在这一点上,市场规范比社会规范有优势。
 
    当然,也不可能让市场规范代替所有的社会规范,理由有3点:
 
    第一,市场规范说到底,是用金钱在引导人们的行为。但金钱自己是有生命的,它会消除我们人类相互关系中最好的东西。市场规范是冷酷无情的,我们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冰冷的世界中。况且情感是人的本性,人们能制定出一种约束力强大到能消灭人的本性的规范,理论上也是不成立的。
 
    第二,市场规范的刚性特点决定了它缺乏缓冲的能力,长远来看只有社会规范才能起决定作用。市场规范虽然能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但并不是都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教育产业化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钱是买不来教育的。
 
    加州大学的尤里教授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奥尔多教授对市场规范能否替代社会规范做了长期的测试,他们在以色列一家日托中心进行实验,看通过罚款能否有效减少家长接孩子迟到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效果很不好,而且会带来长期负面效应。原先老师和家长之间是以社会规范来约束的,家长接孩子迟到了,总是心怀歉意,这种内疚迫使他们下次能准时。一旦实施了罚款制度,日托中心就用市场规范取代了社会规范,家长们也用市场规范来看待这件事。既然家长们为自己的迟到付了钱,他们就可以自己决定早来还是晚来了。这绝非是日托中心的初衷。
 
    第三,金钱对人们的激励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也有一定的界限。我们懂得人们不会为钱去死,缉毒警察、消防队员、边防战士,他们不是为了每个月的工资去牺牲的,是社会规范——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才是激励他们冒着危险甚至献出生命的原因。并且,与社会规范的低成本比起来,金钱经常是最昂贵的激励方式,我们不可能让缉毒警察的薪水和毒品走私犯的收入一样多。
 
    尤里和奥尔多的实验还有下文。后来他们取消了罚款制度,也就是说日托中心方面又回到了社会规范,那家长们回到社会规范了吗?他们的内疚之心回来了吗?根本没有!家长们依然故我,迟到的人数不减反增,最后的结果是,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都被取消了。
 
    可以说,社会规范一旦被市场规范打败,就很难再建立起来,所以社会规范的重建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关键。
 
    我国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市场规范对社会规范的这种挤出效应,等到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后,才开始重视社会规范的重建,但是某些措施的实施效果不是很好。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如果我们把上面拖圈圈实验中的报酬改为等价值的礼品,比如巧克力,情况又有所不同。艾瑞里教授做了上述实验,结果是,3个组拖的圈圈平均数基本一致。用礼品代替金钱成功的将人们限制在了社会规范之中,那反过来就是说人们只有在考虑到金钱时才会想起市场规范。中国人说,“谈钱伤感情”,这样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许我们在市场之外尽可能地不谈钱能够避免社会规范的“沦陷”。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西方的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宗教改革,使人们自利的行为变成正当,工作变成了天职,从勤劳、善良、诚实、节制这些美好品德中催生出了支持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被韦伯称为资本主义精神。所以,西方社会的市场规范处处蕴含着社会规范的元素,即人性化的市场规范。社会规范并没有因为市场规范的进入而崩溃,相反,市场规范由于有了社会规范的基础,使得它的成本降低,作用更广。我们现实社会的问题是,社会规范由于市场规范的进入而退出的同时,市场规范一时不能很有效地调整这一领域,而出现一种真空的情况,即实验中所揭示的结果,两种规范实际上都被取消了。如果我们能将社会规范植入市场规范中,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也许会有效果。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市场经济讲究效益和效率,那么社会规范的低成本无疑是它最有利的武器。在社会上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如果每一次帮助都要收费,虽然也是可行的,但这样做太麻烦,成本也太高了。因此,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将社会规范应用到商业中的例子。许多公司试图通过和员工之间建立社会规范来培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公司的忠诚。企业的管理者明白了雇佣关系中社会性的一面所营造的亲善氛围的重要性,社会规范更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美)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M].中信出版社, 2008.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群言出版社, 2007.
    3、(美)斯梅尔瑟, (瑞)思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手册[G].华夏出版社, 2005.
    4、李清.茅于轼选集-通往富裕和公平之路[G].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推荐访问:规范 挤出 效应 社会 市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