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经营者寻租行为的经济学透视

时间:2022-04-03 15:30:10 浏览量:
   
    摘要:经营者的寻租行为对国家和企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文章从寻租的经济内涵出发,阐述了国企经营者的寻租动因和危害,对经营者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剖析。并构建了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以规避其非生产性寻租行为,增进社会福利,由“寻租”变为“创租”。
 
    关键词:寻租;社会福利;经济行为;激励
 
    近年来,不少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因贪污受贿等而走上了违法乱纪之路,不但对其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使国家痛失一批有专业才干的企业家人才。事件的根源在于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历了一个放权搞活的过程,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越来越大,加上其在企业内所处的特殊的领导和决策主宰地位,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就成了“内部人控制”的主要“内部人”,出现了侵蚀所有者利益的寻租现象和在职犯罪。
 
    一、经营者的寻租动因剖析
 
    (一)寻租的经济分析
 
    “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在社会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个部门的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了使其机会成本和要素收入相等。如果某个产业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该要素的经济租,从而吸引要素的投入。从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如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买卖等;二是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它们非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耗了社会经济资源。如一个人从事偷盗活动来追求自身利益时,其行为的直接后果是社会财富在个人之间的转移,决不会使社会财富有任何增加。相反,偷盗活动不光耗费了偷盗者本身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也耗费了被偷盗者的资源:偷盗损失、抵制和防范偷盗,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资源浪费。
 
    (二)经营者的寻租动因
 
    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因而也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股东虽然是公司的出资人,但他们却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把资财委托给经营者从事经营。根据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不同的目标效用函数,代理人所掌握的信息要优于委托人,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前提下,努力成本完全由自己承担,而因努力工作而提高的产出却被其他股东分享。同时,假如经营者追求在职消费的话,所耗费的成本由企业承担,自己却可以得到全部好处。因而经营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努力工作,而是追求在职消费等不利于股东的目标,热衷于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寻租活动。经济学的中心课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把有限的资源作最佳配置,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学说,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其生产和交易行为可以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经营者是企业资源配置者,同时又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是将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酿造师”,是资本增值的“助产婆”。当他们经营企业时,他们从事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相反,他们若变成非生产性寻租者,他们只不过是致力于财富的再分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经营者的行为选择主要取决于补偿合同、对能力的报酬和评价等。因而,为了使经营者从事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行为,必须建立和完善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二、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波特-劳勒激励模型及其现实评述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波特和劳勒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激励模型,模型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5个环节:“努力→业绩→报酬→满意→努力……”。
 
    1、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大小,以及得到的可能性。这也说明了激励可能产生的力量。
 
    2、工作业绩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努力程度。同时,它还受自身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大小(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所做工作的理解程度的限制。
 
    3、获得报酬的多少必须以工作业绩为基础。报酬可以分为内在报酬(如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等)和外在报酬(如工作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
 
    4、过去对报酬的满意程度将影响今天的努力水平,同样,现在对报酬的满意程度将影响未来的努力程度。
 
    5、一个人对获得报酬的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取决与报酬的大小,以及其认为的公平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项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防范经营者的寻租行为,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以增加社会福利。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与“报酬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激励无效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心态失衡,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触犯了法律。以褚时健为例,他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17年,“玉烟”17年利税总额800亿元,他个人17年全部收入约80万元,其比例是十万分之一,即“玉烟”每创造一个亿,褚的收入仅1000元左右,如果加上“红塔山”品牌352亿元的价值,褚的该项收入比例更降至649元。一个为国家创造800亿利税的企业家,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还赶不上一名影星拍一次广告的收入;1年的收入不如一名歌星走一次穴的收入,如何体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又怎能激发起经营者的创造性?类似于褚时健走向犯罪道路的例子与其说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激励失效、社会分配失衡的悲剧。
 
    现代经济理论和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家将企业起死回生的事例都说明,作为生产成果的财富是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经营者智能这4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分配上,土地所有者得地租,资本所有者得利息,劳动提供者得到工资,经营者享有部分利润才能体现经营者的价值创造,推动“努力→业绩→报酬→满意→努力……”的良性循环。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
 
    1、精神激励。企业经营者作为“经济人”角色,必然追求经济利益,追求货币最大化;同时,其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又必然追求社会效益,如职业安全感、荣誉感等。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国人,精神激励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激励主要包括:(1)事业激励。对那些有卓越才干、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者,应该及时予以提拔重用,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2)荣誉激励。分级建立荣誉制度,按照贡献大小,授予不同层次的称号,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3)榜样激励。大力表彰优秀经营者的先进事迹,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要树立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公众形象意识,在全社会提倡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和实干精神。(4)竞争激励。培育经理人才市场、接管市场,形成一种公正的、竞争性的企业经理人员筛选、淘汰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激励效用,规避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寻租行为。(5)文化激励。企业内部要建立一种“人为为人”的文化氛围,即每个人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和人格境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创造一个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相容,充分发挥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良好互动机制。当企业的精神和个人的心灵所向能够趋同,它就能激发那些所谓的“E”因素(精力、激情、发奋、情绪高昂、表现卓越),从而使企业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2、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主要体现在经营者的货币收入上。它是经营者收益的直接而且是可度量的现实存在。其具体办法主要有短期激励(如年薪等)和长期激励(如股票赠与、股票期权、养老金计划等)。我国于1994年开始在深圳等地进行年薪制试点的,为了不影响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都给经营者的年薪规定了最低与最高两条水平线,一般掌握在职工综合开发平均工资的1-3倍以内。年薪制虽然与经营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基本上还带有很强的收入固定化特点,缺乏足够的弹性,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因此,有人建议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不应是个死数,而应是个比例数。鉴于国外大公司的总经理的年收入一般是所创造利润的2%-5%,国内在起步阶段应在1%左右或者更低一些。
 
    年薪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经营者的责任心和开拓进取的创造热情,但它忽略了经营者的短期效应问题。经营者可能出于非生产性寻租的考虑,在有限的任期内,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置公司长远利益于不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行的办法是实行经营者股票期权,即企业向经营者提供一种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经营者可以在股票期权计划约定的时期内(一般3-5年)以约定的认股价格(也称行权价格)购买约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经营者是否行权,以及行权所得的个人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期权行权日公司股票市价的高低及其与行权价格的差价。近年来,随着经理股票期权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学术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普遍认为:股票期权与年薪和奖金等传统机制相比,其长期激励效果更好。另外,随着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机制使用规模的扩大,整体薪酬的业绩弹性增大,激励效果将增强。根据1980-1994年美国426个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经理人员整体薪酬业绩弹性为3.3。从而得出了“经理人员薪酬与公司业绩高度相关”的结论。目前,根据统计,在1996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公司已向其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经营者的年收入中,来源于股票期权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在1990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得到的1670万美元收入中,有87%为股票期权收入。鉴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人”现象,建议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比例不宜过大,同时,要更新股票的发行和回购等法规,明确纳税标准,以利于股票期权的顺利实行。
 
    鉴于某些国企经营者借推行股票期权之机,实现个人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行为,建议除了要加强目前的内、外审工作和董事会的分层建设(如在董事会下设薪酬委员会、激励委员会等)外,还应实行述职报告、民主评议和重大决策民主集中制等监督机制。另外,为了避免经营者负盈不负亏,可考虑实行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如与收入成比例的风险抵押,个人财产补亏;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经营者以每年的分红抵偿公司的借贷等。企业应当遵循效率和安全相结合的原则,对经营者适度授权,如在章程中确定符合企业要求的风险投资范围,以及投资所用资金占企业所用资金的具体比例,以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推行平衡积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等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强的评价指标,认识企业当前的基本情况,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经济利益的当事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从个人角度看是合情合理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营者的行为是“寻租活动”(rent-seeking activity)还是“创租活动”(rent-creation activity),除了非经济的因素(道德的、文化的、习惯的因素等),主要取决于制度的激励和约束。而且每个人对报酬都有各自的“满意程度”和“公平程度”,这里的“公平程度”既要考虑横向比较,也要考虑纵向比较。经营者寻租行为正是经济发展提供给人们进一步思考的素材:怎样将新创造的财富分配给那些对财富最有贡献的人的同时,其他人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李仕模.第五代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杜金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1).
    3、金鑫.建立激励与约束经营者的有效机制[J].企业活力,2000(9).
    4、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刘启君.寻租行为的经济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推荐访问:经营者 透视 经济学 寻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