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人为本——探讨院校校园建设中的“小局”问题

时间:2022-04-04 15:25:47 浏览量:

    摘要:在高校扩建的形式下,校园环境建设出现种种问题。方案规划者和建设的定夺者应从新时 代高校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考虑,加强高校校园环境的人文关怀,在细节上体现人文校园精神。
 
    关键词:校园规划;校园生活影响力;人文关怀
 
    一、从建设规划的宏观视角上来看,大学校园的建设应从物质空间延伸到精神空间
 
    大学,辞海里的解释为: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在我国,大学 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校园,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修养的知识殿堂。大学不仅要传播高深领域 的知识,还要在素质培养上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应紧紧围绕着这两个中心进行建设。 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教育的普及率提高情况的出现,原有的高校校园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全 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了短平快的校园基础建设,出现了在建设的过程中边拆边建,征地扩建,新校区建设 等建设模式。在建造新校园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物质空间的重塑,拆掉原有的建筑及景观,而一个学校的 历史恰恰附着于老建筑老景观上面,新规划和新建设中对人文精神的延续性重视不足。
 
    对原有建筑的保留,维护和发扬体现着大学的历史底蕴。相当一部分大学舍弃了维护旧建筑而选 择了拆掉重建新建筑,因为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旧时代留下来的建筑虽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但是维 护和改造的费用相当的高昂,又加上对土地利用率的经济方面考虑,所以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少之又少。我 们追求的是带给学生连续的历史脉络还是断代的校园建筑视觉效果?在否定过去的同时,能否树立将来对 现在的肯定?在国外的一些大学校园里面常常看到古老的建筑和先进的内部设施完美地结合。在我国一些 院校里面,也有着老牌大学的学生骄傲地把自己学校的老建筑挂在嘴边,表达着百年名校的骄傲。例如四 川大学华西校区办公楼(见图1)1915年动工,1919年建成,为原华西协和大学事务所,又名怀德堂(英 文名The Whiting Memorial Administration Building),由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所捐。该楼建成后即 为校行政事务办公室、礼堂、文科教室和照相部等。现仍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办公楼。2002年12月由四川 省政府批准列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筑与老建筑的气韵转承的结合问题决定于高校校园规划者对校园环境的认识,体现着规划能 力的高低。事实上,绝大多数校园建设都是经过了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不同艺术风格 、不同体量、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建筑总是交错拼贴在一起,呈现为复合多样、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建筑环 境整体。
 
    二、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思想
 
    随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中央及教育部改革高校体制、调整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的精神 下,我国高校发展建设先后出现了“改、扩、并、转”现象,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建设高潮。 但在此过程中,校园规划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校园规划设计深受巴洛克和“城市美化运动”影响,过于追求 图面的轴线和形体视觉艺术效果(见图2),建筑标准一味求高(材料选择和功能使用),追求所谓的档次 ,而对特定的区域基地条件、投资经济合理性、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改变、校园规划设计中新的技术 内涵及人际互动需求却考虑较少。例如,校园道路的建设,很遗憾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社会人的需求,简 单粗暴地在道路两旁种上树就是校园路,这是落后的理念。现在的学生有着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新事 物大胆尝试,开车上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还有穿着轮滑代替交通工具等等。校园道路能否满足多种 交通方式的需要?教学和生活区域是否有充足的停车区域?是否有完整的无障碍通道?国外的一个道路规 划的例子是设计者在道路区域铺上草坪,让行人踩出一条痕迹,然后根据人的选择再铺上道路。路是为了 方便人的行走而设计的。而我们身旁的例子是校园里根据漂亮的图纸分割出道路,学生为了近便踩出草坪 或者灌木丛,校方不惜反复补种植物甚至围上栅栏写上标语。
 
    校园建设时对基地及周边环境的自然要素往往重改轻保。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已经或正在向城 市郊区迁移或建设独立的新校区。此类新型高校往往规划建设在原有城郊的农业用地上,故地形、地貌和 植被等情况和城市中用地有很大差别,需要在规划设计时特别加以注意。在规划设计时应树立牢固的生态 和环境优先的理念,校园基地并不是绝对越平越好,世界上许多大学校园都保持着基地原有的自然地貌和 生态印痕,并因此形成环境特色。同时要善待基地中的植被,“树木成材不易,伐不如移,移不如不移”。学 校动辄占地上千亩乃至数千亩,侵占大量农业良田,不注重土地使用效益。一望无际的草坪不是绿化,是 空间的浪费。学生们需要的是参与其中的绿化,校园里面草坪禁止入内,又缺乏休闲座椅,使大部分校园 环境冷漠死板,缺乏互动性。
 
    三、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提高参与性
 
    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虽然现在的学生宿舍较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宿 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宿舍所带来的“社会”只是寝室里的小圈子,带来的“家庭”是走很远去打开水或者到 澡堂洗澡,带来的“课堂”是上网学习的时间的不便利。宿舍生活后勤的保障是一种服务而不是管理,这是校 园建设服务理念应该转变的问题,“澡堂+开水房+寝室”的老宿舍模式仍然在新宿舍的规划设计和建筑中出 现。在宿舍楼设计一些公共空间,解决宿舍的热水供应、洗澡等生活问题;设计电视房,信息墙等交流空 间,让宿舍成为学生大学几年充满温馨和舒适的家。学生安心地住才能愉快地学,身心愉悦精神焕发。借 鉴一下国外学生宿舍的做法,宿舍里面设施比如空调和淋浴用刷卡形式,保障了学生的方便和学校方面的 成本控制问题。服务理念的不同决定了校园宿舍建设的细节差异。
 
    高校的食堂和便利店、洗衣房、医院、澡堂等设施的完善,先进设备的运用等都将引领着学生的 时代进取意识,引导着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很多高校校园内都有便利店,在这个问题上,学校遮遮掩掩 ,始终不能不说是敏感。有需求就有服务,引入竞争机制,学校也可以指导或直接参与这个服务行业的运 作。学工部能否把学校的这些行业提供给每年贫困生的勤工俭学岗位,解决学生的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让 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服务工作中来。
 
    缺憾还体现于生活服务用房不在图书馆建筑设置的范围内。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设计都未考虑生活 服务用房,原因在于《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没有将生活服务用房列入指标。随着图书馆功能 的不断完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提升,这部分用房在高校图书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许 多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是改造其他用房为生活服务用房。如燕山大学图书馆建起了小憩厅和咖啡厅等生活用 房,使读者在阅读之余有个休息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讲,满足读者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体现 。
 
    四、结束语
 
    高校校园环境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高校校园建设上不仅要体现先进的科技导向,创新的设计思 路,而且新时代的高校建设更要体现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服务意识,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陈于仲.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
    3、何人可.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J].建筑师,1985(24).
    4、田勇.学生宿舍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10-19.
    5、王元忠,张玉霞.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的人文精神创造[J].图书情报工作,2004(5).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  

推荐访问:以人为本 探讨 院校 校园 建设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