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高职院校师范技能培养策略调查分析

时间:2021-12-20 15:34:25 浏览量:

内容摘要: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提供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师范技能  培养策略

一、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类,从初等到高等体系框架结构。职业技术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迅速发展的当前高职院校师范教育却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资市场化的国际潮流,正接受竞争力的考验和威胁。地方各级各类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已由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他们最期盼的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新教育理念、有强的师范技能、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型的教师。

反观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现状,身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师范性意识不强,没有深入思考正在接受的高师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教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是将要从教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师范技能的培养。教师将师范技能训练等同于教法课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信心不足,从师意识淡薄,仅将其作为就业的一个备选方向。由于这种意识的存在,在校期间就不能把自己与未来教师联在一起,从而被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试问这样的师范生教育怎能适应各级各类教育对教师的需求,高职院校又怎能在师资市场化的国际潮流中立足?如何让高职院校师范生赢在就业起跑线上,无疑成为职业技术师范教师当前需要攻克的难点课题。

二、高职院校师范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资市场化的大潮下,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加强师范生师范技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师范技能培训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学生心理负担承重,社会定位模糊

随着新课标实施,“教师有一桶水就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的观念已经被时代淘汰。高职院校师范生逐步感受到单纯掌握专业知识,仍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自2001年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给高职师范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师范生不再是返回生源地区包分配工作。在激烈的竞争现实面前,高等专科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个人的社会定位模糊,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二)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流于形式

潮汕地区的学生深受潮汕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中常带有地方口音。信息时代学生常用通过手机短讯、网络等进行沟通,则说话机会减少,生疏了普通话的练习。学生们习惯了用键盘代替笔,到真正动笔时,字词不会写,写错别字比较严重。这对师范生“说”、“写”基本技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三笔——毛笔、钢笔、粉笔,是教师从离不手的有利工具;一话,即是教师讲不离口的普通话。学校将三笔一话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但以往没有配备专职教师督导学生学习,学习中也缺乏竞争机制,师范生应付式练习,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流于形式。

(三)教学实践性环节薄弱

师范生教育过程,往往局限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缺乏实践训练。根据过往师范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教学理论和方法纸上谈兵,没有经过实践,上岗后其教学初期的行为便是参照大学课堂中教师的行为或者甚至十年前自己在小学或中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才逐步摸到门路。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又发现自己缺乏应急机智,不善应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工作适应能力差,正反映出高职院校师范教育过程中实践性环节的薄弱之处。

三、高职院校的师范技能培养策略

(一)找准切入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师范生有多少“墨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否“自补给水”和有效地把“水”“浇”给学生。未来是教师应具有继续学习的心理需求、能力和习惯。社会并没有要求教师通晓一切后才走上讲台,但要求他应该知道什么是必须精通的知识,从哪里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开展教学工作。执教教师应该开导学生,脚踏实地掌握技能,鼓励学生熟练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树立信心,加强师范技能训练。在学中知不足,努力求发展,才是高职生应有的学习态度。

(二)加强三笔一话,锻炼师范生基本功

改变“放羊吃草”的方式,配备专职教师从入学开始指导学生三笔一话,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作业。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说”、“写”基本能力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取二级乙等证书。另外,通过将三笔字、普通话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联系起来,三笔一话学习过程引入竞争机制。举办如书法练习评比,观摩,硬笔字展览,粉笔字板书现场表演等课外活动,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学语言与一般的语言不同,它不仅要求发音准确,而且要求表达力强,富有感染力、交互性和启迪意义。[1]”则举办特定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比赛等,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综合能力,也收效良好。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练好字、勤说话。

(三)拓宽渠道,新辟见习途径

见习实践是在师范生走上讲台前的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见习给学生一个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教师工作,体会、感受教学工作的喜与哀。通过见习锻炼可以帮助师范生理解、内化教育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做法是联系中小学校多提供机会接受实习生旁听。中小学现时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任职教师进行教法探索过程。师范生能在该阶段参与见习,固然是可以让师范生得到最鲜活地第一手材料。但如果长期要求在职教师开公开课是不可能的,师范生频繁为了见习奔波也不实际,见习工作如何有序开展困扰着执教教师。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拓宽渠道,增加见习机会。

1.留心教学场景,校园中多“偷”师

学生身处学校学习,除了在计算机专业课打好专业功底外,师范生应在校园中多“偷”师:善于日常教学环节细心观察学习,观摩教师的教态;学习有经验的教师如何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积累教学经验;留意教师对学科术语的准确、精练运用,掌握规范的信息技术用语,才能日后授课时准确表述。

2.善用多媒体网络,观摩经典教学课例

全国教改进行得轰轰烈烈,各地区的成功示范课程被教育主管部门编辑成多媒体视频资源,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教师可以通过当地教育局、电教中心和网络资源库,查找到教学课例、教学评论节目等的光盘或者录像带。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教学进程,可以使得学生将理论与鲜活的教学课例相结合,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行为对教学关系影响的微妙之处。

(四)规范教学设计程序,微格教学和评课相结合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盘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的组成部分。而微格教学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可以掌握、 评估、训练的单一的教学技能,通过这些单一的教学技能进行评估和针对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这两者密不可分,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前,要求提前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提交微格教案。这一环节是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实现训练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严格要求,师范生从初登讲台开始,就用教学设计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遵循规范的操作步骤,设计微格教案,才能使师范生真正掌握备课的技巧和方法。

如果说微格教学设计是前奏的话,那么试教就是实施设计的精彩高潮,评课则是反思与沉淀。为了更好的换位思考,建议师范生轮流担任“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当有同学讲课的时候,其余就在台下当“学生”,同时又是旁听交流的“教师”。教师组织学生课后交流相互评价。微格实践中,教师发现师范生对课堂的理解有所偏颇——学生潜意识中把课堂作为教师表演个人学识的舞台。很多学生为了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知识,甚至“现炒现卖”地进行教学。试教过程中“教师”卡词,面对“模拟学生”的提问哑口无言,搪塞胡乱回答的现象常有发生。初为人“师”的师范生,亲身参与实践备课、课堂教学、听课、等环节,同时又面对尖锐的评课环节,不由地感叹为人师难矣:切实感受到过分地在课堂中关注教师的表演能力发挥,重视教师作用的张扬是错误的做法;忽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的信息内化、知识创新和能力发展等环节,结果把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师范生经历过微格教学、评课两个环节的磨练,他们明白了“师”与“生”之间的差别,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了。教师着重引导师范生在评课中,对“生”与“师”的双重身份反思,重新审视微格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让师范生逐步转化思想,适应新课标的思想开展教学工作,把教学设计围绕“我怎样教”转变成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同时,通过学生自身评课,讨论评议,教师点评等方式实现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教学过程,不断开发和提高他们教学研究能力。

(五)实习不仅在学校中,也贯穿生活中

高职院校师范生按照教学计划,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到实习学校“小试牛刀”,经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第一线教育实习锻炼。虽然配备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工作,但是实习工作中需要师范生独立应对处理学校教学的日常事务。行,而后知不足。实习结束后,师范生返校再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习,以求为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校实习环节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错过每一个实践机会。学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思维惯势,总认为教学技能知识就是要待到实习学校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才有机会实践。其实不然,师范生应树立新观念:“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我们应用教学理论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关键是看个人有没有把握住机会进行自我实践锻炼。例如,与来自外地的同学讨论某个知识点理解的时侯,可以锻炼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遇到有人请教某软件如何操作的时候,则实操演示技能;……以上都是生活中每天都有可能遇见的情景,临时的教学关系在此时就产生了。师范生应在此刻发挥专业优势,勇敢迈出教学实践的第一步。

(六)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师范生的素质教育要突出其作为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只有切实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的确保让高职院校师范生赢在就业起跑线上。

1. 以身作则,培养师范生的仪表美

以身作则是为人师表的前提。师范生必须认识到:规范自身日常行为的重要性。在校园里,提倡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着装,注意言行。时刻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示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2. 团结协作,师范生之间“传、帮、带”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各有所长,但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相互配合的完成教学任务。师范生应学会以宽容、坦诚之心与人协同工作,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需求。建议促成师范生高、低年级之间“传、帮、带”关系。在交流对话中,相互促进,积累教学经验和实践感受,学会沟通、与人相处对师范技能发展有促进作用。

3. 主动参与活动,实践活动组织技能

师范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是班级管理和活动组织的有力保证。高校中有众多的社团以及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若以参加者身份,则可以感受他人如何组织活动,活动策划,活动管理如何。若是以策划者身份,亲身经历了构思,策划,准备,活动进行,总结等环节,学习团体活动管理知识。

 

要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掘潜能,从满足师范生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师范技能的培养,才能使优秀师范生在激烈的师资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吴雪萍著:《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ISBN7-308-03658-8/G.695

[2]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肖海雁、韦义平:《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3月

[4]王春晓、梁桂英:《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技能的培养》,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7月

 

推荐访问:师范 技能 培养 策略 调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