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1-11-25 23:03:48 浏览量: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年初,XX市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主导思想,在《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开展“学习VV,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活动。并明确了二十八项量化指标,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为目标,以VV村等六个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为榜样,规划到2010年,全市三分之二的村、镇达到示范村、示范镇的各项指标,在省内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XX新农村建设具备的基础与条件
    从整体看,XX已经具备了新农村建设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一是全市经济稳步增长,总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新口径)达到  亿元,增长  %,连续三年保持  %以上的增长速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为  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 美元。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亿元,增长19.O%。在长三角16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列上海、南京、苏州之后,位居第四,且发展后劲看好。二是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现价)  亿元。  个镇工商两业销售收入超过  亿元,占全市镇总数的  %。其中XX、XX、XX三个镇工商两业销售收入突破   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超2亿元的镇有  个,占镇总数的  %;三是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农业总产值97亿元,土地亩均产出  元,农业集中经营度已达43.0%。四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以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的“三大合作”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创新改革、资本经营,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改革等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农民已经从中得到明显的实惠。五是村级经济实力大增,农民收入提高快。2005年,全市村级共有集体总资产  亿元,村均  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纯资产  亿元,村均  万元;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  亿元,村均 亿元;在全市  个行政村中,  个村经济总量超亿元,占村总数的  %;
其中  个村经济总量超  亿元,经济总收入达  亿元,占村级经济总量的  %;村级可用总财力  亿元,村均  万元;可用财力  万元以上的村有  个,占村总数的  %;其中村可用财力在200万元以上的村有 个,占村数的30%,总额达 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元;六是农村社会环境展现新貌。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 平方米,农村森林覆盖率20.3%,建成公路已有  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  %。七是城市与企业吸纳人口与劳动力的能力十分强。2005年,全市新增就业  万人次,其中安置城镇失业人员  万人,净增就业  万人。全市已吸纳外来就业人口超过  万人。此外,我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农民文化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XX整体上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经济基础,农村也已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又有“八项重点工作"、“示范村建设”两个抓手,条件十分优越。
    二、XX新农村建设可选择的路径与模式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坚持给农民带来实惠、坚持得到农民的拥护,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把“一减两增”即“减少农村劳动力,增加村级财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在观念和支农措施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财政支农投入。从过多的对农业基地、示范性经营性项目投入转变为注重对农村社会事业性投入,着重对农村教育、农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投入,着重对基础施设和服务机构的投入。即使对农业经营项目投入也要从无偿支持改为贴息贷款,并确保资金的回收和再利用。二是劳动力转移。要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向更多的转移农村劳力转变。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就业素质,延长农民就业时间,吸引农民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以此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增加务农劳力和经营者的耕地经营面积,提高纯农户农业收入。三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要从起初的政府推动向政策带动转变,以各项扶持政策激励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变成自己迫切的自觉行动,变成长期的奋斗目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行的XX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也要始终坚持走“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典型导向、逐步推进”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村级经济是关键,富裕农民生活是目的,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
    在发展经济的模式中,有五种成功的模式可借鉴。
    1、综合发展型。VV市VV村依靠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再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周边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逐步整合兼并,带动农业、工业、商贸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VV村通过长期发展工业企业,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2005年销售收入达  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  亿元。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VV共同发展。乡风文明、民主和谐的新的  村面积已达  0平方公里,惠及  万农民。
我市一批经济强村应以VV村为榜样,在较快发展自己的同时,带动周边村共同富裕,走综合发展型模式加快区域新农村建设步子。
    2、工业带动型。即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反哺农业,带动商贸业,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事业综合发展的模式。
    2005年,VV市VV镇三房巷村实现销售138亿元、上交税收1.93亿元、实现利润5.52亿元。经过近两年6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全面设备改造,正在向国际一流的短纤生产基地迈进。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和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目前,村内建成了工业集中区、商贸文化区、农田保护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500元。村民都住上宽畅的住房,农民种田的水电费、机耕费、学生上学杂费、农民大病医疗统筹费、养老金都由村承担。连新并入的三个村的村民也与老村民一样同等享受。
    发展工业是XX农村致富的法宝。村级经济的发展仍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弓I资招商上,放在扩大工业的基础上。经济繁荣仍要走“以工富村、以工富农、以工富民”的模式。
    3、商贸带动型。即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宜兴市宜城镇巷头村利用地处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陶瓷、夹板、墙地砖、家具、金属材料、化工、五金电器等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占地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市场群,吸引了来自本市及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商户1000多个。2005年成交总额突破30亿元。市场发展又带动了二产发展,目前村内已有胶合板厂、厨具厂、线条厂以及冶金铸造等企业50多家,走上了工贸联动的发展之路。村级净资产已达到7000多万元,当年村、组两级村民人均分配30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0000元。
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支持的沿江、沿湖、沿铁路公路的村以这种模式开发发展新农村建设。
    4、特色农业带动型。即在一个村或镇的范围内,依据自己独特的农产品或产业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镇)一品发展壮大来带动农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这种专业村(镇)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二是有相应的组织带动产业,拓展市场需求;三是需要“能人”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VV市青阳镇邓阳村以蔬菜,惠山区阳山镇以水蜜桃分别在一个村(镇)或几个村(镇)范围内,依据区域的独特或优势,围绕一个或一种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村一品带动综合发展。其中邓阳村2005年,种植韭菜1200亩,西红柿890亩,芹菜300亩,还有其他蔬菜、水果等100亩,另有为调整蔬菜种植茬口而种植水稻500亩。邓阳人以“邓阳”为品牌,上市经“绿色食品”认证的蔬菜25000吨,其中韭菜12000吨,西红柿8000吨,芹菜5000吨。全村619户、1681人种植蔬菜,分别占农户的78%,占人口总数的69%。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0200元。惠山区阳山镇发展以水蜜桃为中心的特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种桃,桃区农户人均年收入也已超过9000元。
    我市有相当批村以蔬菜、果品生产为主。但有自主品牌的不多,创出名牌的果蔬则更少。应把主创特色作为重点,把建立名牌为依托,把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以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整体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建设。
5、休闲产业带动型。即以优越的地理环境或人文历史,加上特有的农业产品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A I~,适当投入改造,就能吸弓l游客,通过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区  镇军嶂村在镇统一规划与开发中,建立了龙寺生态园,以风景优美的山峰、池塘为景区,以龙寺佛教文化为纽带,以满山的杨梅、葡萄、醉李、水蜜桃等果树为依托,集游山、玩水、采撷的乐趣为一体,成为“全国旅游农业示范点”、“国家3A级风景区”,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各项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民全部成为园区员工,继续从事各项农副业工作和旅游服务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村级年可有用财力也提升到102万元。
    我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太湖、长江等沿线和  、  众多的丘陵山地历来为国内外游人赏识。像    镇  村,竹林优美、山溪潺潺,既有“一线天”等胜景,又有青石板铺设可走马、可行轿的古官道。这类村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休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模式。
    在居住条件和环境整治中,VV市新桥镇、  镇花园村、VV镇东林村按镇村经济状况,量入为出,从长计议,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发展。
    1、新桥模式:VV市  镇2005年,实现销售  亿元、利税总额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人均GDP  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依据强大的镇级经济实力,2004年就基本实现了农业、工业、居住“三集中"。一是全镇  万亩农田规模经营的面积有   万亩。二是建成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集中区内集聚了包括国内著名的  、     、  等  多家工业企业,占全镇工业企业数的85%以上,95%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工业集中区。三是建成近  万平方米农民居住集中区。到去年底,  多户农户搬入新居,占全镇农户的  %以上,到今年底可超过  0%。  镇居住集中的实行,一是归结于强大的镇级经济实力,新桥镇在企业转制时以现金收回集体资产8亿元,用于房屋周转资金;二是省特许“土地先占后补、房屋先建后拆、资金先亏后盈、机制先试后改"的优惠政策;三是实现“三集中”后,在高速公路边、经济发展地区全镇将节约   亩土地可产生巨大的价值。  村、  村、  村等经济发展的村也都以这种方式村民居住集中。
    凡有经济实力的村镇都可以此为居住集中的发展模式。整体规划的集中居住区既改善了住房环境,生活、生态环境也相应改善。
    2、花园模式:VV市  镇  村  户、  多人,有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村。2005年,工业销售超 亿元,村级可用财力  万元。在村民居住区集中的改造中,抓住村庄部分住宅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的情况,重点在“拆违章、迁破房、清杂物、洁河道、添绿化、增设施、披新装”下功夫。今年5月以来,该村对3万多平方米的农居立面进行粉刷,同时,拆除违章建筑和柴庐,清理家前屋后的杂物,在荒地上见缝插绿,新建了3个植物造景的新景点。目前,中花园5条家河建起了驳岸和护栏,河道清淤也已完成。村里建起了垃圾箱,村民不再随意往河里倾倒垃圾了。新的污水管网也在铺设。现今的花园村荷花玉立亭亭,河水荡漾碧波,家前屋后果树果实累累。改造后的花园村以中花园为中心,建成与东西两花园居住区一体的村民集中居住区,真正要搬迁集中的农户仅  户。花园村今明两年村容村貌整改  万元左右。
    我市多数村居住区整治和农户集中居住都能走花园村的模式。
    3、东林模式:VV市VV镇东林村  户、  人,分成  个自然村居住,尽管村级年可用财力  万元左右,在老村整治中仍然量力而行,实行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清垃圾、清淤泥、清污水、清路障,从解决村民最迫切的环境着手,给村民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章家桥村是东林村一个较大的自然村,居住  多户农户。村里从整治脏乱着手,实行“五个统一”:一是规定农户家庭不再零星饲养家禽,统一拆除家前屋后鸡鸭棚;二是规定不准随意倾倒垃圾、粪便,实行集中统一处理;三是河道整治,统一清淤;四是农户住房外墙整修,统一粉刷;五是建立专门的环境维护队伍,统一管理。东林村仅化  万元,就使路净、水清、居洁、住房外观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我市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只要很好的规划,精打细算,化钱不多,像东林村一样,也能使村貌换新颜。
三、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应建立的体制与机制
    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在按照《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学习VV,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及抓好“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还须着力建设与推进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
    (一)着力构建和完善投入机制。新农村建设要有强力的财力支撑,既有政府投入,又有社会投入,也包括农民自己的投入。一是建立可靠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比例、投入总额“两个高于"对“三农"的投入;二是建立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投入规划、审批制度,以确保资金到位和投入效果;四是建立政府投入弓I导和带动农民自己投入的新机制。
(二)着力构建和完善扶持机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村。投入与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村。扶持强化支部核心班子,推动发展主导产业,寻求工商企业合作,实行科技人才兴村,建设生态美好家园,以形成村企挂钩,全面合作,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五个方面的建设。扶持应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代拨,奖勤罚懒、榜样激励。以此鼓励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
三是着力构建和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党委、政府各工作部门统一、协调的工作机构,既有统一目标、归口领导,又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要求“面、邑”(相当于乡镇)和“市、郡”(相当于县市)两级公务员每人联系几个“里”(即村)进行帮扶,实行奖惩分明的政绩考核制度。我们也可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制,把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落实到实处。
四是着力构建和完善培训(就业)机制。建立支持、扶持、促进农民进城入企的各项配套政策,大力吸引青年、壮年农民跳出农业,减少务农农民数量。由政府出资,有计划、有目的、按专业,通过乡镇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劳动就业部门、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挂钩,就地培训青壮年农民,鼓励他们学会一至几门专有技术,成为拥有较高就业素质、企业欢迎的劳动者。
XX拥有新农村建设先人一步的各种优越基础,只要各级领导、部门和农民团结一心,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着力增强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上来,就能取得率先的、又好又快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推荐访问:新农村 路径 探讨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