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论

时间:2021-12-20 15:58:53 浏览量: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就是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就是公平正义、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良好的交通。道路交通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和谐的道路交通管理自然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和谐交通,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认为以人为本是和谐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要求.
    首先,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和谐道路交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路、车是构成道路交通活动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人是全部交通活动的第一因素。在整个道路交通活动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三者之间和谐、科学、统一运转,是关系整个道路交通活动安全畅通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所要抓住的首要问题。在以前很长一段时期内,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安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法的多,行政服务的少,更不用说热情服务了,甚至在很多地方,民警在日常交管工作中,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简单,常常以“罚”作为唯一的工作管理模式,对于一切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论违法情节“轻微或严重”,不论“故意或无意”,一律从重处罚,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缺少人性化,严重伤害了广大群众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运管队伍形象受到损害。
    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礼貌相结合;秉公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执法原则性与服务人性化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有助于合法、合理、合情的执法。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作出的行政处罚要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公正合理,自由裁量适当,罚没有据,手续齐全。要求执法人员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罚"、"关系执罚"、"人情执罚".
其次,要多与被管理者进行换位思考,这是和谐道路交通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如何实现和谐的局面,最关键的就是要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上来替他们思考,进行换位思考。执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工作的好坏最终也只有接受群众的检查、监督,才能避免和防止错误的出现。多与群众交朋友,经常到群众中走一走,向群众请教,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准群众思想的脉搏,对群众需要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开展工作,并及时防患于未然,真正架起与群众之间情感的桥梁,取信于民就有希望。公正执法是道路运输管理者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是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也是进行换位思考和换位体验,取信于民的真正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工作中必须始终不渝地把群众的需求时刻放在心上,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并以此推动执法工作。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机动车辆数量不断增多,人口流动趋势上升和公路运输量的增大,这些都给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和谐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开展优质服务,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在充分照顾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夯实交通管理工作基础。
  再次,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实行执法、处罚人性化,这是和谐道路交通管理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交通运输管理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交通违法并非故意的行为,它与客车超员、疲劳驾驶、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故意的违法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非故意违法行为一般是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而故意违法行为则是在主观意志支配下,抱着侥幸心理而实施的。因此,在管理和处罚上,应该区别对待,“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寓处罚于教育之中。对非故意违法行为,在当事人认识错误的基础上,以教育或口头警告处理为主;对于故意的违法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罚。如果把罚款作为唯一的处罚方式,只要违法就一律重罚,必然导致当事人对交通警察的误解和不满,也与“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相违背,要以法管人、以情感人,才能逐步实现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管理的目标。
    最后,加强教育培训,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人才保障。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努力提高交通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重点加强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教育、各种岗位的资格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坚持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原则,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进一步疏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种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和人才奖励制度。

推荐访问:通论 构建和谐 以人为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