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对天宝乡老区建设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2-02-13 15:04:44 浏览量:
    天宝乡位于湖北竹溪县南山区中部,属国家重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乡镇,全乡版图面积222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场),3870户,16131人,距县城100公里,是竹溪通往南部山区的重要驿站,也是竹溪通往重庆巫溪、陕西镇坪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经历了“八七扶贫”攻坚大决战,又在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中进行了一次长达十年的老区建设热潮。历届乡党委、政府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思源工程”建设,按照《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的要求,在省、市、县老区建设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天宝老区人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老区面貌大为改观,老区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和人口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区域整体性贫困与农村群体性贫困同时并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促进天宝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当前该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深入探讨。
    一、老区历史地位稳固
    在县史志办、民政局、教育局、文体局、档案局、老区办等部门历次搜集调查中,对天宝革命老区历史地位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容质疑,并得到国家、省、市对天宝老区重点乡镇的科学认定。天宝乡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战略位置,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汉口地委组织部长安天纵和共产党员江大榜来天宝乡蔡坝村进行抗日宣传;贺龙元帅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时来到天宝乡蔡坝、龙滩、葛洞等地宣传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原军区实施战略大转移,一路突围部队辗转到天宝乡泉河、蔡坝、龙滩等村,在此发生了中原部队突围中著名的蔡家坝突围战。现留下的革命战争遗址、遗迹有:熊罴山、广龙滩、张家堰革命宿营地及樟树垭哨所遗址;蔡家坝主战场、孔雀垭突围点、樟树垭制高点革命遗迹;陈焕先、刘光明等烈士墓地遗址。抗战时期,革命先辈李宪念部队曾在此地开创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胜利,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红色沃土,至今,每年清明节,这里的党员干部、老师、学生,当地群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真情悼念所有牺牲在这222平方公里上革命先辈们,特别是人们扶老携幼、手捧花篮花环、一串串清明吊挂满烈士墓、鲜红的旗帜在烈士墓的上空飘扬时,它昭示着我们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胜利果实,更要满怀信心,面向未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多么复杂的局面,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和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百折不扰,不怕牺牲,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天宝而不懈努力奋斗。
    二、老区建设现状分析
    近五年来,该乡有5个村(双河、白鸡垭、锦源、关夫垭、高桥)被确定为2005年—2009年全省重点老区扶贫村,5个村共有1060户,4407人。至2008年底,仍有人均年收入1200元以下贫困户145户,575人,比05年实施时减少261户,1062人,占全乡贫困人口的22%。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乡、村两级负债严重,乡、村负债达500多万元,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地理环境恶劣,大部分村位于高山、二高山,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三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通路自然村11个,部分村虽有了通村水泥路,但幅射面不大,延伸修建无资金渠道解决,不通有线电视行政村14个,吃不上卫生水行政村3个,自然村12个;四是抗灾能力差,土木结构危房居多,危房住户412户,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也较弱;五是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产业以传统的种植种养业为主,思想不够解放,接受新生事物发展较迟缓。
    三、老区建设成效明显 
    该乡历来就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始终把加强老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老区存在的突出困难,优先考虑、适当照顾、加快安排,把扶持老区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通过实施“振兴天宝革命老区战略”,在全乡形成了帮扶老区发展的大氛围,产生了明显效果。
    1、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得到加强。政府扶持资金数目在逐年递增。五年来共投入老区扶贫专项资金198.7万元,新修硬化村组级公路70余公里,维修村组级公路95公里,解决了重点村不通路及行路难问题;新修堰塘4口,硬化(维修)堰渠7000米,兴建人畜饮水工程9处,缓解了重点老区村群众农田灌溉难、人畜饮水难问题;实施“一建三改”200户,美化了老区村人居环境;扩建维修乡级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所3处,解决了老区部分群众就医难问题。
    2、特色产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以农民增收脱贫为重点,在种养产业上做文章,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截止08年,5个村经济林面积达到3800亩,产业基地面积达到9596亩,其中:茶叶:1500亩,林果:990亩,药材:1000亩,魔芋:3410亩,蔬菜:2096亩,其他产业面积:600亩。老区群众人均产业基地达到2.18亩,成为老区群众增收主渠道。
    3、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2008年5个重点老区村实现人均经济纯收入3100元以上,较05年人均增长1942元;村村建有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就医难”得到缓解;4个村已修建了通村水泥路,1个村的通村水泥路正在建设之中,农产品运输难和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分饮水工程的修建,使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难等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近五年来,我乡把扶贫搬迁作为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将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对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自然条件贫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尤其是贫困人口,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多形式的扶贫搬迁,共实施扶贫搬迁70户280人,通过实施扶贫搬迁工程,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进步,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4、干部群众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狠抓了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共办重点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期,参训农民达1500人次,有组织转移劳动力1500人(个),农村科技实用技术达到了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过渡。
    5、社会帮扶逐步形成强大合力。我们非常珍惜社会扶贫的历史机遇,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落实配套政策等方面入手,确保各对口帮扶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扶持项目资金合理高效使用,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对口单位帮扶和社会个人捐资,有力地推动了我乡老区建设项目的蓬勃发展。
    蒿坝村是天宝乡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最落后的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本村在外创业有成的张长明再次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还是走在当年那条小路上为生活奔波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毅然作出决定,捐出100万元,帮助修通从乡政府驻地到蒿坝村全长1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他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让村民们少吃一点当年自己吃的苦,通车的那一天,蒿坝村沸腾了,全村从八十岁的老大爷到三岁的小孩,个个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一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把蒿坝村同外面的世界联在了一起,从此,全村人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和肩挑背驮的苦头。
    今年,县委又派来了7个工作队进驻该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4月21日县水电办、县人事局、县人行、县药监局、县公安局、县总工会、县进修学校在县政协统一组织下来天宝后,迅速深入到帮建村开展调研,传经送宝,了解村情、排查矛盾,制定规划、献计出策,找准项目、促进发展。县水电办根据双河村实际,提出“魔芋强村、基建兴村”发展规划;县人事局结合取宝洞村发展现状绘就了“当年建、二年稳、三年成”的千亩魔芋基地建设蓝图;县人行决定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帮小桂村支部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提高村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从而提高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县药监局从改善民生着手,支持葛洞口村完成好2.5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县公安局从打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入手,对蒿坝村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摸排了贫困户,力争在和谐稳定的环境里为蒿坝村千亩魔芋基地建设出钱出力,广拓贫困户增收渠道,为贫困户送温暖;县总工会顺意民心,为蔡坝村找出制约发展的瓶颈,决定帮扶蔡坝村扩宽并硬化4公路的烟区产业路子;县教师进修学校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打起智力扶贫攻坚战,帮村支部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发展能力,把“科技大餐”送下乡,同时表示多方筹措资金,帮兰池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县工作队开展的“联支部、帮创建”、“联农村、帮发展”、“联党员、帮提高”、“联农户、帮致富”活动,各村反响都十分强烈。至此,县委号召的“四联四帮”活动在我乡已全面展开。
    四、老区建设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请求各级宣传部门高度重视老区宣传工作,把贫困老区县、乡、镇、村、组老区建设问题,作为宣传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以当地新闻媒体为主要平台,以国家、省、市新闻媒体为主攻方向,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历史,介绍老区现状,反映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社会广泛了解老区、认识老区,增强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的老区意识,从而理解老区、支持老区和建设老区。
    2、尽快出台政策。新阶段老区扶贫开发即将完成,应尽快出台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任务。在提出老区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时,应当借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成功经验和继续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要切实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对重点老区村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老区建设发展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并逐年有所增加,把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产业、人居、生态、社会事业及人才、劳务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要免除县(市)地方资金配套。
    3、开发老区资源。实施开发政策,要立足老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一是实施产业开发。老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抓住主导产业,按照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集中资金、物力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二是注重旅游开发,老区不仅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人文资源优势,在老区建设中,要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国家在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上,另外安排一部分老区建设专款,加大专项建设资金对老区的支持额度,将我乡现留下的熊罴山、广龙滩、张家堰革命宿营地,樟树垭哨所、蔡家坝主战场、孔雀垭突围点、樟树垭制高点革命遗迹,陈焕先、刘光明等烈士墓地遗址建设成为生态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实行特殊扶持。一是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各级各部门要重视老区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老区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又作出了新的贡献,而现在老区发展滞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各部门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情感,用老区精神发展老区经济;二是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老区人民贫困最根本的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政府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搞好路网建设,同时建立乡村、村组公路的长效维护机制,在用电紧张的村组搞好供电增容,加大水利设施的扶持力度,解决用水困难户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逐步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三是免除革命老区乡(镇)、村组历史遗留债务,凡是老区乡、镇、村、组过去在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所有债务一律免除。
    5、广争帮扶资金。要加大向上争取老区建设项目的力度。一是主动出击。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扩大渠道争取扶持资金;二是积极申报。编制适合老区的项目计划,积极向上申报;三是寻求外援。俗话说:“好叫的麻雀多长肉”。要多向上级和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和政策性资金投入。
    6、提升造血功能。配齐配强老区村级班子,让有能力的有识人士担任村主职干部,选准选好脱贫致富带头人;其次,制定完善老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使之由救济型向自身造血型转变;再次按照市 “一统三分”和县“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产业发展战略,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同时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广辟增收渠道。
    7、增强帮扶举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老区发展规划,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分项目实施;二是争取领导重视,多向上级领导反映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上级领导对我乡老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切实加大投入,捆绑项目资金一年办1-2个大点的项目,让实施的项目办一件像一件,办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实事办实;四是继续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老区工作光荣而神圣,老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党和国家扶持老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去落实,我乡老区各级干部要提高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和老区人民群众一道继续发扬老区传统和老区精神,再加力度、再上措施,努力促进天宝老区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推荐访问:天宝 老区 探讨 分析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