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时期上海市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吴景社)

时间:2022-02-19 15:21:27 浏览量:
 

2003年水利部于4月召开了全国灌溉试验工作会议,又于6月以水农[2003]252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灌溉试验工作的意见”,对全国灌溉试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视,也说明了灌溉试验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下面根据新时期上海灌溉试验工作的作用与地位,就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和设想,供参考。

1、 上海市灌溉试验工作的作用与地位

1) 上海灌溉试验工作是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灌溉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不仅对合理确定灌溉供用水量,实现精准灌溉及灌溉管理自动化,提高作物品质,减少因过量灌溉对水资源造成的面源污染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还可为确定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适宜规模、以及水市场的建立、跨流域和跨国间的国际性河流水权确定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各国均十分重视这项基础性研究研究工作。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建立了数百个灌溉试验站,开展了作物需水规律、高效灌溉制度、渠道量水、排涝防渍技术、改良低洼盐碱地等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对我国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总体而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不仅研究力量不足,而且所需设备和经费也十分匮乏。特别是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偏重应用技术的影响,灌溉试验这一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支撑力度和重视程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试验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缺水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要把节水灌溉工作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灌溉试验工作作为这项事业的基础性工作也受到了国家水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理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各种资料与参数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不仅可为本市现代化的进程提供重要参考与决策依据,同时对后来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与示范作用。

2) 灌溉试验工作是实现郊区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上海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郊区水利现代化是发展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迫切需要,是上海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需要。上海虽然水资源在量上较为丰富,但近年来水质型缺水问题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各行业水量的再分配,也都需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要求农业为其提供日益丰富、安全、优质的绿色农产品,而科学现代灌溉手段和技术也需要精确高效的灌溉制度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急需加强与重建我市的灌溉试验机构,为整个上海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同时也为实现郊区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保驾护航。

3) 灌溉试验工作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郊区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质量急剧恶化。郊区农田农药、化肥施用量远大于国际平均水平,且灌溉排水方式粗放,对加重郊区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影响较为严重。

因此,开展相关污水灌溉、田间排水、生物治污、开发优质灌溉水源及排水模式和工程参数试验,不仅能直接减少与节约灌溉用水、用能,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为郊区水环境治理与改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郊区水利沿着“安全、资源、环境”三者协调一体的方向健康发展。

4) 灌溉试验工作是长江流域下游今后确定水权、制定水价及建立水市场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大陆境域(不包括长江口、杭州湾)淡水资源平均总量中由境内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仅占总量的3.1%、而由上游太湖来水和长江口进潮量组成(长江入海径流未计)的客水则分别占到16.9%和80.0%。可见客水在我市水资源组成中占有绝对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从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上游和上海的用水需求来看,上海尚无水量上的缺水之虞。然而,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迅速发展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的不断崛起,各地对长江水的用量不断增长,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到达上海的来水肯定呈减少趋势,很难说在大旱之年不会加剧上海的水质型缺水及海水倒灌问题。因此,会不会有一天,像黄河一样,随着各地用水量的不断增长,需要确定各地引水比例,即确定各地用水权呢?不管答案如何,未雨绸缪,从现在起做好相关研究与准备,无疑是今后当需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

2、 上海灌溉试验工作现状与问题

我市历史上曾有佘山、青浦、嘉定、闵行和浦东5个试验站(点),取得过大量科研成果和工程参数与基础资料,在上海市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而目前保留下来尚在运转的试验站则仅剩下佘山农田水利试验站和青浦区水利技术推广站二家,且均位于上海西郊。

(1) 佘山农田水利试验站

佘山农田水利试验站成立于1984年,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北部的佘山镇境内,为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现有技术人员9名。测试项目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以及地下水在内的水平衡要素及农业与水利工程有关参数,观测项目达数十种。拥有110亩试验田和2020亩的试验示范扩展区,具有一定规模。十几年来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利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等单位联合,围绕上海郊区农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及低洼地涝渍治理的主题,开展农田水利综合科学试验,完成了近50多项课题的研究,其中有17项成果获上海市农委、松江区科委、上海市水务局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水农[2003]252号文确定为全国100个中心站之一。

(2) 青浦区水利技术推广站

青浦区水利技术推广站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境内,属太湖流域下游感潮河网低洼圩区,于1989年11月成立。1999年因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的开发,推广站又迁至距原站址朝北4.2公里处,现有职工人数9人,为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①环保和农田水利课题的研究任务;②水利科技推广;③兼顾区水务局科技科部分职能。试验工作主要针对上海郊区低洼圩区涝、渍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以及水环境日益遭受污染源的侵害等问题,探索综合治理低洼地和改善水环境的途径,开展环境水利和农田水利的综合科学试验,推广应用新技术及现代化系统的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根据水农[2003]252号文,确定为上海市灌溉试验重点站。

存在问题:一站场地已被征用,一站也存在被征的可能,面临选择新址问题;虽为事业编制,但一站事业费尚未落实,存在基本生存问题;人员职称、学历距上级要求有一定差距;设备与设施老化严重,更新资金缺口较大;难以争取到有较大强度支撑的科研任务,对本市和当地郊区水利与农业发展的推动或促进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3、 灌溉试验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出于对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视,在国外,无论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土面积广阔的工业大国,还是日本、以色列等国土资源或水资源相当紧缺的国家,不仅专门研究单位设备先进,而且技术推广单位也都拥有进行土壤、植物、气象、水资源等观测的仪器设备。野外试验观测大多是靠预先安设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蓄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进行连续自动观测和数据记录,研究人员只需每周、半月甚至1月到现场用笔记本电脑取一次数据或检查蓄电池的状况,数据采集自动化水平高、连续性好,对环境和植物生长的人为干扰很小。并特别注重对诸如作物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基本数据的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在国内,虽然整体水平与国外相差较大,但随着国家对这项工作需求迫切程度的增加,不仅缺水的北京、陕西等北方省市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而且水资源条件与我市相仿的近邻浙江也早在2003年就分别建起了灌溉中心站,在人员配置、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相关工作,有的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浙江针对当前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已编制出设施农业条件下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养殖等作物和养殖水面的灌溉定额和用水定额。

上海郊区也处于由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型的时期,迫切需要研究设施农业种植与养殖条件下,各种农作物和水产养殖的灌溉制度、需用水量与规律等,以及针对近年来上海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地势低洼、涝渍灾害威胁严重的特点,继续加强排涝除渍等方面的试验。同时应围绕“安全、资源、环境”三要素,紧密配合郊区面临的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主动为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服务,开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试验与研究。即除配合全国灌溉试验总站,承担全国性协作研究任务外,还要立足上海、立足所在区县,开展能为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发挥作用的研究任务。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由于灌溉试验受地域、作物、气候、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一处的试验结果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故为掌握一定范围的情况,就需要在区域内均匀布点。为达到既具代表性、位置布置合理,又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布点最少,就需对站点的位置、规模、人才结构、设备配备、设施建设,根据上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水利区划、农业区划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 落实经费、稳定队伍

由于灌溉试验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试验站自我生存能力较弱。因此水利部提出将其设为事业编制,要有专门的事业经费。因此建议应抓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尽快落实试验站的经费渠道。

(3) 横纵联合、拓展空间

灌溉试验虽属公益性的基础性科研范围,其产品形式主要为资料,很难直接成为商品,研究成果一般也很难直接服务于农民。但从桂林站、湖北漳河站等站的经验来看,和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找寻与当地生产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等支撑力度和意义均较大的大课题。一方面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为本单位培养人才,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出大成果,提升影响力。再者也可为单位弥补一定的经费缺口。

(4) 结合生产、谋求发展

任何一个事业有无生命力都在于其对社会有无贡献。作为试验站也应密切配合上海市,尤其是所在区水利中心工作与任务,开展对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水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的科学研究,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提升其在当地水利工作中的地位。目前青浦站已与上海市农科院开展了生物治理河道污染的有关试验,虽规模较小,但方向正确,宜坚持和发展。

(5) 加强宣传、争取支持

试验站应注意对工作成果的积累与总结提练,寻找机会,多向相关领导与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取得的成果和对当地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使之先在领导心目中有印象,后在当地水利行业中树立地位,赢得更多理解与支持。

同时可借鉴与学习桂林试验站的经验,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理与形象优势,密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对上海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步伐。

    

推荐访问:上海市 新时期 灌溉 形势 试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