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北京转河与菖蒲河的整治成果分析(谢祥财,朱晨东)

时间:2022-02-21 15:02:33 浏览量: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4637( 2007) 05- 0040- 04

北京城里有2 条河的命运相仿, 从明改暗, 又由暗改明, 它们是菖蒲河和转河。从明改暗的年代大致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到1982 年, 由暗改明正好是20 a 后, 2002 年3 月至8 月, 菖蒲河进行恢复改造工程完成; 与此同时, 2002 年4 月到2003 年底转河改造工程竣工。这2 条河改造的方法惊人的相似: 整治不仅进行河道防洪标准的提高、两岸截污, 而且进行了河道景观、生态、休闲空间的建设与改造,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转河、菖蒲河的综合整治, 成为河道治理一个时代的标志。

距离这2 条河治理成功又有5 a 了, 参观、考察的人们络绎不绝, 到底应该如何评价? 笔者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转河、菖蒲河的改造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

1 转河

2006 年对100 位市民进行了访问, 针对“从事何种休闲活动项目、转河改造后功能重要性、转河景观工程设施满意度、转河需加改善项目”等4 个方面,以勾选的方式问卷调查。

男女比例为1.38 ∶1, 样本组以男性居多。受访者年龄为15 岁以上, 其中15 — 30 岁和51 岁以上年龄的居多, 分别占受访市民的21% 和65 %。教育程度大学/大专的比例占了42%, 列首位。受访人群中, 学生比例为32 %, 占首位。受访人群的比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类型市民到转河进行休闲活动等的组成结构。如表1 所列。

1.1 市民对转河使用的看法

市民到转河最常从事休闲活动项目调查, 见表2。

表3 是对转河改造后功能重要性, 进行调查后的统计结果。

表4 是对转河景观工程设施满意度的一项调查。

表5 显示了市民对转河整治的一些不满的地方。

1.2 转河改造后对居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由表6 调查结果显示, 转河整治后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许多影响, 且属于正面的居多。

表7 则显示了市民对转河整治后的期望。

1.3 转河的整治成果评价

(1) 转河的恢复整治对北京城市水系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转河的恢复, 连通了北环水系, 维护了北京中心水系景观、生态的连续性, 使穿越北京腹地的古高梁河水系重新焕发了生机。

(2) 恢复了北京重要的历史河段。转河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既是古高梁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清代皇宫西驾的重要河段, 沿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另外, 它是詹天佑在1905 年( 光绪三十一年) 为修京张铁路的西直门火车站而将长河尾端改道的一个史迹。

(3) 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一个高品位的滨河休闲场所。在城市用地越来越拥挤的北京, 转河的整治建设了许多滨河休闲广场、休闲步道、休闲平台和亭廊、座椅等, 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高品位的绿色休闲空间。

(4) 提升了城市形象。河道的恢复, 结合两侧园林绿化, 形成了优美的城市滨河绿地空间, 提升了北京城市形象。

(5) 改善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转河的恢复, 连通了北环水系, 使原来的暗渠变成了明河, 有效遏制了沿河两岸的污水侵入。同时, 河道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 结合陆域绿地, 提供更多生物栖息的空间, 很大程度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6) 为城市河道改造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转河的恢复整治过程中, 在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7) 转河整治改造的局限性。由于各种原因, 转河改造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主要有: 水质改善、长河观柳等历史景观的恢复、滨河绿地空间的连续性、城市滨水天际线营造和控制等。

(8) 未能很好体现古都、首都的历史文化风貌。

历代咏水诗文、历代龙韵浮雕墙的构建, 虽然美化了生硬的直墙护岸, 但是没能营造转河本该体现的文化和历史印迹。

2 菖蒲河整治成果的分析

同转河一样, 对菖蒲河进行了问卷调查, 样本数仍为100 份。调查人群中, 男女比例为1.13∶1。在菖蒲河还有不少国外游客, 被访者国外人士占13 %;被访者年龄在15 — 30 岁的居多, 其次为51 — 60 岁之间的人群; 被访者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学历的居多, 占52%; 被访者职业学生占据28%, 列首位( 见表8) 。

2.1 被访者对菖蒲河整治后的评价

针对菖蒲河整治后的使用情况, 对游客到菖蒲河最常从事休闲活动进行问卷结果见表9。

表10 是对菖蒲河整治后功能重要性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

表11 显示了游客对菖蒲河景观工程建设的满意度。

表12 显示了被访者对菖蒲河整治后还需要改善项目的看法。

2.2 菖蒲河整治后对居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由表13 调查结果显示, 菖蒲河整治后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许多影响, 且属于正面的居多。

表14 则显示了被访者对菖蒲河整治后的期望。

2.3 菖蒲河的整治成果评价

(1) 恢复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河段。将被封盖了20 余年的古河道重见天日, 恢复其景观和排洪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改造整治, 恢复了相对完整的紫禁城水系。同时, 作为宫苑内河, 是皇城的重要一部分。

(2) 给京城腹地提供了高质量的游憩环境。菖蒲河公园建成后, 为该地区提供了一处高质量的游憩环境, 完善了天安门周边地区的皇城东南部的城市功能, 界定出清晰的皇城边界, 提示了该地区的历史内涵, 优化了环境品质, 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3) 未能恢复菖蒲河在紫禁城水系中的作用。历史上的菖蒲河一直作为紫禁城水系的尾闾。南海之水经织女河到玉带河入菖蒲河, 再转流至御河排出; 筒子河也经文化河入菖蒲河排入御河。但遗憾的是, 御河还没恢复整治, 菖蒲河也还未能恢复历史上紫禁城尾闾的作用。因此, 单从水系整治而言, 菖蒲河的改造还不能说是完美的。

(4) 是否与皇城文化融为一体, 在业内存在很大的争议。菖蒲河的整治着重处理了河道、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周边历史环境的关系, 形成完整的明清皇城边界。注意保持现有胡同的肌理, 通过整治, 使公园、新建房屋与周围文物古迹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但是较为遗憾的是, 菖蒲河的整个建设风格没有以皇城风格为基调进行建设, 而是采取适于当代普通市民休闲游玩趣味的休闲式园林景观的营造。亭、桥、奇石、砚池的构设, 很难让人与皇城风格联系为一体。

3 结语

(1) 打开了转河、菖蒲河, 为重新营造京城良好的水系打下了基础和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还有很多湮没的河湖有待于恢复, 如御河、前三门护城河, 东、西护城河等, 它们的恢复不仅对北京河湖水系的完整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景观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河道的整治, 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河道“宜弯则弯,宜宽则宽”, 尽量使用自然斜坡, 植被护坡, 营建自然的河流形态。应用各种生态护岸、设鱼巢砖、应用循环水流等, 在城市河道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生态建设。建造亲水平台、休息亭廊、休闲步道, 休闲广场等,注重休闲空间的营造。另外, 与滨河绿地一起, 注重滨河景观的建设。这些都在转河、菖蒲河、北土城沟的整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 北京的河道积淀了深厚的古都历史文化, 综合整治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转河的整治挖掘了“长河观柳”这一历史景观, 重建了绮红堂码头,预留了绮红堂遗址的保护空间, 同时通过长河故道遗址留下的条石、浮雕壁画展现历史场景等, 力求在新的转河中体现历史踪迹。菖蒲河的建设更是以保护皇城为目的, 追求把现代的城市休闲空间与传统文化、历史文物保护融为一体。不过北京河道所承载的历史还非常多, 综合整治中所挖掘的历史文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文物有待于挖掘和保护。转河的整治中, 仅仅重建绮红堂码头或重建绮红堂, 建造反映历史画面的浮雕墙, 要体现其深厚的转河历史是远远不够的; 历代龙韵和历代吟水诗文浮雕墙的建设, 也未必就是营造了转河的文化。而菖蒲河最终建成的结果, 与其追求的与皇城风格融为一体思想还是相距甚远。因此, 如何进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近期的北京城市河道改造还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4) 滨水区域用地是城市最为复杂的区域, 城市道路、城市各类型建筑以及各类型场所的统筹规划、建设是必需的。而综合整治的10 a, 只是河道和滨河绿地的综合整治, 是在道路、建筑用地夹缝里的综合整治, 滨河区域的统筹规划整治还没有进行。

作者简介: 谢祥财(1974—) , 男, 博士。

来源:《北京水务》2007年第5期

    

推荐访问:菖蒲 北京 整治 成果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