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

时间:2022-03-31 15:25:55 浏览量:

    摘要:搞好大部制下的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必须抓住3个问题,明确大部制下的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大部制下的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目标;找准大部制下的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大部制;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
 
    自从国家实行大部制改革以来,如何使市县管理体制与中央改革相适应,根本的办法是加快市县政府信息化体制建设。加快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关键在于明确建设的基本原则,确定建设的目标和选择好正确的建设路径。
 
    一、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要建成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必须有其自身的建设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一)信息化体制建设目标与政府职能相结合原则
 
    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它与政府职能和管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信息化体制建设目标需要对行政业务和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但这种重组和再造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在信息化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的职能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体制优化原则
 
    我国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核心,是防止固化原有体制中不合理的职能分工和流程模式,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应该明确,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革市县政府管理体制,形成与大部制相配套的市县管理模式,减少办事机构和人员。这种体制优化,必须促进业务优化,大大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为公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为此,关键业务必须优先信息化,信息化战略目标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要注意安全、成本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府自身建设出发,确定优先级别。
 
    (三)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原则
 
    我国信息资源的80%掌握在政府手中,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就是将已有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传统手段难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使信息资源从一开始就做到无缝隙集成,防止各部门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形成信息互联优势。”
 
    (四)战略目标选择与当地的信息化水平相适应原则
 
    在确定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当地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水平,与当地综合信息环境同步发展。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政府信息化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少数地区甚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但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市县信息化水平还相当落后。各地市县政府信息化工程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由低向高逐步发展,不能“一刀切”。即使一个地区的信息化,也应该逐步发展。即从办公自动化开始,以需求为导向,选择服务的结合点,实现网上办公,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最后形成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综合体系。
 
    (五)公共服务信息化原则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必须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目标展开。根据公众利益最大化和小政府大社会原则,大力缩减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增加为公众服务的内容,以信息化手段替代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化办公,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
 
    二、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目标
 
    根据国家关于政府信息化的要求,我国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一)形成以市县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为前提的内部工作体制
 
    “办公自动化是政府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建设电子政府的前提条件。”市县政府办公自动化,包括市县政府内部各类应用系统自动化,它涉及市县政府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机要、秘密文件及相关管理系统的运行,领导事务管理系统、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的应用,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应用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办公管理体系。
 
    (二)形成以市县政府内部网络化为条件的信息交换体系
 
    这就是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络化办公。包括市县各政府部门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市县政府与上下级之间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如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交换,以及市县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流等。通过市县局域网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连接,使市县政府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三)形成以社会公众网络为平台的政府与公众互动体系
 
    在完善现有市县政府内网的同时,加强政府外网建设,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在线服务。政府通过这一平台,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及服务,如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文件,提供查询;为社会提供各种项目申报、申请;对社会进行各种管理,如工商税务管理,保险管理等;形成与社会沟通新的管道、如处理各类信访、建议、反馈和各种数据统计报表等。政府建立的社会公众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府管理与公众需求的对接。
 
    (四)形成以实现现代化管理为目标的政府组织结构
 
    1、合理设置政府职能。政府各部门应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次之间的关系,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按综合职能设置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
 
    2、按照信息化要求,有效控制政府规模,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系。它包括控制国家公务员以外的靠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数量,并与事业单位的改革配套,建立财政供养公职人员的约束机制。
 
    3、科学设置行政流程。运用现代统筹学理论,对目前我国政府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检讨和再造,使政府的业务流程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适应,与政府办公自动化相协调,与信息技术水平对接。
 
    三、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教育,搞好规划
 
    加强教育,搞好规划,是进行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前提。加强教育,搞好规划,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提高对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世界正处在从物能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阶段,谁不能跟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谁将被时代淘汰。因此,市县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部制下信息化体制建设,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快市县信息化体制再造。必须认识到,市县信息化体制与传统政府管理体制存在巨大的差别,打破这种差别,不是靠信息化手段去维护传统体制,而是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体制创新观念,推进市县信息化体制创新。
 
    2、加强市县政府领导和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要进行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必须普及信息化知识。在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中,市县政府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走在普通公务员的前面,公务员要走在群众的前面。为此,要加强对市县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通过开展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培训,使各级各类公务员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的理论观念、操作技能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包括市县领导在内,达不到要求的不能上岗。
 
    3、从整体上做好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发展规划。各市县必须制定宏观发展规划和当前发展计划,加强对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组织和协调,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按照“大构想、小起步、快发展”的思路,加快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市县政府应成立由市县长牵头的信息化办公室。组织市县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体制建设。同时设立市县信息中心作为其办事机构。目前,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市县信息中心一般都设置为事业单位。这种设置,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要认识到,加强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问题,更是转变政府职能,使市县政府改革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同步,与大部制改革同步的问题。只有把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放到市县政府最高决策层面去解决,全新的市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三)多方投入,构建平台
 
    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用。在政府办公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必须让社会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是在电子政务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而且是在电子政务的运行当中。”国家在加大对市县信息化基础投资的同时,要像建设铁路、公路、港口一样,吸引非政府机构参与市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确保市县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授权,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电子政务网,以减轻市县政府部门的投资压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化和再开发获利。目前,我国政府网分为物理隔离的内网和与因特网链接的外网,内网为领导决策、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以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等政务应用服务。内网包括机关内部的局域网和部门间的局域网。除特殊业务需要外,所有市县政府部门均通过连接本级政府专网平台实现与上下级单位的互联互通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外网是电子政府展示形象和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它面向社会,为企业、个人服务。外网在网络结构上与内网类似,市县政府各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社会服务平台与因特网相联,提供统一的接口服务、统一的数据封装、安全的PKI体系、高速的信息处理。”市县政府不管是内网建设还是外网建设,都应遵循统一的政府网络平台规划、体系、接口和数据模式,以保证信息在各部门的畅通。
 
    (四)完善制度,保障安全
 
    市县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生命,特别是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内部网的安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在进行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中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市县政府信息化安全管理,必须不断提高反病毒、反黑客技术,保证网络的安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对市县政府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形式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市县政府网络安全。此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国产化水平,要求政府内网使用我国自己拥有核心技术的信息产品,以保证市县信息化体制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濮小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及应用[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胡锦涛.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2-24.
    3、濮小金,司志刚.电子政务[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熊文钊.探讨政府职能整合原则[J].瞭望,2008(6).
    5、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J].学习出版社,2008-07-14.
    6、李广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机制研究[J].行业动态,2008(5).
    7、濮小金.大部制下政府业务流程再造[J].学理论,2009(6).
    *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部制下市县信息化推进体制研究》,编号:092400420280。
    (作者简介:濮小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推荐访问:市县 大部 浅谈 信息化 体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