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网络环境下政治参与及民主监督促进作用

时间:2022-04-02 15:44:59 浏览量:
  
    一般认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一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越高,这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就越高。“政治参与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参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让每个人拥有对周围事件的参与权,即使是高高在上的政治在网络环境下也已经走向平民化,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络自由的参与政治,通过网络舆论来监督甚至影响政府决策,这也大大促进了我国民主的发展。文章以杭州“5.7”交通肇事案为例分析群众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以及对政府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这表明网络环境下公众政治参与有了重大发展,民主监督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一、案件回顾
 
    2009年5月7日晚,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在过斑马线时,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出去37.3米,受害人在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短短10天这一原本普通的交通事故案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2个原因造成事件的不断升级:引起争议的事故通告会;公众强烈的质疑声,在质疑声的传达过程中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月8日下午2时,警方公布初步调查结果:“‘肇事车辆是否存在改装’、‘死者是否走在斑马线上’不详,车速为‘70码’”。此消息一出,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公安部门视死者被撞出的距离和目击者的证词于不顾而只是根据当事人的描述草率判定车速。第一时间许多网友在网上提供了许多可靠数据并且利用网络搜索的力量收集了当事人及其家庭背景等,证明车速判定存在不公正。公安机关难以应对种种质疑,最后聘请专家对车速和车身的改装问题等重新鉴定结果确认车速为80码-100码,其后网友对肇事者的量刑问题高度关注,有很多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整个案件的发展都受到高度关注,各大主流网站都以头条跟踪其最新进展,网友也关注并参与其中。2009年年初的林家祥亵渎女童案由网络最先报道,并且是利用网络人肉搜索把此人推向了风口浪尖,网络已经把我们送上了政治参与的高速公路,民主监督紧随其后。
 
    二、网络环境下的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频繁使用的概念,这个概念看上去比较简单,实际理解上却存在较大分歧。其中亨廷顿和纳尔逊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政治参与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选举活动、院外活动、组织活动、接触和暴力。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治参与起着重要作用,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化的标志”。政治参与如果有效,就会与其他社会和政治目标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根据民主理论,参与代表着确定目标及对所有社会问题选择手段的过程;参与本身也是对政府满意和对自己角色的认同和满意,而且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了公民的责任感。政治参与不仅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标准和动力也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密切联系,适度的政治参与可以保证政治秩序稳定,反之亦然。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必然趋势,公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人们了解信息并参与政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应怎样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引导公众适度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政治发展,保证社会秩序稳定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网络环境下政治参与的特点
 
    网络政治参与顾名思义就是公民或公民团体通过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公众政治参与的新方式,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主体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介本身特点和信息传播优势使网络政治参与和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互联网具有信息海量传播和开放性,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资金和技术成本都较低而且审核也没有传统媒体严格,因此形成了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特点,而且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查看和更新信息,案例中网友总能第一时间追踪案件的发展状况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使“议程设置”的功能弱化,传统的媒介中舆论导向要经过媒体编辑、责任总编、记者的层层把关决定舆论方向,受众处于被动接受设置好的信息状态,而互联网让受众摆脱了这种困境,由于每个人在网络上都可以充当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公众可以自由选择接受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让公众表达自己真实政治意图的同时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而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网络在推动公众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网络为公众的政治参与营造和发展了新的空间,使以往在传统媒介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成为可能。第二,网络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网络突破了传统的政治参与仅限于投票、信访等途径和对报纸、电视等媒介的依赖,可以通过邮件、讨论组或网络会议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第三,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传统的媒介中,普通民众几乎很少参与政治。因为参与政治似乎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无关也无助于对现状的改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判断后其易于形成有关他们的要求和压力会被当局忽视或拒绝的想法,而这种想法经常被证明是正确的。上诉问题在网络媒介中几乎都能妥善解决,公众即使是最底层的人民也可以利用网络便捷的了解政府的计划和政策,可以用网络表达自己的压力和要求而且也能得到当局的重视和解决,网络让政治的平民道路更加平坦,新医改或教育改革等民生问题在网络上广泛征求民意就是最好的证明。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环境下的政治参与也不例外。我们在积极鼓励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推进民主进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带来无政府主义,缺乏对民主执政主体地位的认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政治参与的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网络文化实质上是受美国主宰和控制的,发达国家很可能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移植甚至让弱小的国家“失语”。因此,要发挥网络政治参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只依赖于网络本身是不够的,必须保证网络民意是老百姓真正的声音,让互联网成为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三、利用网络政治参与加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现代国家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有力手段。在西方国家,为了凸显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将新闻界的舆论权力看成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传统媒体在监督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可谓更上一层楼。“杭州飙车案”并不是开网络舆论监督之先河,从2001年的“南丹矿难”开始网络舆论的监督就发挥作用,到2007年又掀起了另一高潮,以重庆征地拆迁“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厦门PX项目迁建事件”、“华南虎真假之辨”到今年年初的“林家祥亵渎女童”案等为标志。不同的是“南丹矿难”是“人民网”首先披露内幕,渐渐地普通民众已经成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前端,“杭州飙车案”是普通的网友最先发贴的。在此案件中,网络空间形成了强大的道义力量,给予事件中的受害方强大的舆论支持,成为维护权利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说明了网络政治参与程度和人民维权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四、引导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民主监督
 
    网络政治参与是必然趋势,网络舆论监督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强。我们当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和规律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政治参与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积极促进民主发展进程。
 
    (一)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规范网络秩序
 
    网络政治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依托,存在于网络之中,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人类对自身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思维方式的反思,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政治现象有关的精神现象的总和。我们必须加速教育,引导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整合,让公众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接受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核,把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特点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新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引导公民正确理解政治文化,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防止那些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思想的侵蚀。网络迅速发展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保持同样的速度前进,如有些人利用网络进行恶意的攻击、造谣;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导致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受损;以监督的名义扰乱公众视线破坏政府活动等问题都急需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二)加强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素质
 
    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影响政治生活的发展状况。有序政治参与,前提是要具备公民意识,即维护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自觉性,是权利义务对等、权利责任对等的理念。具有公民意识,才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重视和加强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与习惯,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增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责感。同时,还需要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分辨和分析能力。研究公民政治参与的心理、方式与特点,通过理性的分析与探讨,不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公民正确区分、对待各种信息和全面、深刻看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他们政治参与的能力与素质。
 
    (三)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
 
    无论个体如何在网络中表现,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国家与地方重点网站和传统媒体网站有极强权威性和品牌优势。近几年我国与很多地方重点网站合作主动发布贴近网民、贴近生活的信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政府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网站发布权威信息,让网民第一时间把握事件动向,消除疑虑。政府官员还会通过主流媒体网站与公众进行交流,在与网民的讨论中了解民意,整合信息在互动中把握舆论导向。
 
    (四)发挥传统媒体意见领袖作用,促进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的运作机制,由于在参与上往往缺乏具体的核心政治人物,因此更多地依赖于网络舆论的整体力量,网络仍然需要与传统媒体形成双向互动,构成公共生活的共鸣状态。网络通过电子论坛等方式给网民提供讨论各种问题的公共空间,网络媒体能够迅速汇集、围绕特定话题进行报道,网络开始在议题设置中起到与传统传媒一起影响公众议程的作用。这是由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由网络转化为公共议题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从网络发源,对于问题、现象或事件进行披露或评论,形成网络公共议题,然后为传统媒体所捕捉并进入媒体议题。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网络与传统媒体的相互推动并引向纵深,都缩短了从普通议题向公共议题转化的时间。两者都是民意的表达机制,但网络更侧重于民意的原生态显示,而传统媒体则侧重于民意的提取综合。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质量,恰恰需要发挥传统媒体充当意见领袖作用。
 
    参考文献:
 
    1、燕继荣.发展政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3、齐百健民.主执政视角内的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主与法制,2009(6).
    4、吴爱萍.关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5、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辩[J].新媒体·新课题,2008(9).
    6、赵春丽.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2009(3).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推荐访问:民主 参与 作用 监督 政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