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嘉峪关市就业问题探析

时间:2022-04-03 15:46:53 浏览量:
   
    摘要:就业问题是民生的首要问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乐、尊严的问题。嘉峪关市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资源性城市,在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方面有其特殊性,文章立足嘉峪关实际,在对嘉峪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问题,并对今后嘉峪关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嘉峪关;资源性城市;劳动力;就业;就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大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嘉峪关市就业现状
 
    (一)人口总量及结构
 
    1990年末,嘉峪关市总人口只有10.19万人,而截至2008年末全市人口为20.9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8.95万人,农村人口为2.03万人,城市化率高达89%。据嘉峪关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性别构成上看,常住人口中,男性为9.59万人,占52.03%;女性为8.84万人,占47.9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48;从年龄构成上看,全市常住人口中,0岁-14岁的人口为3.28万人,占17.82%;15岁-64岁的人口为14.3万人,占77.5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0.85万人,占4.6%。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1.82万人,占9.9%;高中程度的人口为4.56万人,占24.73%;初中程度的人口为6.22万人,占33.75%;小学程度的人口为3.68万人,占19.98%。
 
    (二)劳动力就业特点
 
    2008年,嘉峪关市新增就业人数458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16人,根据2006嘉峪关市劳动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嘉峪关市社会就业具有5方面的特点:嘉峪关市失业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与就业率男性高于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文化程度越高其就业率越高;社会保险工作有待于加强;劳动力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二、成因分析
 
    (一)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吸纳就业的能力弱
 
    一定时期内的就业压力,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从劳动力的供给来看,嘉峪关市2008年人口较1990年增加了一倍还多,而在增加的人口中主要是城市人口。以2004年为例,全市总人口为17.96万人,全社会从业人员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1%,而且从业人口比重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约13万人,占总人口的73%,这个比例近年来由于803电厂和中核404厂居民的迁入,有所上涨。这些人中除了有部分退休和求学外,还有相当多的人有就业愿望,劳动力供需之间仍存在缺口;从劳动力的需求状况看,主要取决于厂商生产决策和雇佣劳动力状况。从产业结构上看,嘉峪关市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主,2000年嘉峪关市第二产业占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5.29%,第三产业占20.5%,发展到2008年,第二产业占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2.08%,第三产业占16.72%,出现了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对2008年嘉峪关市工业结构进一步分析会发现,重工业比重竞占到全年工业增加值的99.43%,而轻工业只占0.45%,工业结构严重畸形,而重工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钢铁冶金工业,同样的资本投资在这些产业只能吸纳较少的劳动力就业,而且主要吸收的是男性劳动力,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并且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女性就业渠道过于狭窄。由此可见,嘉峪关市的就业压力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增加和劳动力需求增长有限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二)能够有效创造就业机会的非传统部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我国传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部门提供的“单位就业”,伴随着经济成份日益多样化,就业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位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主要由民营经济甚至非正规部门提供的部位外就业比重逐渐上升,但是嘉峪关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酒钢,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民营经济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政府重视程度上,都明显处于次要地位。而近几年迁移到嘉峪关市的中核404和803电厂也同样是重化工业,主要吸收男性职工,而且存在技能单一的情况,这使得嘉峪关市劳动力再就业成本增大,一旦这些职工退出原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有竞争优势。
 
    (三)劳动力素质低,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嘉峪关市存在劳动力素质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在劳动力供需衔接上,出现了结构型短缺问题,劳动力在更大范围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转移到其他行业的难度很大。嘉峪关目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就是大专以上毕业生中也存在专业结构趋同,结构不合理,就业期望值过高等现象。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单一,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2008年嘉峪关市统计局对农村外出务人员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没有技能,外出务工人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16%;高中占7.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89.72%。
 
    (四)劳动力市场不统一体制不健全
 
    一是市场、部门分割严重,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二是机构重叠、服务落后、信息不灵、效率不高,大多数失业人员无法从市场上找到理想的工作;三是对社会上办的职业介绍机构管理不力,各种机构鱼目混珠,欺诈求职者,收取各种名目的介绍费,却根本无法帮助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影响劳动力进入市场。
 
    三、建议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健全城市综合功能
 
    本着城市经营的理念,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上,嘉峪关市政府制定了“五城三高”的战略目标:即把嘉峪关建设成中国西部的不锈钢城、世界旅游明星城、西部商贸中心城、戈壁明星城和西部数字雄关;把嘉峪关建设成为河西走廊工业能量聚集高地、科技人才高地和人居环境质量高地。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向西距乌鲁木齐960多公里,向东距兰州有770公里,从省内看,它位于河西5市中部,连接着敦煌、玉门、酒泉,张腋,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嘉峪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基地,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城市聚集功能进一步增强;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具备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一直是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近年来嘉峪关市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略有下降。2006年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571万元,同比增长8.26%,增速比上年下降5.8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2%。嘉峪关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是瞄准潜力大,就业容量大的旅游业、保健业以及多层次的商贸流通业和社区服务业等,二是发展电信、金融、保险及各种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中高等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三)巩固和发挥大中型企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是嘉峪关的经济脊梁。近10年来,酒钢转变发展思路,以钢铁业为主,延伸兼营煤电,机械制造,建筑安装,建材耐材,焊接材料,房产开发,酿酒,种植养殖,观光旅游等多种产业,而且通过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分流职工减少下岗,增加就业岗位的作用。政府应积极引导有条件跳出本行业局限的大型企业,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比如旅游,种植养殖业等。嘉峪关类似的企业还有中核404厂、803电厂等,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嘉峪关市的劳动力就业服务,是政府今后在就业工作中应努力的一个方向。
 
    (四)培育、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我国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嘉峪关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速度、水平较低,规模较小,既是转型的难点,也为其解决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相互依存而有效率的分工结构,在吸纳劳动就业方面,能够起到大中型企业起不到的作用,企业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格局,使中小企业群体不断的壮大,能够降低成本,形成规模化效应的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特征还表现为,在中小企业较集中的地区,人们创建自己中小企业的愿望比受雇于大企业更强,这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机会的增长。引导鼓励下岗职工走自主创业之路,兴办中小企业经济实体,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还可以接收其他企业的失业人员,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长期稳定和经济转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政府对公民的责任,运用财政手段进行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利益是政府促进社会公平职能的体现,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就业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和前提,就业的扩大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又将对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给以极大的促进。因此,嘉峪关市应努力完善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形成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应保障力度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的深入进行。
 
    (六)将生态建设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
 
    目前,嘉峪关市人口剧增,经济结构又不合理,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生态建设,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但我们更应认识到我们生态环境仍旧不宜乐观,而生态建设是一项投资大、难度大、见效慢的工程,在投资筹措上难度较大,如果将本地的生态建设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嘉峪关市应将生态建设当作新兴产业来培育,与当地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栽树种草,一方面可改善环境,另一方面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至于资金筹措,首先当地政府应提高重视,建立生态建设基金,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向国家申请支援,还可以考虑国外的援助资金,同时可以想办法以特别优惠政策让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国娟.我国农村劳动力力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7(8).
    2、廉保华.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困扰和出路[N].安徽日报,2000.
    3、张耀辉,路世昌等.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战略[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4、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中共嘉峪关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嘉峪关市 探析 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