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4-05 15:28:33 浏览量:

    摘要:安徽作为农业大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针对安徽省17个市的城市化水平,从五个方面来衡量构造相应的指标,建立起综合评价全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安徽省;区域城市化;综合指标;聚类分析
 
    一、引言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表现。狭义的理解,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如我们平常使用的“城市化率”或“城市化水平”,指的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该指标取得数据容易,计算简单,但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从广义上来说,城市化是一种社会变迁,是整体社会结构的转化过程,包括了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等多方面转化的内容,是多个过程的同时进行。这些过程不仅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还包括了市、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的过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本质性变化的过程。
 
    在今天的社会,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富人们由城市移居到郊外居住,被称之为“逆城市化”。这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不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狭义意义上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种更广义的城市化,被称之为“结构转换型”。
 
    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应采取综合化的多项指标,不仅涵括人口与经济意义,还应该包括城市环境、文化生活、卫生医疗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体系构建
 
    在现在对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研究中,单一指标的分析方式已经淘汰,研究者们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都采取了复合指标,但不同的研究者,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各不相同。有的研究者采取经济、人口、生活质量三方面的指标,有的研究者则采用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合指标,另外有些研究者采取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的指标,还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环境状态的指标进行指标构建。
 
    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和所分析区域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对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各不相同,但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复合指标,都或多或少地与赵苑达的四大指标体系有所重叠:即从区域人口城市化、区域产业城市化、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城市体系完善程度四项指标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本文即是以这四大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安徽省农业大省,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根据如上所描述的城市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对安徽省17个市的城市化水平,从人口、经济、金融、社会、生活五个方面来衡量构造相应的指标,建立起下列综合评价全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见表1)。
 
    选取以上指标后,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08》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搜集并加以整理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安徽省17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三、分析方法
 
    由于涉及指标较多,各项指标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为了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客观反映各项指标的综合水平,本文中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17项综合指标,利用SPSS16forWindows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安徽省城市化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四、结果判断
 
    在表2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合肥单独归入第一类,这个结果与其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的地位是相匹配的。从各项指标上来看,无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财政收入,还是在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外商投资总额、邮电业务总量、医生人数各项指标上,合肥都是名列第一,充分显示了它在投资、消费、金融、通讯、医疗卫生各方面的优势,凸显了其在经济、社会、生活、金融等城市化水平方面的领先地位。
 
    从指标具体情况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量的26.77%,城居民储蓄余额占14.78%,政府财政收入占22.82%,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的外商投资总额占总量的比例达47.97%,将近总量的一半,高居全省榜首。这些指标上的优势,与合肥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相吻合。合肥的各项指标综合来说比较高,但在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利的地方,如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61.65%,小于芜湖、马鞍山和铜陵的70%以上,人均GDP为27566元,也低于马鞍山与铜陵一万多元。
 
    第二类城市包括芜湖、淮南、淮北三个城市。纵观这三个城市,非农业经济的比例较大,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总量在90%左右。其中,芜湖的发展潜力最为令人瞩目。芜湖自古以来就是长江重埠,是长江、青弋江和巢湖的物质集散地,在19世纪70年代就是开放口岸,以“长江巨埠、皖之中坚”闻名天下。正如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所说的那样:“任河流随意流淌,城市将孕育在她的岸边”,位于皖江和青弋江交汇口,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芜湖,近些年城市化发展进程迅速,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崛起,先进的制造业成为芜湖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两淮则是安徽省四个矿业城市之二,是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工业比较发达。但两淮的人均GDP,要低于另外两个矿业城市马鞍山与铜陵,而在通讯、交通、医疗卫生方面指标较高。对于两淮这一类的矿业城市,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在稳定的采矿业的前提下,避开资源渐向枯竭的危机,大力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类包括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滁州、六安、巢湖、宣城、安庆九个城市。这九个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例约在30%—50%之间,比重都不高,多以农业经济为特色,城市化水平较低。
 
    第四类包括马鞍山、铜陵,这两个城市,以矿产治金制造业为特色,人均GDP很高。其中,铜陵非农业人口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排行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到67.75%;但是,铜陵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总量、公路里程数、医生人数几项指标在十七个市中排行最低,社会商品零售额与城乡居民储蓄额排行倒数第二,这说明铜陵的城市化发展过多依靠工业支撑,在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等方面非常薄弱,城市化深度远远不够,而马鞍山的人均GDP与职工年平均工资十七个市虽然排行最高,但是马鞍山的第三产业比重也相当低,在十七个城市中仅排第十六位,而其社会商品零售额、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方面也比较薄弱,说明在城市化建设的综合水平方面同样存在着不足。
 
    第五类包括池州和黄山两个城市。黄山和池州都是以人文、旅游经济为特色,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旅游业的发展来拉动城市化的进程。这两个城市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生活环境优良,城市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地区的工业相对落后,交通也不够便利。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应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于旅游业和出口的各项产业,形成集观光、休闲、购物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立体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的发展。
 
    五、总结与讨论
 
    总体来说,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在全国来说相对较低,因此,要想整体提高安徽省城市化的综合水平,优先发展合肥,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区域性大城市,应是可行的发展策略。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诸如政策方面的优惠,交通运输的便利,和近些年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兴起,以及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优势,都对合肥的城市化道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合肥市的经济地位在全省最高,除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城市化水平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争取交通线的建设,改善城市综合发展条件,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并以其为中心向外围进行扩散,通过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规模经济的外部性效应,形成良性的经济生态圈,积极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第二类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发展前景良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在以合肥为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再确立次中心城市,按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确定优先发展的方向,在区域范围内构建城市群,促进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三类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高,但有发展潜力。例如,六安与巢湖两个城市,地理位置上靠近省会合肥,交通运输便利,邮电通信业比较发达,如果能依托交通枢纽构建城市带,联系省会合肥,充分利用其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把握发展的机遇,便能够提高自身城市化水平。
 
    第四类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制造治金业发达,但在城市化发展方面整体不均衡,综合表现不够突出,要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应该加大其综合发展力度。
 
    第五类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则需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应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制定符合本城市发展的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以更好的推动城市化。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2003.
    2、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刘盾,胡培,何鹏.基于粗集与聚类的中国城市化评价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杜春丽,成金华.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软聚类分析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3).
    5、傅丽萍,孙秋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分类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2008(2).
    6、门可佩,蒋梁瑜.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22).
    7、尚晋,杨有,李晓红.地区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和和实例判别[J].西安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
    8、徐秋艳.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
    (作者单位:费凌,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邹能锋,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推荐访问:安徽省 城市化 评价体系 构建 区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