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晋江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时间:2022-04-06 15:14:56 浏览量:

    摘要: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福建省发达区域晋江市为例,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探讨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首先分析了晋江城市发展的成就与隐患,并指出生态文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背景下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晋江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希望能为晋江市与同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晋江
 
    一、晋江市城市发展的成就与隐患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区域,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晋江是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晋江的资源禀赋优越,晋江河穿城而过,海岸线长121公里,湿地资源丰富,全市湿地面积1875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4%,较重要的湿地包括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湖与虺湖自然保护小区、泉州湾河口滩涂省级自然保护区、晋江河系、九十九溪等,森林植被、昆虫、鸟兽、鱼类等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6.16%,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发达区域。在全国百强县(市)的排名中,综合实力从1991年的第55位跃升至2000年的第10位,进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2005年更是名列第5名。2009年GDP达775.8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1.9%;财政总收入达81.5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28元。晋江的乡镇企业也很发达,2005年乡镇企业达13399家,产值100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7.02%(张金前等,2009)。晋江市是中国唯一荣获2009年“品牌城市特别奖”的县级市。
 
    晋江的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单位产值能耗和水耗、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及水重复利用率与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一些重点行业如造纸、陶瓷石材、纺织、漂染、制革、电镀、食品等企业减排、综合治理的负担较重。其次是晋江市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很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来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是个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晋江的土地资源短缺,人均土地仅有1.06亩,人均耕地0.34亩,远远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安全线(0.8亩),属于耕地严重缺乏的地区。晋江市的水资源也相当贫乏。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623毫米,水资源总量为4635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455m3,仅相当于1999年福建省平均水平(3667m3)的12.4%、全国平均水平(2239m3)的20.3%(颜虹,2006)。
 
    由上述分析可知,晋江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等隐患。而生态文明战略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恰好为晋江消除发展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生态文明理念支撑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更是为晋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
 
    二、生态文明的产生及晋江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所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望堡先生称“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在能源高速消费的时代,特别是煤与石油的大量消费,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减少能源消耗,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在此背景下,“低碳城市”的理念呼之欲出(谷永新、李洪欣,2008)。低碳城市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从城市碳排放构成上,强调建筑、交通及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并涉及新能源利用、碳汇及碳捕捉。其次,城市发展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及风能等零排碳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再次,涉及碳捕捉问题,城市中森林、沼泽及湿地等生态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储存CO2,减少已经释放到大气中的CO2含量(陈飞、诸大建,2009)。
 
    在分析晋江市低碳城市发展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并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沈国明,2005)。对晋江而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指引,只有摒弃工业文明的弊端,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晋江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也突出了晋江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00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海西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截至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截至2020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晋江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达区域,在海西建设中更应当充当先行者的角色,而低碳城市则是晋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发展模式。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晋江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减少碳排放
 
    晋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压力比较大。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重点产业资源节约技术改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此提高晋江产业发展质量。选择污染排放中所占比重较大、资源消耗多的纺织、漂染等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筛选确定循环经济发展试点企业(如重点产业的规模企业)和区域(如污染集控区、工业园区),给予政策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力争在试点上有所突破,为循环经济在晋江的全面推开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和借鉴。
 
    (二)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消耗量
 
    建立低碳城市就必须努力提高能源效率,提倡能源节约,千方百计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要大力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比重,积极发展包括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的特点,在晋江市率先建立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使用方式,并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他地区的示范。
 
    (三)发挥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强碳吸存与捕捉能力
 
    晋江湿地资源丰富,要加强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如建设晋江河口湿地型公园,发挥其调节洪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调节气候、减轻土地侵蚀与补充地下水等方面的生态服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湿地的生产力,使之成为二氧化碳的贮存库,以此缓解温室效应,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注意滨水景观规划建设问题,使之不仅能增强滨水亲水性、发挥滨水游憩功能、提高滨水地区土地利用价值,还能增加增强碳吸存与捕捉能力,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与效益。
 
    (四)强化规划调控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规划调控。首先在确定晋江市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要抓住生态文明与海西发展的有利时机,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其次在交通规划方面,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再次在建筑设计方面,鼓励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
 
    (五)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碳汇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严格实施晋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自然生态背景和生态格局出发,以创建“山海相融、绿脉呈网、公园均布、精品突出”为目标,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地与产业发展共荣的宜居宜商滨海城市。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绿地景观,布局合理的绿色网络,发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减灾防灾与碳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金前等.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民点扩展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2).
    2、颜虹.晋江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7).
    3、谷永新,李洪欣.“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
    4、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5、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晋江市园林管理处)
   

推荐访问:晋江 发展战略 视野 生态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