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现代农业汇报材料

时间:2022-03-22 15:13:56 浏览量: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1、基地建设  
   着眼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兴特色产业的目标,我们一方面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突出高山蔬菜、资丘木瓜、清江水产、良种牲猪等传统产业,通过“专家+项目+基地”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人才领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扶持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全县先后建立了8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继榔坪木瓜被认定为国家GAP示范建设基地后,长阳水产协会又获国家“星火富民工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基地”称号,一个个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加速传统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转轨的“活教材”。例如,近两年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品种改良、标准建园、种草喂养”的科学养羊模式,提高了山羊的商品价值,使山羊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今年年底可出栏商品羊30万只以上,已初步被认定为“全省山羊养殖大县”。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后补助”实施办法》,将政府扶持政策和市场激励机制有机结合,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时,强化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全县2075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成为科技示范基地幅射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示范基地的幅射带动下,全县目前已,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了30万亩全国最大的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2006年,全国首届高山蔬菜研讨会在我县召开,我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称号。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优质淡水鱼出口创汇基地,长阳清江库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长阳被农业部指定为全国水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优质椪柑基地,全县优质柑桔面积由2001年的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万亩,规划发展到15万亩。此外,还建成了优质茶园5万亩、“资丘木瓜”5万亩、金福红栀5万亩,全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达到50多万亩。全县每年仅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清江椪柑、资丘木瓜、金福红栀、清江绿茶等特色产业,为全县农民人平提供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  

2、农产品加工  

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全县组建了科技开发中心,外联大专院校、工程中心,内联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工作者。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研发。立足全县农产品优势资源,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先后实施了“魔芋葡甘聚糖降解工艺及产业化研究”、“清江风味鱼系列食品加工新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资丘木瓜系列产品开发与加工”等项目,以项目带动产品研发,以产品研发促进产业发展,成功开发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优质名牌农业加工产品,五大农产品加工系列逐渐形成气候,即木瓜酒、醋等木瓜加工系列产品,清江风味鱼等清江鱼加工系列产品,魔芋胶等魔芋加工系列产品,水煮大根等蔬菜加工系列产品,桔子罐头等鲜果加工系列产品,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未来3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以上。  

例如,在木瓜加工产品的生产上,先后有土家嫂特色食品公司和隐龙山绿色食品开发公司承担木瓜产品开发项目,并引进生产线,生产木瓜果醋和木瓜冰酒,其产品木瓜果醋和木瓜冰酒多次获湖北省农产品博览会、林产品博览会、科技博览会金奖,目前,两企业已有年生产木瓜果醋和木瓜冰酒5000吨的能力。在清江鱼加工上,根据清江鱼的特点,将土家族传统的加工工艺与现代加工新技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生产出了咸淡适中、风味独特的熏鱼、醉鱼、清江鱼豆豉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很爱欢迎;为了扩大清江鱼的销售渠道,近两年又引进了一家公司,实施“清江鱼出口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项目,依托韩国忠原物产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并聘有国内知名专家作技术顾问。项目新建两条鮰鱼片加工生产线、冷库及相关加工配套设施,年加工能力为10000吨鲜鱼,鱼粉50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在蘑芋加工上,从过去的卖鲜芋过度到初加工成蘑芋干片,近两年更在蘑芋加工上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攻克了系列科研课题,目前可加工出魔芋精粉、魔芋微粉、魔芋纯化粉、魔芋胶、即食即用魔芋粉系列产品,年产魔芋系列产品总量20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7300万元,税后利润600万元,二期工程完成后可年加工鲜魔芋10万吨,生产系列产品2万吨,产值可达亿元以上。  

3、龙头企业培育  

近两年来,围绕全县优势农业产业,以白氏平开发区为平台,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先后引进、培育了长阳清江鹏搏开发、宜昌清江绿色食品等 家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而且通过龙头企业向生产领域的延伸,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例如,07年落户长阳的清江鹏搏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清江库区基地养殖、系列水产品研发、加工、出口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香港、韩国、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重点经营产品为鳜鱼、韩国金钱鳜、韩国黄金丁、生鱼等活鲜出口以及美国斑点叉尾回鱼深加工,年处理鲜鱼能力10000吨,日生产能力可达20吨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29000万元,当年被评为“湖北省水产品进出口先进单位”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目前少有的集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4、品牌培育  

大力培育精品名牌,全县已有40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2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8个、“中国名牌”4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4个。长阳“清江鱼”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和“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通过了美国FDA质量认证,并入选北京奥运食品清单。  

二、主要做法  

1、突出特色  

长阳是山区农业大县,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不同区域适宜种植的作用也不相同。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县情和现有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地引导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高山地带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在半高山地带发展木瓜等药材产业,在低山发展柑桔、茶叶,在库区发展清江鱼,在半高山地带发展蘑芋、脱毒马铃薯,城郊发展服务业,318国道边发展根艺盆景特色产业。  

2、适度规模  

星星点点形不成市场、也实现不了效益,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仅管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是离家不离田,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在我县还未成气候。为了推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我们的主要措施是积极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与农民结成利益捆绑体,为农民提供科技和信息平台,实现合作双赢,解决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问题,在中介组织“统”的作用下,实现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的连片集中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的规模经营。例如,我县的蔬菜、柑桔、清江鱼、木瓜、蘑芋等六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3、龙头带动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种什么养什么,最终是由市场决定。政府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强化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和营销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2007年引进了宜昌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在魔芋高附加值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品质上取得重大突破,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成功上市“魔芋膳食纤维”产品,有效推动了长阳海拔 600米 — 1200米 中山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填补长期以来中山地区产业发展的空白,促进长阳特色农业发展。为做大“魔芋蛋糕”,该公司发起成立了全市首家魔芋专业合作社,大力普及“基因诱导珠芽魔芋规模化开花无性结籽技术”,彻底解决了软腐病等重病害和低繁殖系数两大困扰魔芋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带动了长阳 和周边县市中山地区3万多农户产业脱贫,2006年,长阳魔芋种植面积仅3000亩。在公司“订单”带动下,全县 11个乡镇87个村今年种植魔芋达17790亩,同比增长49.6%。  

4、打造精品  

突出全县六大优势产业,以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重点,围绕“品种、品质、品牌”做文章,以打造农业精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围绕品种结构调整,出台了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后补助”办法,先后进行了华柑二号选育、荷兰薯晚疫病防治、长阳乐园大蒜种蒜快繁脱毒复壮、清江早茶品种选育等研究示范,柑橘新品种华柑二号的选育成功,因其果甜可口,脆嫩化渣,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一个强势品牌,打入武汉、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并以高出普通柑橘几倍的价格热销,荷兰薯7号的选育成功也使土豆成为中山地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角”。围绕提升品质,狠抓无公害生产,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和农残检测,注重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研究推广科学种养模式和技术,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深入推进;围绕打造农业品牌,先后成功推出了高山蔬菜、岩松坪碰柑、资丘木瓜、金福红栀、清江鱼等农业品牌。  

例如,为了保住高山蔬菜的优势地位,我们集聚科技、农业、水保、财政等项目,聘请高校蔬菜专家,组织县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就我县蔬菜发展的瓶颈问题展开联合攻关。首先是积极推动规范安全种植,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火烧坪乡青树包村绿色高山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高山无公害蔬菜检测》等一系列研究项目的推动,示范推广普及了蔬菜全程安全规范生产,严格实施了产地质量检测,使蔬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火烧坪”球白菜、大白菜、白萝卜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火烧坪”结球甘蓝、“乐园”番茄被认定为“中国名牌”,长阳“火烧坪”牌、“乐园”牌蔬菜的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全国,走向世界。针对土壤酸化板结、蔬菜品质一度普遍下降、价格走低的问题,我们实施了《高山蔬菜无公害种植研究与活性钙土壤调理剂的开发与推广》、《生物梗及生物农药肥料在高山蔬菜中的应用研究》、《硅磷肥产品开发及在高山蔬菜中的应用》等一系列项目,改善了蔬菜产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了地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全面提升了我县主打蔬菜品种萝卜、大白菜、球白的品质,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有机肥,构建了“生物梗+生物肥+生物药+物理诱杀”等循环生态模式,高山蔬菜绿色蔬菜品牌正在形成。针对蔬菜品种单一、产品供应期限短、市场价格波幅大、土地产出率下降的问题,我们实施了富民强县专项,完成了100多个蔬菜品种的品比试验和40多个蔬菜、作物品种的轮作换茬试验,品种抗性试验,贮藏加工方法研究,使高山蔬菜由单一的大宗菜(萝卜、白菜、球白)向精细菜(菜苔、豆类、莴苣、生菜等)、特色菜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亩收入5万元至10万成为可能。今年,我们首创的“鸡尾疗法”,创造性解决了高山蔬菜根肿病的世界性难题,已得到省市权威专家的认可。  

5、科技支撑  

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离不开必要的科技支撑。作为老少山区县的长阳,科技资源贫乏,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技术和人才的高地,也是科技成果的“富矿”。因此,我们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借脑引智”工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3年来,先后与7所高校签订了县院合作协议,引进各类科研成果31项,共同申报完成科研课题12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8个,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产业发展论证、科研成果发布、博士团下乡等活动20多场次,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创新之路。一方面,坚持搭建好高新科技成果发布会、院企联谊会、博士后项目等形式的合作平台,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成功牵手创造机会,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消化吸收外来技术促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我县若干优势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加大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力度,例如,锰渣开发,木瓜系列产品开发,积极组织所涉及的企业联手,与有研究实力的高校联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以尽快推动新产品的产业化,着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例如,县科技局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土豆新品种——优质脱毒马铃薯,亩产近3000斤,收入超过2000元,使过去产量低下、毫不起眼的土豆老种子,一举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角”之一。我县是我国著名木瓜生产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1/3。过去,木瓜加工利用率很低,除了少数用于中药外,农民常常眼巴巴看着木瓜腐烂。围绕开发木瓜系列产品,我们与武汉工业学院、省农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携手合作,攻克了“木瓜系列产品深加工研究”、“木瓜发酵制品防褐变及纯化工艺研究”、“木瓜保健果醋系列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多酶水解、多菌种复合发酵技术及木瓜果醋、果酒系列产品开发”等多项技术难题,开发的复合发酵型木瓜果醋已成功打入香港市场,使昔日的木瓜变成了“金瓜”。为了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补偿政策。搭建好高新科技成果发布会、院企联谊会、博士后项目等形式的合作平台,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成功牵手创造机会,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消化吸收外来技术促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优势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与产为优化企业的科技创新环境,成功地与武汉工业学院、华农大食品学院、省农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开展了合作,为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技合作平台,本土企业得到外来科技的高位“嫁接”后,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例如,在先进科技的“催化”作用下,与武汉理工大学留美博士陈敬华签订的木瓜深加工技术合作协议,与省饲料工程技术中心合作研发的 “高效环保专用清江鱼饲料”,以及清江早茶品种选育、火烧坪土壤改良等项目进展都十分顺利,有的成果即将鉴定。  

6、科技服务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激活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构建了县—镇—村—企业—农户上下相通、相关部门左右相连、集“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一体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为更好满足农村生产发展的科技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水产局、县畜牧局等相关涉农部门联合,整合专家技术力量,组成科技小分队,分区域、分行业、分作物、分品种,在广泛征集乡镇、村组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突出普遍技术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农事安排和农民实际生产所需,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培训”的原则,力求随叫随到,确保及时将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头,受到了基层的高度评价。县科技局、县科协根据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灾后生产恢复急需实用技术的实际,全县每年举办各类适销对路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200场以上,受训农民超过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万多份,涵盖蔬菜、柑桔、水产、茶叶、蘑芋、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池等多个技术类别,覆盖到全县11个乡镇。近两年来,我们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建起了科技信息服务总站,创办了长阳科技网站,开通了科技110热线,搭建了科技短信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电话、短信的优化组合;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联合聘用了覃伟等首批6位“科技在线专家”,主要负责在线咨询答疑,满足个性科技需求。今年来,科技信息服务站共接待来访群众416人次,农业科技在线专家答疑近1万个,发送科技短信400多条,覆盖农业大户6000多家,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订单”培训各显神通,相得益彰,实现了传统科技培训与现代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搭上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务‘直通车’。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在市场主导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是弱质和低效农业,农业新品种、农业种养技术等农业科技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服务目前也还没有完全走向社会化服务,市场经济是趋利经济,农业科技的微利性决定了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社会积极性不强,目前只有政府来承担这种公益性事业,但受财力影响政府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大,成本高。科技成果本身具有高投人性、高风险性、外部经济性及定价困难等特征没,我县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  除部分企业经过多年的摔打,能承担一定的科技开发和市场风险外,一般企业真正舍得花钱去开发新产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不多。有的企业刚刚完成原始积累,有的则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这些企业不等于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他们中的多数都想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壮大自己。但他们更担心的是,一旦失败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如精成电路公司就有这种顾虑。不少企业既缺乏承担风险的勇气,更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我县多元化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因此,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县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3、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旧有的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状态,而新的以钱养事的科技服务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难以满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强大的科技需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科技服务中介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需的科技信息供给有限,科技服务人才缺乏,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科技信息和科技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引领 汇报 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