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县域金融业“支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1-12-07 15:33:38 浏览量: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各项支农措施力度进一步加大。但目前农村金融还与之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资金供给总量不足,特别是农户贷款额小、抵押担保难,与农户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和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数量锐减,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位
  时下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出于提高经济效益和防范信贷风险考虑,大规模退出农村。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严峻局面,难以满足农民多元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如___县工行、农行、建行在乡镇一级的网点全部撤并。目前该县13个乡镇中,农行的营业网点只剩下2个,且涉农贷款业务也急剧萎缩,今年3月末贷款余额仅为4186万元,占其存款的7.97%,两个网点也不再开办贷款业务。
  二是农户贷款供求矛盾突出,农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随着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对资金需求量比以往大大增加,而在农村金融市场占居主体地位的农村信用社贷款金额普遍偏小,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难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1)种养业大户贷款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在5000元上下,基本能够满足农户种地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而对于较大规模的种养殖则无法满足,笔者调查发现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扩大贷款额度的农户占46.12%,种养大户资金缺口在1万元以上的占36.26%。(2)个体工商户贷款难。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资产变现能力低,贷款抵押困难。在信用社未批准的申请贷款中,因缺少担保抵押的个体工商户占到46.3%。(3)农业企业贷款难。农业企业生产季节性强,旺季资金需求量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认为基层农村信用社贷款权限小,贷款额度无法满足其生产资金需求,制约了农业企业对农户增收带动作用的发挥。此外,民间融资已经成为农户获取资金的另一个渠道。有48.7%的农户因资金不足选择向亲友借钱,4.87%的农户通过借高利贷获得资金。农村民间融资活动缺乏规范运作,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特别是高利贷融资加大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三是资金农转非现象严重,农户贷款增长受到制约
  当前农村资金“倒流”,导致“三农”贫血、失血。(1)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体制是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主渠道。由于各行上存利率远高于人行备付金存款利率,导致存款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去年末该县商业银行机构信贷资金存差达8752万元。(2)邮政储蓄的迅速发展也为农业资金“农转非”推波助澜。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和“资金上存”体制,使其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2004年该县10个农村邮储机构共吸收上划储蓄存款5500万元,没有一分钱直接流向“三农”。农村资金大量的非农化,对于有着旺盛需求的农户、农村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加重了农村贷款难、抵押难和融资难。
  四是农信社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多样化服务
  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该县农信社历史包袱重、财务效益差、吸收存款和结算难,不少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农户、农村企业对金融多样化服务的需求。(1)基层信用社人手严重缺乏,工作量大,管理力不从心。该县农村信用联社系统共有信贷人员101个,平均每个信贷人员要承担约4个行政村、990多户农户贷款“三查”和建档的全部工作,客观上形成信贷人员与农户信息的不对称。(2)结算渠道不畅,办理通存通兑、银行承兑汇票、异地结算等业务手续繁、成本高、速度慢。如该县石门乡由于农信社结算渠道不畅,当地有的个体户和企业到相距10多里路的垣曲开户办理结算。(3)贷款期限不合理,与农户生产特点不相适应。农业生产季节性以及贷款用途多样化的特点与目前农户贷款周期划分不协调,造成贷款在农户手中闲置或不能及时获得贷款。(4)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偏高。有27.82%的农户认为农信社利率偏高难以承受,农信社对农业企业贷款一般一浮到顶,对种养大户和个体工商户一般为80%左右,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为60%,明显高于国有银行的利率上浮水平。(5)农信社在硬件设备建设上严重滞后。大多数信用社办理信贷业务仍然使用手工操作。
  五是政策性金融业务狭窄,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受限
  目前农发行业务范围只限定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仅与粮棉油收购企业打交道,不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而对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农户的扶持等属于国家政策性信贷支持的领域,又缺少政策扶持的制度安排,成了名符其实的“收购银行”,限制了其支农增收作用的发挥。
  六是担保机制尚未建立,“造血”功能较为低下。
  当前贷款担保难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制约瓶颈,80%以上的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企业户均认为难以取得信贷支持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办法落实抵押担保。(1)农户自身缺乏抵押财产。由于集体土地不能抵押,导致农户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错位。(2)没有担保基金或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3)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大批农民遭受严重损失,无力归还贷款。(4)大户贷款担保较为困难。由于联保责任划分办法不完善,农户担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普遍不愿与别人联保,致使该项旨在解决大户农民贷款难的举措在农村推行难,去年末该县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仅占农户贷款余额的11.14%。
  鉴于上述问题,建议对策如下:
  对策一:树立科学金融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工作要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支农与效益的关系,不断增强对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金融支农作用弱化,暴露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因此,要发挥好金融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必须把握城乡统筹的新方略,把农村、农民、农业当作城市、市民和工业来看待,把农村金融放在整个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中来认识,根据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户生产经营变化对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对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真正担当起农村金融为“三农”提供全方位支持的重任。

  对策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功能。

  (1)农业银行要以农村和县域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目标市场,以优质法人客户为对象,以信贷资产质量与效益为中心,按照整体业务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为农行下一步综合改革打好基础。(2)强化农发行支农作用,信贷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由仅支持国家粮棉油收购、储备,向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扩大农业生产环节方面的贷款,促进粮棉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发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机构设置上,农发行要将网点下伸到乡镇一级,从组织上贴近“三农”。(3)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政府部门应尽快在贫困地区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救助农村弱势群体,同时要加大商业保险向农业渗透的力度,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等方面的险种。(4)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贴息政策,对农信社超过基准利率上浮部分给予财政贴息,解决农信社支农与增效之间的矛盾。对农村邮政储蓄存款通过转借当地信用社或购买农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反哺“三农”。

  对策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要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重点解决好“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风险谁负责”的问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信社的发展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的治理结构问题,必须引入集团资本、民间资本,探索出一条金融准入、监管自律、退出规范的新路子。与此同时,国家要尽快采取和落实有效措施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要通过弥补农信社政策性亏损、及时对保值储蓄多付利息给予补贴、对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以及减免农业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等措施,减轻农信社经营包袱,增强农信社支持农户的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实行多元化服务,不仅要支持农户生产,也要支持农户投资和消费,满足农户多层次金融需求。

  对策四:深入开展信用创建活动,改善农村整体信用环境。

  目前普遍存在的种养大户、私营个体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村信用环境问题。当前应把农村信用创建工作作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通过信用创建活动切实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农户守信意识,打通农村信用社扩大农户信用授信额度梗阻,努力提高信用创建的效果。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不能满足农户需求的状况,应通过信用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解决广大农户生产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    

  对策五:积极开办担保机构,为农户贷款创造条件。

  (1)由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或鼓励由政府出资的各类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品种,缓解农民担保难的矛盾。(2)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多方出资,建立农村互助担保基金,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问题。(3)实行农村土地流通政策。建议国家调整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实行更加灵活的用地政策,允许集体土地作价向银行抵押贷款。  

  对策六: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限制,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在现有金融机构还不能充分满足农民贷款需求的情况下,应当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在严格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在农村发展直接为“三农”服务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当前农村一些地区民间借贷活跃,说明民间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金,因此应尽快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体系,引导和利用民间的各种资金,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推荐访问:支农 金融业 县域 对策 面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