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解读某市机电工程学校定单培养教育

时间:2021-12-22 15:16:05 浏览量:

    市机电工程学校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教职员工250多人的全日制普通中专。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经济冲击,招生量锐减,加之自筹资金搬迁校址,带来近3000万元的债务,学校濒临破产。近几年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主动应对市场,转变办学观念,创新“定单培养”的教学模式,使该校走出了困境,迎来了职教的一片新天地。就在我决定采访该校之前,看了相关报道,市机电工程学校招生逐年攀升,2003年达到2100人,2004年2400人,2005年突破2700人,在校生也突破了5000人,在籍生突破7000人,是1999年的6倍。学校把走市场化教学之路与学生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先后建立了长三角、珠三角及以“为中心,二汽为重点”的三大就业基地,从就业基地拿回10000多人的定单,落实定单5000多人。充足的定单使学校几年来就业率达到100%,也保证了“定单培养”的有效落实,从而使就业压力成功转换为办学的引力。学校出现了大招生、大就业、大发展的喜人态势。社会上也流传:上机电工程学校,好到二汽就业。为此,记者将一探原由。
解读一:转变办学观念,催生服务意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招生与资金成了学校发展的两块绊脚石,方向模糊了,是向左还是向右?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妥协?学校就此选择了主动面对市场变化,以“定单培养”为依托,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创新型办学理念。
“定单培养”类似于工厂的“来料加工”,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紧跟市场,细化服务。市场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服务学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服务学生。学生是“定单培养”的主体,为学生服务的中心就在于解决学生就业,拓展学生个人潜力与动手能力。为此学校进行了一项超前改革,按照市场对定单的要求,吸收技工学校的优点,提出“理论够用,完成专业学习和教学实习实验”,把生产实习由原来的2-3个月增加到一年,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带薪实习,并同步实现就业。这一措施,缩短了培养周期,减轻了学生的学费负担,家长投资教育受益见效快,提高了学生实际技能,这一创新模式比教育部2004年提倡的工学结合“2+1”办学模式提前了3年,收到了2+1>3的效果,招生情况也连年持续增长,定单纷至沓来,办学竞争力显著提高。
服务经济。先着力于服务本土经济,主攻“东风”,为企业提供定向型人才,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瞄准二汽,服务东风,做强汽车专业,促进学校发展”的长远战略。2003年日本CK公司在东风建厂,该厂主动上门签订技工培养定单,学校为了提高定单质量,在加强电工电子教学同时,主动增设日语课程,受到厂方的高度评价和欢迎。几年来学校为二汽输送毕业生1000多人。在此基础上再把服务范围扩大到经济活跃地区,突破区域局限。
服务社会。立足服务“三农”,学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作为服务重点。主动与市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系,成立培训中心,开展短期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工作,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职教发展新路,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三年来累计培训2000多人,学校得到了广大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认可,也得到了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信任,被湖北省农业厅等七厅委评为“阳光工程”先进学校。
解读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能力培养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得到社会认同,沿海一带近年来大部分大专、本科生重返技工学校再充电已不是新闻,过去一味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学校提出对接市场、对接岗位与此不谋而合。
为紧跟市场,学校加大了改革力度,成立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编制“2+1”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教学,分类管理,分级考核,确保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近几年来,该校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有数控加工中心、电控汽车多媒体、PLC等26个综合实验室及一个校办实习工厂、一个培训中心。并利用这些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实训技能,积累操作经验。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充分重视,学校先后引进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学生的实习教员,同时提高“双师型”素质教师占有率。学校管理模式改革也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推行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二合一”模式,把学生学习与行为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上接P64)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教学质量、学生能力显著提高,确保了“定单培养”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解读三:密切校企合作,保障“定单培养”
学校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开源定单。在校企合作上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挂牌“实习基地”等多种途径密切校企合作关系,为“定单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同时制定和落实对企业定单严把质量关,在主要就业基地建立毕业生网站,成立毕业生校友会,加强联系校企多层面合作与沟通。在服务区域经济中,把服务“东风”落到实处。2003年3月,东风车轿厂需要学校培养100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操作工,学校在毕业班中选拔优秀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这批学生被“东风” 录用。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落实学生就业制度化、网络化、全程化。组织专班跑定单,把各地基地信息及时反馈回学校。同时,学校对毕业学生提供全程指导性就业,建立一系列就业服务制度,如:入学签订就业协议制度;就业不满意召回再就业制度;往届毕业生学校无条件帮助就业制度;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就业质量保障“六不定单”制度。学校在深圳、苏州两地设有毕业生就业办事处,对在沿海就业毕业生长期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对工作不适应及对少量需要转岗再就业的毕业生,可重新安置。在强有力的就业保障机制下,学校就业率达到100%。
新一届领导班子围绕“定单培养”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等六部门确定为国家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于年初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计划;2004年被湖北省统计局授予“湖北省最具影响力学校”;2005年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服务市场的定位,校企关系的确立,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业有力的保障,学校的品牌价值与经济实力也同步提升。

推荐访问:某市 定单 解读 机电工程 培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