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理论大众化水平

时间:2022-01-16 15:10:17 浏览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高理论大众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这在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肩负宣传教育、推广普及主要任务的基层理论工作者,必须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推动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  

一、理清思路,科学定位目标。  

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首要任务。这里的大众化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群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因此,基层理论工作,在工作着力点上必须突出两个关键:即“内容的大众化”和“对象的大众化”。内容的大众化,就是将科学的理论、抽象的理论、高深的理论通俗化、平民化,让他们离我们的百姓、离百姓的思维、离百姓的生活更近一点。近几年,我市理论工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组建“理论沙龙”,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理论骨干,定期不定期开展理论研讨,让科学的理论在表述上参有更多的“方言”、在指导上更加突出针对性,为科学理论“稀释”和“着色”,让高深的理论走向下殿堂,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象的大众化,就是逐步扩大教育受众面,让更多的人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理论、理解理论、感受理论直至掌握理论,用理论的思维、科学的眼光理解政策、看待问题。  

二、分层教育,突出重点人群。  

要切实提高理论宣传教育的实效,必须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和要求,采用教育对象可接受、便于接受的方法,提供适合适中的宣传教育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社会共识。一是机关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要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二是学校广大师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其言教身教,特别是教学中对理论的自觉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乡村社区居民。基层群众是党的方针政策实施结果的最直接体验者,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理想信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同时是一个实践问题。人民群众是否相信我们党的理论,是否相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关键看党员干部的行为、党的工作及社会现实等因素是否能够取得他们的认同,并用它来检验党的理论。也就是说,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做的与说的是否相互一致,是否能够相互印证。这一切已构成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伐的新课题。针对上述重点人群,几年来,我市各级各部精心策划教育载体,探索工作方法,在各层面教育成效上均有一定的突破。下一步,将立足扩大教育的受众面,在基层群众的教育上下功夫,努力创新群众教育新载体,打造群众教育新品牌。  

三、巩固创新,搭建有效平台。  

多年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大众化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彰显各地区域特色、适应各类人群特点的理论教育载体不断推出。但大量的教育载体均停留在汇报、总结层面,很多工作都是“做给领导看”的,只对领导、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群众负责,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也不关心。一些理论工作部门不是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去思考、策划主题,把握不住、解答不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群众关心的,他们冷淡,不说或者少说,而且有时还说不清楚;他们热衷的,群众漠视,往往说了也白说,这就使群众主观上不愿意学习理论。笔者认为,有效载体的“有效”,首先要“有”,其次才谈得上“效”。“有”即载体要实实在在,要有含金量,不能只图大,只图叫得响,更不能只图叫得鲜。  

近年来,我市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龙头,在不断打造宣传教育新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群众性理论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2003年开始,先后推出了“全民学习日”、“高级论坛”、“CE人文大讲堂”、“BJ课堂”和“网络课堂”等工作载体、教育活动,到2008年底,“高级论坛”、“CE人文大讲堂”累计举办80多期,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各个方面,直接听众达两万余人,先后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等一大批知名学者讲课,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人文传播。此外,各县(市、区)、各部门也积极开设论坛讲坛,市经委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合作,开设了“企业家学苑”,为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级培训;CQ区的“战略讲座”、BE县的“柚都讲坛”、XW县的“双休日党校”等都各有特色。下一步要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框架,整合各方面资源,在巩固现有载体的基础上,延伸各种网络,拓展教育阵地,完善各项机制,进一步扩大理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全民学习日”重在扩大覆盖面,引导更多的部门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加入学习队伍。“高级论坛”、“人文大讲堂”重在提高资源的共享度,将授课内容摄制成光盘,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扩大传播范围。要增设“BJ课堂”网点,提高授课频率,择优建立授课队伍,充实授课内容,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的知识需求。  

四、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方法。  

传播度、影响力是大众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我们要大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正确把握工作的特点规律,研究探索有效的方法手段,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宣传语言要通俗化。理论研究要深入,理论传播须浅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是实现大众化的有效形式,也是我们党始终倡导的优良作风。古人就提出“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一种学说只有简明扼要才能为百姓大众所接受。回顾党的历史,许多博大精深的理论,恰恰是以非常通俗的语言概括其主旨,以非常简明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正是这些看似通俗、简明的表述和概括,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朴素而又威力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出撼天动地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一个个道理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宣传手段要现代化。先进的理论需要先进的传播手段,推动大众化工作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是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变化的必然选择。现代传媒手段特别是网络媒介,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快捷性等特点,大众化工作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使马克思主义更能接近群众的生活、情感、思想。要探索各种符合网络舆论特点规律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网络舆论引导的观念、内容、形式和方法,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运用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途径,提高大众化工作的实效。三是宣传方式要形象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65%。注重用形象化的方式宣传、普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道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精心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专题片、讲坛、理论访谈、通俗读物等理论宣传品牌,用深入浅出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清新精致的画面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深邃的思想具体化。四是宣传方法要典型化。以小见大,以事说理,以人示范,做到具体可感,发人深思,启人心扉,这是大众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树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推荐访问:大众化 科学发展观 水平 理论 指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