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1-31 15:08:20 浏览量: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戛洒镇平田小学    曹文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的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地发展。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学习环境,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要。《科学》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学科,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我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谈几点我个人的想法。

一、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小学生学习能力要得到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因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学业成就,以及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应从小就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所谓看:就看老师演示、板书、动作;听:注意听老师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同时,教师讲课时也应该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科学是一门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了养成独立的习惯,在提供思考内容的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在提问时尽量避免只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不顾,并且还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3)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知识的主要源泉,阅读课本应要求学生做到读懂、理解、记忆、防止流于形式。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读课文,根据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次,阅读科学课本还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纠正只用眼睛不用笔的“看小说式”的阅读方式,要边看边练,或先看后练,或在练中遇到问题再看课本的习惯。

(4)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首先养成认真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其次,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习惯;最后,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二、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欲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有人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而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如:我在上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油菜花开了》这课时,出示一棵凤仙花的挂图问:(1)说说凤仙花的各部分名称?(2)对比区分油菜花的各部分。让说一说、指一指、标一标。这样的引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编制题目,一方面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很自然地对他们进行热爱植物的教育,培养了学以致用的意识,另一方面激起了学习新知识——观察一朵花的兴趣。

其次,多组织讨论,交流甚至争辩,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冽如,我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时,对“花”的专题观察这一内容做以下设计:(1)校园里开了许多花,我们能做哪些研究呢?(2)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热烈地讨论开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欲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热爱每一个学生,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表情、态度、行为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积极的反馈,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会给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充分准备教具,注重实验操作,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好多内容都要通过实验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没有了教具、演示实验,科学知识变得枯燥无味,抽象难懂,死记硬背,就会考试,完全是一个“灌输式”应试教育,无法实现课改的目标和目的,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学生个个爱读《科学》,我每堂课都充分准备教具,如各种花、果实,种子等,给学生直观感受,培养观察能力,从观察中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另外,注意实验操作,从学生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体会成功的快乐,如“萌发的种子”一课,我让学生亲自种蚕豆种子,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每天问学生“我们的种子怎样了?”学生都会很兴奋地回答每天的新发现,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但学生学会了知识,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而且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四、注重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知识、科学语言描述一些自然现象,就要在平时注重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水平。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抽象能力弱,在描述一些科学现象时,往往让人有一种“说不清,到不明”的感觉,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描述,并逐步过度到科学语言。如在教学《花、果实、种子》一课时,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雄蕊、雌蕊的各部分,理解子叶、胚芽、胚根等科学概念,出示直观教具、动手操作实验,知识和实物相关联系在一起,并用科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还需要强调教师语言的示范性。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

五、重视预习和复习,力求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看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自主学习主要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加强课内外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中《蚕的生命周期》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外观察、了解、研究来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避免课本知识的局限性。

   

推荐访问:在教 小学生 自主学习 学中 培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