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学习时报》:建立国家环保特区的意义(夏锋)

时间:2022-02-23 16:23:22 浏览量:
  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与国内增长方式转型叠加在一起,使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这一矛盾全面凸显,迫切要求建立保护与发展并举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探索,可像建立经济特区一样,设立环保特区,而从各方面条件来看,海南最宜担当环保特区的试验重任。

一、建立环保特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全面提速的客观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表现为外部冲击;从深层次看,集中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严重滞后的突出矛盾。

1.以低成本投资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已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实体经济领域暴露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严重滞后。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这种低成本投资扩张的代价相当大。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经营状况最困难的,正是那些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的行业和企业。根据相关测算,这些年中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新增GDP的10%左右。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也指出,当前,中国环境损失占当年GDP总量的3%,如果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2020年将上升到13%以上。

2.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中国在1995年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多年来进展不大,这与资源要素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直接相关。过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赖以存在的重要体制基础,就是资源要素的行政控制和价格扭曲。资源要素价格不能体现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难以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助长了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抑制了对资源环境领域的投资。同时,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使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降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以及影响程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全国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3.尽快下决心,全面推进资源环境改革。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需要抓住“危机倒逼改革”的机遇,以市场化改革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实质性突破化解危机下的压力,寻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路子。例如,尽快解决资源环境产权问题,建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当前,国内资源环境制度改革面临较为有利的时机,CPI和PPI呈现直线下降趋势。应尽快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尽快下决心,全面推进资源环境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环保特区,走出一条绿色复苏、绿色增长之路。

二、建立环保特区为我国实现绿色增长提供示范

1.环保特区的基本内涵。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迟福林教授首次提出“环保特区”的概念。所谓环保特区,是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下,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区域。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区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特定区域。

(1)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环保特区的建设和发展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

(2)利用优势,发展优势。建立环保特区的目的不是限制发展,而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环保产业开发为重点,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道路。

(3)建立环保特区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环境保护涉及到环境治理体制、生态补偿机制、财税体制、干部考核机制等。建立环保特区,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本地区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

(4)建立环保特区重在弘扬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建立环保特区,重在通过宣传,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生态家园。

2.建立环保特区,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示范。近几个月来,中央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建立环保特区应成为国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首先,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其次,它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三高一低”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甚至在某些地区有强化的趋势,资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机制转型。建立环保特区,实现绿色发展,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示范和经验。

最后,它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就全球变暖而言,一些西方国家将矛头指向中国。世界银行指出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中国占到16个之多;有西方学者的研究显示,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全世界第二。建立环保特区,既是中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国际社会压力的重要举措。

三、率先在海南建立全国第一个环保特区

1.海南最有条件建立环保特区。海南具备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还有长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积累,最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建立环保特区,也最有可能取得成效。

(1)自然基础。海南拥有全国独特的自然资源,是一块生态环境优美的宝地。例如,2007年,海南人均水资源量为3373.3立方米,居全国第3;2008年海南森林覆盖率为58.5%,远高于全国的18.21%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4;海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5000—10000个,远高于全国200个的平均水平。这些资源是海南最大的优势,但许多资源都处于未开发或浅度开发的状态,其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2)体制优势。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央赋予了海南地方立法权,具备在环境保护方面先行先试的条件。

(3)制度基础。199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之后的9年里,省人大制定和修订了23项地方法规,省政府制定和修订了29项政府规章,保证了生态省建设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4)政策积累。海南长期探索生态保护的制度。1999年,海南省人大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在昌江县、五指山市率先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在政策积累与财政计划上已完成了全面开展生态补偿制度的准备工作,具备了成为全面开展生态补偿制度试点的条件。

2.海南面临生态保护的巨大压力。在拥有世界一流环境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较为严重。例如,2007年,海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71吨标准煤/万元,排在全国第19位,远远落后于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2000—2007年,海南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1万吨增加到2.6万吨,年均增长高达18.5%。“十一五”末国务院批复的海南二氧化硫控制在2.2万吨,照此增长趋势很难完成,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可以说,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也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优势和生命线。在海南建立国家第一个环保特区,为海南生态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是从海南现实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保护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四、建立环保特区关键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1.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环保特区,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根本在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这迫切要求把优先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环保特区最有力的突破口,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实现“低碳化”的发展目标。例如,尽快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研究表明,近期在中国征收低税率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

2.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上任后的首次演讲时说,“掌握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将领导21世纪,”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3年内使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产量翻一番。目前我国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与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相比,还比较落后。海南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利用丰富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在海南设立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在试点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发展。

3.争取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成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把环保特区建设目标纳入海南“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率先建立与生态补偿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制度,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征收生态补偿税等绿色税种,提高生态补偿水平。

    

推荐访问:特区 国家环保 时报 意义 建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