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福建教育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11 15:26:14 浏览量:

(福建教育学院 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25)
摘 要:文章通过对福建教育学院图书馆藏书现状的具体分析,就如何提高馆藏书建设,发挥藏书文献价值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藏书结构;图书馆;福建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2—0124—02

藏书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由于它的任务和读者对象的不同,它的馆藏结构体系也就不尽相同。所谓的馆藏结构,也就是馆藏各类图书的分布,即馆藏由哪些类型的图书组成,各占多少比例。一个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受它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未来方向的影响而各有特色,即便是同一类图书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福建教育学院图书馆,它就由于和其他馆的任务及读者对象的不同而有着不同于其他馆的藏书结构体系。
1 馆藏建设的现状
1.1 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对象

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立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指出:“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高中学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育学院开展教育科研的重点应放在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中学各科教材上面……”这些规定明确了教育学院的性质和任务,也指出了教育学院图书馆的任务和服务对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员和教职工服务,藏书应紧密地同教学活动挂钩,适应教学任务的需要,面向教学、面向教师、面向学生。
1.2 图书馆目前的藏书结构体系

一个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体系是衡量整个馆藏图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图书馆由于自身的任务和服务对象与其他图书馆有所区别,而具有自己的藏书特色,例如本馆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为特定读者服务的,专业性强,收藏的重点是根据院内所设的专业而确定的。

学院自创立以来,先后开设了中文、外语、政史、生化、信息技术、商务管理、旅游等专业。为配合教学的需要,本馆在图书采购方面一直都以教学质量为前提,注意藏书的教育性,重点收藏教育学、教育研究、课堂教学录像、各科基础学理论等专业参考书,在馆藏32万多册书中,以教学参考书和文学类书的比例为最大,教学参考书占馆藏的27%,远远高于除了文学类以外的其他各类。同时,在教参中又特别注意收藏我国历次更换的各类中学教材,以供教学中的比较,并且长期注意教育性藏书的采购,如教改信息、国外教育动态、优秀教师教案、论文及总结等,突出藏书的思想性、科学性、师范性和专业性。

在复本的控制上,以保证教学科研用书为前提,强调“种多册少”,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由于近几年图书经费的紧张,及图书书价上涨幅度猛增,本馆收藏复本最多的是中学教材,基本上为3本,一般图书的复本数为2本,对于那些价格昂贵、与教学无关的书、以及工具书的购数则为单本,这样既有了为教学服务的重点,又有了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辅助,一改过去毫无计划、盲目购书的作风,节约了有限的经费。
1.3 我馆藏书结构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3.1 图书采购缺乏预测性、系统性。人类进入21世纪后,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信息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图书馆面对的是更加充满竞争和压力的信息环境,面对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文献信息,广大读者迫切想了解当前学术界的新思想,新潮流和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各学科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但这类书不是太少、就是没有,或者是已经订了但还没到馆。再则,由于采购计划缺乏系统性,致使重点藏书在馆中比例失调,在本馆32万册藏书中,社科方面的书占83%,自然科学方面的仅为17%,而理科类的教学参考书更是微乎其微。
1.3.2 采访人员对藏书结构体系的影响。采访人员因从事的专业学科不同、兴趣倾向各异,导致采购的图书也各有其特点。以本馆前两任采访员为例,第一任采访员是历史专业毕业的,他对历史类的书籍采购较多,虽然也制定了采购计划,但在采购中却常常忽视了重点藏书和一般藏书的关系,仅凭自己的主观兴趣订购了大量历史性藏书;第二任采访员对周易的研究极感兴趣,这样在他采购期间虽然历史类的书减少了,但佛学、道学方面的书却增加了,像这样由于采访员的兴趣爱好而订购的书不免就影响到了整个馆藏结构体系,致使藏书重点不明确,偏离采购原则。
1.3.3 图书采购和藏书利用之间的矛盾。藏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藏书只有通过读者反复使用,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一般而言,藏书利用率是藏书内容质量、藏书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利用率越高,藏书质量也就越高。本馆作为学院的资料信息中心,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前提,购置了大量的专业书。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专业参考书的需求不大。国外的学校,没有统一教材,教师只给出教学大纲和提纲式的教学内容,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使用教学辅助图书进行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我国学校的教材一般编写得极为详尽,完全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这些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专业书的借阅,降低了专业书的利用率。目前,本馆馆藏中,专业书占了60%左右,而流通率却仅为7.4%,这说明在紧张的购书经费中抽出的大部分经费购置的专业书不但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而且还影响了藏书的利用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 对今后工作的一些思考
2.1 建立适合本院实际需要的系统、完整的科学藏书结构体系
2.1.1 加强采购的科学预测性。藏书建设要有预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成就日新月异,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新型文献载体不断涌现,这就导致图书馆的任务不仅要考虑现在的需要还要预测未来发展的需要。图书馆采购人员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课课程设置的变更要有前瞻性,尽早地购入将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图书,为教研员的教研和科研工作任务,如果购书滞后,将会影响到学校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2.1.2 通过调查、分析,完善馆藏。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阅读取向和特点,才能保证馆藏文献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馆藏的利用率,降低拒借率。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应该对图书馆的馆藏状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图书购置经费相对紧张的前提下,采访人员更应该把握好资源采购的数量和比例。这就要求采访员经常深入流通第一线和读者直接进行交流,了解读者阅读倾向,还可以通过流通、阅览等部门的借阅统计、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开读者座谈会,对以前入藏图书的利用进行分析,比较优劣,找出差距,为以后的采访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应紧紧抓住本馆的藏书重点,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收藏的重点、范围、各学科、各文种之间的比例进行详细规定,以求在现有的馆藏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提高。
2.1.3 激发教师、学员参与采购图书的积极性。要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藏书能够充分被读者使用,只依靠采编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增强文献采访的读者参与意识。图书馆的现状往往是极少数人为成百上千的学科、成千上万的读者选择文献,而科学文化进步日新月异,新观点、新发现、新学科层出不穷,整个知识体系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文献出版物数量激增,令人应接不暇,单靠采访人员在如此巨大繁杂的知识空间中寻找合适的文献,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组织每个学科的老师及学生来参与选择部分文献,以充实采访人员的工作内容。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以弥补采访人员学科知识的不足,对文献的选择更加具有准确性和预见性;其次,可以弥补由于采访人员的自身弱点和工作间接性而造成的失误。读者参与文献采访,能够增强整个文献体系的科学性,实现了文献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从而真正体现出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意识。
2.2 开展宣传、咨询、导读等各项服务,引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

要提高读者对专业参考书的利用,除了要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开展新书宣传、专业文献导读、馆藏资料咨询等工作来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

对每一批进到流通部门的新书,应开展新书宣传,可以简要介绍新书的内容,有可能的话还应给予此书一些简单的评价,让读者尽可能的对这些新书有所了解;由于目前我馆条件所限,图书管理还处于半开架的服务模式,这就造成了读者借阅的局限性,使读者无法熟悉馆藏,无法借阅到自己中意的图书,降低了图书的利用率,这样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经常了解学院的动态、各专业的授课进程,设立导读台,指引读者查找对象与专业相关的参考书或解答读者在查找中所遇问题,提供他们查找文献的途径;再则,可以配合教学的进程,编制各种教学参考书的索引、文摘,提供给读者,为他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和导向。
2.3 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补充文献资料

电子文献的拥有量及其在馆藏文献中所占比例,已成为新时期图书馆的重要评价指标。电子文献在适时性、应用性、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更易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应根据本馆的藏书结构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入藏,并与印刷型文献互为补充。既要避免“多而全”,又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对一些重要的、常用的检索型电子出版物要系统收藏,入藏的电子期刊则要注意收藏的连续性。同时,要注意电子出版物的时效性和网络的共享性,数字馆藏通过网络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向多个读者传播,提供共享的建设理念、任务,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包括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在内的电子文献的采购,通过校园网,实现数据库信息网上检索与全文网络化服务。另外,图书馆应根据本院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考察国内外各个电子住处服务系统,创造条件,与选中的一些信息中心建立联系,通过联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信息服务中心的文献住处资源,共享网络中的各种信息。
2.4 通过藏书剔除,调整馆藏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文献的使用寿命愈来愈短。据有关统计,图书平均寿命是10-20年,科技报告10年,学位论文5-7年,期刊3-5年,标准5年,产品样本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取代了旧的知识、技术和工艺;不完善的方法也被较为完善的方法所更新。这就必然导致文献内容的老化,有些文献必然失去了现实意义和参考使用价值。文献老化的加快也导致了图书馆呆滞书刊的大量产生,这些呆滞书刊留在图书馆,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还使得有用的文献与无用的文献鱼龙混杂,降低了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也影响了藏书的有效利用。

另外,当前文献发行数量的激增,使图书馆在藏书和使用上的矛盾空前尖锐起来。知识量的激增必然导致文献量的激增。然而,文献量的激增却导致了知识的产量大大超过其使用量,这无疑使文献的分析、精选和剔除成为趋势。

总之,在当前科技文献爆炸,图书经费短缺,书价上涨,书库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实用的、科学的、合理的藏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们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经常保存藏书的活力,就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建勋.图书选择: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关键.情报探索[J],2006,(11):110-111.
[2] 张子平,霍媛桃.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失误和藏书偏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32~34.
[3] 王志秀.试论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几个问题.河南图书馆学刊[J],2006,(8):38~40.
[4] 朱华平.提高高校图书馆藏书利用率路径探析.情报资料工作[J],2006,(1):94~96.
[5] 乌兰.关于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思考.集宁师专学报[J],2006,(3):85~88.
[6] 周志强.图书馆藏书剔旧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53~154.

推荐访问:福建 馆藏 教育学院 图书馆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