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图书馆技术应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时间:2022-03-11 15:46:36 浏览量: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320)
摘 要:图书馆工作中愈演愈烈的技术化趋势导致了人文 精神的缺失,对图书馆用户和馆员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如何融合图书馆技术应用和 人文精神,消除负面影响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技术应用;人文精神;用户;馆员;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7—0140—02
1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现状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撰写的《图书馆五定律》,不但是“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同 时道出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精髓,是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理论先驱化的先驱之作。随 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 以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 、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这一宣言通过明示读者在图书馆中 的中心地位和应享有的平等权利而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了图书馆人性化的内涵。这一理念在我 国图书馆界也得到大力倡导,有力推动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发展:借阅手段从由闭架发展 为开架,开放时间从8小时工作制发展到“图书馆无休息日”,服务方式由单纯的流通服务 发展到实时咨询、个性化服务等,以及读者需求注重多样性服务,环境布局表现人的主体性 设计,为弱势群体考虑而设立的各种服务设施,尽量保障信息平等与信息自由的管理机制, 尊重用户人格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用语等,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界的发展与 应用。此外,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主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刘国均先生将馆员视为图 书馆四要素之一,体现了图书馆中馆员的主体地位。现如今,“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 —以用户为中心和以馆员为中心,这一思想已经普遍得到认同。

然而,就在“人性化服务”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界发展应用之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历史性变革,人们对图书馆学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技术 导向,在图书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学派颠覆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图书馆界 面临由于缺乏终极关怀和人文理念的指引而出现的危机,具体表现在:学术研究多停留在技 术层面,对人的关心不够;在资源投入方面,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占据了大份额经费和优势 人力资源,用户的主体地位被掩盖;在服务方面,以硬性管理手段和大众化服务为主,禁忌 多于诱导,惩罚多于教育。的确,借助于日新月异的技术,借助于无所不有的网络,图书馆 的用户对象扩大了,几乎是全球的;服务时间延长了,几乎是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内容增 加了,从书目、文摘到原文,从代检代查到任何专题的实时咨询,几乎你想要的图书馆都可 以提供。但是,缺少与图书馆员面对面的交流,用户面对的是由文字、符号与图像组成的冰 冷界面,他们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便捷和准确,却感受不到人性化的亲切与关怀。长此以往 ,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最终会使其转而寻求更具技术优势的网络服务大腕。 
2 技术应用对人本位的冲击
2.1 抬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门槛

在传统图书馆时期,读者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获取文献信息是很自在的一件事。而在信息技 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化设备被推向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最前沿,读者只能通过计算 机或其他设备上的操作来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遇到难题也需要自己寻求答案。一旦读者缺 乏相应的计算机等操作技能,就会在设备前无所适从,徒增心理障碍,这将直接影响到读者 利用图书馆的信心。
2.2 疏远了人的情感交流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们对交往的需求永远都是存在的,技术作为“理性的产物”、“刚性 的结构”、“严密的程序和规则的体系”,在许多地方和人的情感世界相抵触、相冲突,将 人推入“冷冰冰”的工作场所。现代技术设备在图书馆的使用,使馆员与馆员,馆员与读者 生活在一种“用导线连接的社会”里,使馆员之间的关系、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变得更加间接 了,此外,在图书馆馆技术热的大潮中,部分图书馆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技 术上,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读者的了解和关心,这进一步疏远了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的 距离。
2.3 抑制馆员的能动性

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编目逐渐取代了手工作业,流通系统计算 机管理使借还图书变得十分迅速,先进的存储技术使图书馆在有限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资源 ,联机检索使文献信息的获取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现代化技术在给图书馆带来高效率的同时 也对馆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将馆员的动作纳入固定的格式中,所谓“技巧”、“工序 ”、“规范化”等等,将人的动作严格限定在某种统一的、共同的格式里。馆员每天按部就 班地执行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其为读者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 自动化技术设备所显示出的高效率也容易造成馆员在心理上对技术设备的依赖、推崇,认为 设备较之自己更加优越,这种技术推崇论的意识会极大地抑制馆员能动性的发挥,其结果必 将降低读者服务质量,导致图书馆服务危机的产生。
2.4 分化馆员队伍

图书馆是由各个部门组成的综合体,各部门的岗位虽然职责不一,对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但缺一不可,同时更需要通力合作。因此,笔者认为馆员的地位不应该相差太悬虚。然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馆员的平等地位因所从事岗位的技术含量高低不 同趋于瓦解,馆员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的现象日益突出。如参考咨询、编目、数字技术维 护部门及岗位由于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中高级职称的馆员大多云集在此,形成了所谓的 “技术贵族”,而对于流通、阅览等传统的一线岗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此类岗 位技术含量较低的看法普遍存在,从而使这些岗位的馆员因工作性质的关系被视为“技术平 民”,结果导致了图书馆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进军的过程中馆员地位相差悬殊,岗位含金量 高的馆员日益受到领导倚重,其工作意见容易被采纳,岗位含金量低的馆员其呼声往往得不 到回应,这不仅直接挫伤基层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图书馆工作价值的实现,也造成馆员 之间人际关系的疏远、紧张和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不和谐。
3 技术应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一切技术,包括一切IT技术和图书馆的传统技术(编目规则,分类法等)最终不过是工 具而已,它不可能最终完成图书馆要完成的一切使命,更不能完成图书馆的终极使命。如果 一味地只强调技术,不能把技术应用和人文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图书馆的发展就会偏 离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1 技术与用户的融合
3.1.1 避免技术应用拉开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技术应用应强调技术人道化,方便接近和 自 由存取,使读者愉悦、自由和舒适。现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重技术,轻服务,重技术的投 入及使用,轻视对价值服务的倡导;读者与馆员的交流也多数被人与机器的接触所取代;现 代技术表现出的价值理性的弱化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增加了计算机中介,不少用户因此退 居到了潜在用户行列,弱势群体只能望着计算机兴叹;现代技术还造成人们依赖信息而疏于 实践和思维,虚假信息和各种流言使用户利益受损,信息污染正困扰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数 字图书馆这个技术超人,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网络,是按照对所有读者成员都友好的模式构 建起来的,完全可接近、可存取和有效的,让人们都从中得到愉悦、自由和舒适。
3.1.2 建立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机界面,提供学科馆员或教授的在线解答。现在每个图书馆 只 有一个界面,技术水平较低的读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到一些基本的技能,对某些知识欠缺 的读者又限制了对这个数据库的应用,这些都对读者产生了时间浪费和焦躁情绪。因此,在 数字图书馆中需要提供各种不同水平的信息知识技能的在线辅导,而不局限于培训班;在设 计界面和设置功能时展开对人们的专业领域及工作习惯的了解,有条件的可安排学科馆员或 聘请学科教授在线咨询解答。数字图书馆的检索界面必须简洁、庄重、通俗易懂,尊重用户 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减少系统对用户的限制,让用户尽可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信急需求 。用户在检索中碰到问题时,智能化系统及在线馆员或学科教授须及时友好地给予帮助,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摆脱繁杂的用于操作方法的记忆,有效合理地利用数字图书馆中的 各类资源。
3.1.3 为用户进行信息挖掘,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挖掘”就是从不完全的、有噪声的 、 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 知识的过程。对Web信息的开采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任何一个特定 用户的特定需求来说,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信息库中,冗余信息总是大量存在,而如何从中将 最有针对性的信息找出来,则只能用信息挖掘这种方式。以用户服务为中心是数字图书馆发 展的方向,在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将越来越明显,为用户创立和管理用户 的信息或兴趣群组,并提供应用服务,以帮助用户管理这些信息,这就是数字图书馆的个性 化信息服务。
3.2 技术与馆员的融合
3.2.1 建立以馆员为中心的技术环境。技术是依赖于人而产生的,技术的全部丰富特性也 是在人的使用中展现出来的。新技术的应用只是为图书馆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手段,图书 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归根究底仍取决于图书馆员,图书馆馆员友善的微笑、耐心的指 引、热情的解答,都会使读者如坐春风,而这些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比拟的。因此,应 努力营造以馆员为中心的技术环境。首先,图书馆应挖掘和发挥馆员的智慧,把馆员头脑中 的知识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其次,馆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将一些先进的 信息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只有做到人和机器的和谐相融,才能为广大读者提 供优质、高效、便捷、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
3.2.2 加强馆员的教育培训。无论是传统图书馆时期,还是现代图书馆阶段,馆员始终是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因素。计算机等高新技术设备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对馆员提出了知识 化的必然要求。它要求馆员要及时调整思路,主动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加 强自身的完善。图书馆既要注重馆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又要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 ,注意提高馆员的人文素养。馆员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网络技能和良好的文 化素养,才能在高技术环境中自由支配现代化设备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3.2.3 实行岗位轮换。图书馆的现代化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但是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 务 质量,更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图书馆技术热的大潮中,友善、和谐、合作与 互助更应该成为馆员间人际关系的主旋律,技术水平高的更有义务帮助和扶持技术能力较差 的馆员。为此,图书馆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岗位轮换。馆员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单向流 动和双向互换,一方面有助于化解当前部门间存在的隔阂,增强馆员对馆内工作间相互依赖 关系的认识,促进馆员间情感的交流和图书馆整体队伍的团结。另一方面也能让馆员开阔视 野,使馆员公平、公正地获得与自己志趣性格、特长最佳匹配程度的岗位,帮助馆员充分发 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最高绩效。岗位轮换同时还能使馆员获得更加广泛而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技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易红,袁俊华.现代技术环境下人文精神的复归之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 念及其研究现状.情报资料工作,2006,(3):18~22.
[2] 卢小敏.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背后的冷思考.情报资料工作,2006,(3):86~88 .
[3] 朱晓华.现代图书馆与传统人文精神.图书情报工作,2002,(2).
[4] 肖凤玲.21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四川图书馆学报,2 005,(2):26~28.
[5] 孙瑞英.解读图书馆人的思维误区.情报资料工作,2006,(2):79~81.

推荐访问:人文精神 融合 图书馆 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