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2 15:34:34 浏览量:
   
    摘要: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激增,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文章从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原因及消除贫困的措施等3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城市;贫困群体;综述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流动的松动,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贫困人口增长迅速。城市贫困人口的增长,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近年,城市贫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
 
    中国城市的贫困人口的规模一直都存在争议。在20世纪末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唐钧根据没领到失业保险津贴的失业者,没能领到下岗职工生活补贴的下岗无业者和停发、减发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3部分人员共计950万,并适当考虑由这3部分人员赡养的家庭成员,再加上传统的社会救济对象,认为1997年中国的城镇贫困人口约为2000万人。但学界还有另一种观点,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朱庆芳为代表。朱庆芳综合国家统计部门、劳动部、总工会等有关部门的数据后认为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8%。吴鹏森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和城市贫困救济率计算后认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贫困人口规模大约为3500-4500万。
 
    一般认为,需要给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都是城市贫困人口。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中较多地采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测算城市贫困群体规模的标准。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份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为2332万人。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同低保人口就是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关信平认为,城市低保人口的数字只代表了城市“绝对贫困型”的测算,是城市贫困规模估计中的下限。
 
    (二)城市贫困群体的构成
 
    张勉认为城市贫困人口包括:“三无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者;外来农民工。王莉丽认为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主要由失业、下岗人员,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居民,较早退休且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以及进城务工的部分农村人口组成。杨钊、蒋山花则将城市贫困群体划分为3类:“三无”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特殊贫困群体,包括领取离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贫困标准的人员、在“农转非”后无法成功就业而致贫的人员、因重大疾病或事故致贫的人员等。吴艳认为城市贫困人口包括5类人群,分别是: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打工人员,大中专院校里的贫困学生,以及商场竞争中的失利者。
 
    (三)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朱庆芳认为城镇贫困人口近几年呈增长趋势。且贫困程度加剧,贫富差距扩大;贫困人口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所有制差距逐渐扩大;城镇贫困人口具有群体意识和凝聚力,是社会不安定因素。郭蓉、余虹认为城市贫困群体竞争能力弱;群体构成呈现动态性和非正式性;具有行业集中性和地域集中性。李伟则认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有着明显的“转型期”或“过渡性”贫困的特征;其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显露,具有了贫困群体特征;城市贫困人口正逐渐从主流社会中脱离出来,表现出边缘化特征。王涛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从物质方面看,贫困程度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从政治方面看,处于无权或少权的地位,表现出边缘化特征;从精神方面看,精神生活质量低下,思想状况复杂。
 
    二、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原因解释
 
    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原因解释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多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和微观的个体家庭两方面寻求城市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
 
    (一)宏观社会经济原因
 
    1、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李强、刘伟、陈谊娜等人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业结构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不再由政府经营,而是进入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改革、调整、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破产、停产、半停产,或为适应市场竞争而裁减富余人员和知识技术陈旧的老职工,职工受雇不再是终身制,这样造成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产生大量城市贫困人口。
 
    2、收入分配制度影响,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日益悬殊。李强、王涛等人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的时代,改革开放后,以市场为导向,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致使家庭背景不同、初始条件差异的居民向贫富两极分化,低收入群体逐渐沦为贫困群体。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市贫困群体是需要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降低贫困的发生。朱庆芳、柯毅萍、黄桦等人都认为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大量存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密不可分。王涛认为改革开放改变了原来的国家福利和企业福利模式,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二)微观个人家庭原因
 
    1、个体因素。刘伟认为是个人的懒惰和不努力,“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导致了人们未能走出贫困的窘境。陈谊娜则认为贫困群体还受陈旧观念束缚,择业时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等,思想上怕苦、怕脏、怕累,“高不成、低不就”,丧失工作机会。郭蓉、余虹等人认为是个人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竞争力较弱。
 
    2、家庭因素。李明锦、郭蓉、余虹指出家庭成员患病或残疾,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刘伟指出家庭人口多,而就业人口少,也是致贫原因。
 
    此外,曾敏指出,理论界多从结构的视角寻找贫困的原因,但还存在文化性贫困。当前,城市“文化性”贫困凸显为贫困群体的精神状况负面特征明显、社会交往资源不足和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品质都较低。
 
    三、消除贫困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分析原因后,学者们对如何消除贫困做了积极地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第一,发展经济。李强、王莉丽、刘伟主张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贫困群体之所以陷入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经济发展了,就业机会将增长,居民的收入也就会增加,有利于脱离贫困。此外,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贫困救助。
 
    第二,大力扶持就业和再就业,拓宽就业渠道,灵活就业。李明锦认为通过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使其早日解困脱贫的治本之举。王莉丽认为,消除城市贫困的主要措施就是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加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在就业中,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鼓励贫困者自主择业、创业。刘伟则指出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建立并完善就业调查和监测体系,为决策和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机会。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向川,杨冬民认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反贫困的基础。李明锦指出要进一步筑牢“三条保障线”,即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确保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生活保障费;确保失业救济金、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周小桃认为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现有社会福利政策,使其向贫困者倾斜,并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陈谊娜提出建立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城市廉租房制度等在内的相对完善的城市贫困人口保障制度。
 
    第四,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收入分配管理,缩小贫富差距。朱庆芳认为应治理地区间、行业间的分配不公,缩小地区间、行业间、贫富间的差距。刘伟、柯毅萍认为要强化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制的源泉监控,规范制度内和制度外的收入,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五,注意培育社会层面的力量。柯毅萍认为现代社会中,社区和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将部分扶贫救助的工作交由社会力量,政府与社会力量协调合作,往往能弥补单靠政府力量存在的不足,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钧.1998: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评析[J].科技导报,1999(4).
    2、朱庆芳.城镇贫困人口的特点、贫困原因和解困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1998(1).
    3、吴鹏森.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现代保障体系的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关信平.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J].中国城市经济,2003(6).
    5、张勉.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
    6、王莉丽.城市贫困:现状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8(6).
    7、杨钊,蒋山花.转型期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与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5).
    8、吴艳.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3).
    9、郭蓉,余虹.城市贫困群体脱贫模式初探[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2).
    10、李伟.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2).
    11、王涛.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8).
    12、李强.中国城市贫困层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3、刘伟.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14、陈谊娜.完善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保障制度[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5、柯毅萍.城市贫困群体小康之路的社会政策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6、黄桦.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现状研究[J].经济问题,2008(4).
    17、李明锦.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J].社会,2002(3).
    18、曾敏.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文化性”贫困探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
    19、向川,杨冬民.陕西城市贫困家庭调查报告[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0、周小桃.城市贫困的成因及社会保障的法学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推荐访问:综述 贫困 群体 我国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