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借合淮同城化之机促县城跨越发展

时间:2022-04-12 15:12:00 浏览量:

     由淮南市提出的“融入省会经济圈,推进合淮同城化,建设新型区域经济联合体”的战略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合肥市的积极响应。作为省会经济圈中北部最重要的城镇组团,国家重点建设镇——水湖镇,适逢难得的机遇。如能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地缘、基础等优势,就能为水湖镇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获取更多的资源,增添发展的后劲,加速崛起的步伐。  

一、水湖镇在合淮同城化中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按照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141”组团发展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双城带动、融入合淮”战略,以南部合肥北城与北部县城为中心,以合淮同城化为纽带,以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和淮南政务区南移为契机,将县城水湖镇作为拉动县域中北部经济中心全力打造。坚持县城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县城建设发展步伐加快,面貌变化较快,县城政治、教育、文化、商贸和北部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水湖镇是省会经济圈向北拓展的主要区域,是长丰县北向发展的桥头堡,具有在合淮同城化中率先融入、率先发展、率先崛起的诸多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水湖镇地处合淮两大城市经济带交汇地,合淮阜高速、206国道、合水路、淮南铁路直达, 311省道连接贯通县城;淮南铁路暨有线电气化改造和合蚌高速客运专线现已动工建设,规划中的驻宁(驻马店——南京)高速、沪宁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四通八达的内连外通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具备了深度融入合淮,承接先发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交通基础条件。
     经济总量较好,功能完善。2008年,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城基础设施完善,县城框架基本拉开。水电供应和污水处理能力充足,能确保对县城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供电、供水和污水处理之用。   

相互联系紧密,特色鲜明。水湖与淮南历史上联系密切,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脉相通,经济相融,交流紧密。特别是淮南山南新区不断发展,两地经济合作日益密切,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流动,产业逐步融合,投资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加快对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经多年沉淀积累,已形成阀门制造、轻纺制衣、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轻纺制衣是我镇主导产业,拥有一大批轻纺制衣熟练工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水湖镇还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被授予“绿色无公害A级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   

 二 加快合淮同城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实施合淮同城化战略,对长丰县尤其是水湖镇来说,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如何将机遇、优势、基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快速发展的动力,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等层面上率先对接和突破,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去落实。为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规划的对接和融合。主动加强与淮南市的交流联系,不仅将我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与淮南市对接,而且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的对接,使之融为一体,发挥我县在合淮同城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起到率先发展效应。既要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更要明确近期建设发展重点。水湖镇作为合淮同城化的前沿和桥头堡,理应率先起步。  

2.加强交通网络的统筹规划建设。近期应加快长丰县至淮南市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县城至淮南政务新区快速通道的规划建设,加快县城和淮南市的公交互通。中长期应做到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城市轻轨等全方位融合,无缝对接。  

3.加强产业错位或联动发展。充分利用淮南市能源城的优势和工业用地有限的制约,错位发展现代加工业、制造业、建材业,服务业等,承接淮南市企业的外迁和转移。联合发展旅游业,依托合淮两地以及我县的旅游资源,积极利用草莓文化节、国际豆腐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平台,加强旅行社的交流和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破地域界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休闲,把水湖镇打造成合淮两地旅游休闲娱乐业的纽带和中转站。  

4.积极发展房地产业。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一小时经济圈”的不断扩大,私家车的不断普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产生新的变化。水湖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居住环境、优良的教育资源、较低的房价,吸引了众多市民到县城购房置业,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也看好水湖镇。如能在交通上同有,通信上同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一定能吸引淮南市民来县城购房置业,必将推动县城房地产业的大发展,聚集人气,扩大消费,繁荣县城的三产服务业。
    5.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的日益便捷,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必将更加密切。为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迫切需要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需要科学规划,互补发展,实行合理分工和优势集成,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各自特色,促进市场繁荣,拓展消费空间,挖掘消费潜力,同时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推荐访问:同城 县城 之机 跨越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