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影响GDP核算质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12 15:16:57 浏览量:

    一、关于GDP的核算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中文译为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新创造的财富总和。为了便于国际对比和避免使用时的混淆,国家统计局报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只能称为增加值不能简称XX(产业、行业、单位)GDP。它有三种核算方法:

    1、生产法,GDP=各产业(或行业、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它反映的是所有常住单位产出的可供市场需求的总供应的大小与结构; 
   
    2、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它反映的是所有常住单位市场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及各类最终支出的规模和构成情况; 
    
    3、收入法(又称分配法),GDP=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它反映的是收入的增加与财富的增长。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GDP核算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决策,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GDP核算数据质量是各专业数据质量和各部门数据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GDP核算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因此GDP核算与各专业与各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密切相关,各专业与各部门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GDP核算数据质量。

    二、影响GDP核算质量的几个突出问题

    1、专业统计制度不配套影响GDP核算数据质量。

    按规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遵从“国土原则”、实行辖区核算,按理说作为GDP核算的基础的各专业统计工作也应该以坚持这两大原则为前提。然而,在现行的基层实际统计工作中,工业实行的是工厂法(或公司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实行的是注册地统计,贸易、餐饮和其他社会事业基本上按的是权属统计……以此为基础核算的基层GDP就可能发生两种核算误差:一是把法人总部、注册地及权属在本地的实际经济活动场所在外地的经济行为纳入了本地核算,二是把实际经济活动在本地而法人总部、注册地及权属在外地的经济排除在该地生产总值之外。当然,按照统一标准执行,在一个国家和相对独立的地区来说,不存在重复和遗漏统计的事情;但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时代,经济往来交错的情形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更小区域(如省、市、县、乡等),特别是同城不同区的经济区域的是否是本地的经济社会行为与结果很难得准确把握,其核算的GDP及其增长速度也就仅是地方经济的近似反映和大概描述。

    2、核算基础资料残缺影响GDP核算质量。

    不论用何种GDP的核算方法,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非常详实的核算基础资料,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求经济领土即辖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且如实、按期上报其生产、支出、分配等所有活动的详细的帐目与相应的资料,这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的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天方夜谈”——根本不可能。首先,从核算所需资料收集看,不细、不全:从现行的统计调查组织形式来看,定期报表实行的是限额以上全面统计、限额以下抽样调查,调查样本又是满足国家、省级的需要而抽选的,市、县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样本,用上级的样本值估计本级的数字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从统计管理上看,综合统计部门对部门统计和民间调查管理还很不到位,也还没有建立资料互换制度,所需资料特别是有些垂直管理部门的资料索要起来更是“难于上青天”。其次,就基层统计调查数字质量看,真实性较差、可性度低:就个人来说,怕露富,不可能如实说收入,尽可能地少报收入、多说支出。就企业而言,小的讲实惠,很低调,基本上是全方位瞒报;大的追求规模效益和社会效应,除了利润指标尽可能地缩小外,其它指标均可以“按需而定”。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怕暴露单位之间分配的巨大差异,报表的真实和资料的互换都还有待规范,就更不好说统计的“正本清源”了。

    3、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影响GDP核算质量。

    第三产业核算数据中除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来自专业数据外,其余数据全部来自部门数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许多单位所有制性质或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如交通运输单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部分单位已将车辆出卖或承包给个人,航运绝大多数也属私营性质,这样财务报表的数据也很难收集,即便报表上有数据,是否如实反映经营情况也难以确定。另外,像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许多新兴服务业数据遗陋较为严重,这些单位,统计部门都没有布置报表,核算时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因此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质量对GDP核算质量(主要指GDP增速)影响非常大。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质量(指增速)很不稳定,如我市2007年税务部门提供的不含电信行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速从一季度的40%降至二季度的16.5%,导致GDP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GDP核算质量。

    4、GDP核算体系不健全影响GDP核算质量。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革,现在国家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GDP核算体系,全国统计部门统一执行一套严格的核算程序,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核算程序中有15个价格指数指标,但只有7-8个细分到了市州,还有一半全省实行统一的价格指数,而县(市)区则全部照搬市州的,这是否科学合理?另外,核算程序中有一套调整系数来调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但有时国家从宏观调控出发,突然对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如今年第二季度调整系数比第一季度调整系数一律调低,结果造成各市州GDP增长速度至少下降0.5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占比大的市州,影响更大;再有,在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县(市)区很难获得准确的进出口数据,无法对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核算资料进行验证。所有这些对核算数据质量都有影响。

    5、人为因素影响GDP核算质量。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主要地方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地党政领导的主要政绩,虽然严禁“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但当地主要党政领导还是比较关注和重视这个数字。现在全省实行新型工业化考核,推行对市州及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这些考核包括了对GDP的考核,而且分值较大。因此有些地方领导要求核算人员想方设法提高GDP增长速度,在现在的核算程序中,县(市)区部门数据不齐,市州核算人员无法准确核算县(市)区GDP,这样无形中为人为因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影响了GDP核算质量。

    三、对提高GDP核算质量的几点建议

    1、加大执法力度,从法律上维护数据质量。

    统计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统计法》,要让各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知晓《统计法》,了解《统计法》,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一个在统计法律法规监督下,基层单位的统计数据质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维护机制,创造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另外,统计部门要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统计违法案件,要及时、迅速、果断查处,不要走过堂,搞形式主义,对典型案件该罚款的要罚款,该新闻曝光的就曝光,绝不能心慈手软,要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2、改革统计调查体制。

    各专业统计必须以GDP核算为核心,统计原则、范围、口径等方面均要与GDP核算相一致,尽可能地减少设计误差;取消各行业总产值统计,建立以总产出、中间投入、营业收入、利税总额为主的专业统计、定期调查和普查的指标体系,如能这样既能够极大地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又能有效避免因统计指标过多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 

    3、规范部门统计工作。

    部门统计数据基本是第三产业核算的基础数据,因此规范部门统计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特别是提高第三产业核算数据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平时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关于加强、规范部门统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制度,同时强化部门对其主要经济数据的评估审核,并要求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及时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各种统计资料和财务资料。这样既可以减轻基层核算人员从部门收集统计数据的工作量,也有利于提高基层核算数据质量。

    4、继续加强核算方法制度改革,从制度上完善地区GDP核算。

    受基础资料的限制,现在GDP核算的产业部门分类太粗,特别是服务业更加突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平时季度核算中没有体现,年报时也是在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中根据往年经验分摊一部分,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对外提供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对一些新兴服务行业,如物流业暂时没有纳入核算范畴,还不能满足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的需要。现在全省实行服务业统计改革,成立了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正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服务业统计,因此,核算方法制度改革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核算方法制度改革也势在必行。另外,在完善服务业核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继续完善支出法的核算体系和核算价格指数体系,对县市区级要出台操作性更强的核算方法制度,要确保每个数据都有来源,以提高县市区核算数据质量,也堵死了方便之门,提高统计部门抗干忧的能力。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要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培训的力度,使统计专业人员及时了解所有专业与部门统计中指标含义与口径的变化。熟悉统计理论与方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核算方法与技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做到生产法增加值与收入法增加值基本吻合。同时统计系统内部各专业人员要学习核算理论与方法。了解核算体系的变化有利于专业统计与核算的衔接,对提高GDP核算数据质量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四、重新认识GDP

    GDP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劳动部门生产的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物质产品(又称货物)和劳动产品(又称服务)的总量,又能够比较科学地描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取得的进步,人们误以为它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能指标,非常重视它,其实,GDP和其他统计指标一样,都有其自身的特定的含义、作用和严格的界定、口径、分类及核算原则,虽然在经济工作中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从指标设计上来看,GDP从它诞生开始就客观存在五大“缺陷”或者说低于使用者期望的不“完美”的地方: 

    1、它只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核心的生产性的指标,它只能与该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收入分配、资金流量、资产负债、国际收支等帐户及其指标联系起来,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地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分配、消费、储蓄、再投资等活动的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仅就GDP一个指标来论好坏。

    2、它只是一个经济指标,也只能反映生产的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及其产业结构,并不能用来反映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生活质量等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

    3、它只注重了合法经济的反映,而忽视诸如贩毒、卖淫、赌博、洗钱、地下军火交易等非法经济的客观存在与创造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对地区特别是人民的财富实力有漏统和低估之嫌。

    4、它只着重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成果,而没有将客观存在且有较大份额的自给自足经济纳入其核算范畴,所以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和地区GDP有低估的存在。

    5、它只在乎生产成果和发展速度的描述,而对生产的质量、成本、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反映不够,如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重复建设的负效应、产品的积压与过剩、垄断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合理性、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情况都无法反映,有高估和遗漏之实。

 

推荐访问:核算 几点思考 质量 影响 GD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