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完善县级GDP核算之浅见

时间:2022-02-12 15:14:37 浏览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逐步建立。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及评估成为了统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级统计部门正在加大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对GDP核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地区GDP核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县级GDP核算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完善。现就县级GDP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县级GDP核算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一、当前县级GDP核算存在的突出问题

    20多年来GDP核算办法不断完善、可操作性日益增强、指标设置有所调整、数据来源日趋规范化,但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等加大了统计工作的难度。在县级GDP核算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县级GDP核算数据采集困难,难以满足县级GDP核算的需要。 

    (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

    1998年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发生较大变化,统计口经由以前的隶属关系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转变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符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单位数大大减少,绝大部分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数不再纳入工业专业统计范围,再加上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有很大一部分工业数据即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其他工业企业(规模以下)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虽然实施了抽样调查,但只是满足了上级统计部门的需要,对县(市)区级代表性不够。核算中这部分数据只能按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有关资料进行核算,随着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日益加快,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变化,在无法获取准确有效资料的情况下,这样推算产生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会产生较大偏差,也使得GDP数据可信度打了折扣。

    (2)建筑业核算存在一定缺陷。

    建筑业增加值核算主要数据来源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完成额和建筑企业完成的产值,这二者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统计报表中指标设置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更趋合理化,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建筑业增加值中,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城镇投资50万元以下的数据和非农户投资50万元以下的数据被“推”掉了。之前,城镇投资50万元以下这一项指标设置在投资专业统计报表中,非农户投资50万元以下这一项指标由农调队抽样调查数据取得,但从2004年以后,这部分数据无从统计。

    建筑企业完成的产值常规年度只要求统计资级以上建筑企业,当然这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因为个体建筑业存在流动性大季节性强无固定场所等等不确定因素,无法也不可能全面统计。但做为县一级面言,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法人建筑企业甚少,个体建筑业在整个建筑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GDP核算时仅考虑资级以上建筑企业的产值,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而且由于县级建筑企业资级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不仅难以在外地承揽到项目,就是本地的许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都是由外地建筑企业完成,可以说目前县级建筑企业是在夹缝里求生存,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如果建筑业增加值将从投资中的建筑安装工作量的角度核算过渡到从建筑业总产值的角度核算,照这种算法,县级建筑业增加值可能大大缩小甚至可能微不足道。

    (3)第三产业核算数据中缺漏现象严重。

    第三产业领域中单位量大面广,情况复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成分日益多元化,特别是私营、个体服务业发展迅速,一些新兴产业也悄然崛起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由于分散、变动频繁,更是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常规统计中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第三产业统计制度,核算所需要的部分行业资料只能采用间接推算的方法,或者以直接计算为辅、间接推算为主的方法取得。但现行统计制度无法完全满足第三产业核算数据的需要。与第三产业发展配套的工商、税务和行业统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县一级多数行业没有综合性业务管理部门,造成第三产业核算资料来源存在严重缺口。比如:交通运输邮电业,目前,系统内交通运输单位几乎名存实亡,绝大部分单位已将车辆出卖或承包给个人,这样财务报表的数据很难搜集,既使报表上有数据,也不能如实反映经营情况。营利性服务行业以营业税发展速度来推算行业GDP的发展速度,不能够真正体现该行业发展速度,税务部门统计的营业税是依据有工商部门营业执照进行统计,而实际那些没有经过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存在漏统,而且营业税征收完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仅凭税务部门掌握的营业税发展速度来推算该行业增加发展速度不够现实。

    新兴产业数据遗漏较为严重。新兴服务业大量出现,发展很快,但由于资料不全,常规统计难以准确核算。例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虽然在常规统计中通过相关资料推算等方法作了统计,但很难准确。核算中新兴产业相关数据的缺漏,使GDP总量及发展速度均受影响,很难客观、真实反映产业结构调整成果。

    2、"属地"原则难以适应县级统计核算需要。

    属地统计概念模糊,不仅重统漏统,而且难以准确反映出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如:目前相当一部分法人单位上划成为上级直管部门,县一级不再是独立法人,不再实行独立核算,统计制度不够健全,统计力量有所削弱,县级统计部门很难及时从这些部门获得GDP核算所需资料。如:移动、联通、电信等属于上级直管单位,这些部门在县级都没有独立核算单位,上报给县统计部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些部门上报给县统计部门的数据与上级统计部门反馈的数据差异性较大。又如:交通运输业周转量的统计,上级反馈数与部门上报到县级数有很大的差异,上报的数据对地区GDP核算利用价值偏低。县级核算往往在临近上报时间才得到上级反馈到县核算该行业的基础数据,县级对GDP评估十分仓促,严重影响县级对地区GDP总量的把握和发展趋势的判断。

    3、GDP核算方法欠完善。

    目前GDP季度核算中工业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规模工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以上年规模工业、规模以下工业所占比重做为权数加权计算出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当年的可比价,然后根据工业品价格指数计算出当年的现价,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规模工业的增长速度是滚动速度,基数是变化的,整个工业的基数是固定的,规模工业、规模以下工业的权数也是不变的,而且规模工业增加值计算采用的价格指数与整个工业增加值计算采用的价格指数不一致,就是说,规模工业的基数的变化影响和价格因素的影响都只能倒挤在规模以下工业中,这就存在非常大的一个缺口。从我县2007年上半年计算数据来看,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现价增长速度为14.6%,根据GDP核算倒挤计算出的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速度却为-18.4%,这显然没有正确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情况。

    4、经济体制多变,统计对象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社会配合程度整体下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所有制形式日趋多样化,单位类型变得错综复杂,数据来源渠道不畅,加大了统计工作难度。大部分转轨及新成立的单位特别是私营单位、个体户,普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他们对统计工作知之甚少、不理解、不支持,不能及时、准确、如实填报统计数据。特别是涉及到与收入支出等经营情况有关的指标,思想包袱沉重,顾虑较多,导致申报数据严重失实,更有甚者拒绝调查,社会配合程度整体下降。

    5、县级统计部门的独立性相对差。一方面地方各级人大年初通过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往往自上而下“层层加码”,这也可能造成一些地方统计数据自下而上“层层加水”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GDP成为考核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有的甚至还搞“末位淘汰”制,这样使得各级领导都过于看重GDP,甚至 “唯GDP是瞻”,形成“GDP崇拜”,从而出现地区之间相互攀比现象,人为因素干扰严重。

    6、县级GDP核算力量薄弱。县级GDP核算人员负担日益繁重。就县级统计机构而言,统计人员少,一般只有5-6人承担全部的业务统计工作,报表任务就很繁重,既有常规统计报表,也有临时性的专项调查报表和普查,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统计专业知识,由于兼职过多,有的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过重的负担,使得县级核算人员整天疲于被动接受工作,而无暇分身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开展一些专题分析和调研活动。核算GDP时,再加上各种评比客观上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核算过程中难免影响数据质量。

     二、对县级GDP核算问题的思考

    为加强县级GDP核算工作,提高县级GDP核算数据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传统全面报表不能涵盖的社会经济现象不断增多,我们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即:以重点调查为主,开展周期性抽样调查,辅之以全面报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前进步伐,使一些核算中需要的数据资料得以落实。如:对个体交通运输业,居民房屋出租及装修等等行业的统计数据采用抽样调查取得。

    2、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从制度设计到报表审核要有统一的规范,不能仅凭个人感情收集部门数据。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如:要加强与银行、财政、地税、交通、电信、邮政等部门的协调,做到基础资料有来源,核算方法规范。

    3、建立服务业长效统计机制,夯实服务业统计基础,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一是建立覆盖全行业的、以财务经营性指标为主的价值量统计指标体系,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二是利用部门现有的统计渠道和统计资源,对各部门现行业务统计报表和指标进行充实、整合,进一步健全服务业行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满足服务业行业发展管理的需要。在调查方法上,针对服务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不同特点,以国民经济小类行业为基础,将服务业单位划分为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及个体经营户三个调查总体。对各行业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分别实行抽样调查,夯实第三产业核算基础。

    4、减少考核指标,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全民统计法制意识。

    GDP核算源头数据直接控制GDP数据的质量,自上而下尽可能减少各项经济和社会考核指标,防止人为干扰统计数据发生,同时提高全民统计法制意识,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才能确保统计数据来源渠道通畅,社会整体配合程度提高,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从而确保GDP数据质量。

    5、充实核算统计力量,加强业务培训。目前县级统计力量十分薄弱,专业人员往往要承担多个专业任务,头绪多、工作量大,对核算制度、理论研究的精力、时间相对不足,充实县级核算统计力量十分必要。同时上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性分析能力,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提升县级核算人员综合素质。

    6、加强专业统计基础工作,客观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核算工作是建立在坚实的专业统计数据基础之上,各专业要加大数据评估力度,加强审核把关,防止出现畸高或畸低现象。特别是要加大对工业、建筑业、劳动工资等专业数据的评估审核力度,对问题大的专业数据要实行重点监控,同时结合抽查的形式对基层起报单位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
                           

 

推荐访问:浅见 县级 核算 完善 GD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