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王治安,邵荣华)

时间:2022-02-20 15:17:15 浏览量:
 

——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生态经济论 

摘要:十堰作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保护水源成为“第一要务”,发展经济是永恒主题。以可持续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实施 “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建设,倡导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使社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转化再生型转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实施;生态立市;建设;南水北调;试验区

十堰市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担负着为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提供优质饮用水的重要使命。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营造十堰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环境,建设好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无论是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用水安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还是对于工农业生产发展、保证调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堰市地处鄂西北鄂、豫、陕、渝4省市交界处,汉江横贯全境,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与我市所辖5县1市2区的2.3万平方公里的市域关系十分密切,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经流量408.5亿立方米,其汉江流经十堰市的过境河长216公里,集水面积19771平方公里;市域内堵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年径流总量60多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常年平均蓄水量的1/4;此外,全市分布有汇入汉江的大小河流2400多条,年平均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262亿立方米,占入库总径流量的64%以上。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十堰市所辖区域水质优劣事关重大。鉴于丹江口库区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十堰市应从保护水质,促进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努力把库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安定、环境优美的“国家级新型生态经济试验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利用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

一、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一) 建设生态经济试验区是服务南水北调的必然要求。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处,丹江大坝加高工程按170米水位正常蓄水后,淹没涉及我市4个县市区,30个乡镇,淹没土地面积158.6平方公里,库岸线全长3524.8公里。国务院确定中线2013年通水目标,一期有效调水量95亿立方米,丹江口库区由此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和全国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地区,直接关系到华北特别是京津等地的饮用水安全问题。2002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丹江口库区视察时一再嘱托,“南水北调一定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库区永远是一库清水,实现调水区与受水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也反复要求,“一定要确保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质,让华北人民喝上洁净的汉江水”。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考察十堰市生态建设和丹江口库区生态和环保情况后说,“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是南水北调的理想水源,要把丹江口水库所在的十堰市建成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切实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质”。由此可见,实施好生态立市战略,是中央和省委的重托,是服务南水北调的必然要求。

(二) 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我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倡导走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循环型的发展之路,正是顺应形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引进生态理念,转变经营和发展思路,能够从根本上促使资源开采由盲目无序化向合理有序化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转化再生型转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生态经济试验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和人均绿地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水平欠发达,有5个县处于国家级贫困县之列;现代生态城市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和水平低于国内沿海发达城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我市落实以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四)建设生态经济试验区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举措。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不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通过淹没企业恢复重建,关停并转一批污染大、能耗高、效益低的工矿企业,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企业,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借助国家加大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培植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借助大坝加高工程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的聚集效应,促使我市第三产业越上一个新台阶。

(五)建设生态经济试验区是发挥我市生态优势的有效途径。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秦巴余脉和武当山三大山系构成了我市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我市独特的生态优势。一是富饶的山地生物资源。十堰山脉纵横,呈现山地立体气候的特征,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73%,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42.5%,适宜多种生物生长繁衍,初步探明的生物资源就达3100多种,是天然的绿色生物宝库。广袤的山林中还盛产珍贵的野生药材,品种多达2700余种,有“天然药库”的美誉。二是丰富的山水资源。我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350万千瓦。森林覆盖率52.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4个百分点和29.1个百分点。我市被国家命名为园林城市,是国家载重汽车生产基地,工业“三废”治污率达90%以上。据环保部门长期监测结果,十堰山区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综合评定均为优良。三是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我市有道教圣地武当山,有北京故宫“模本”之誉的净乐宫,有轰动中外的郧县猿人遗址和恐龙蛋化石群及鸟脚类恐龙骨架化石,有大型人工湖泊丹江口水库等。旅游景观兼具山水人文之趣,具有多元旅游品位。四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境内既有工业所需要的矿物原料,又有建筑用石材。已经探明的有开发价值的矿藏达50多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充分发挥并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这些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增强全市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面临的挑战

水源保护是投资逾千亿元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目标。我市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我市在保障水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肩负着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由于自然及经济条件所限,我市生态建设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水土流失状况仍很严重。根据2000年遥感调查成果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仍有11905 km2,占本辖区土地总面积的50.42%。平均年土壤侵蚀量6425万吨,近乎于丹江口库区年侵蚀量的1/4,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220吨/ km2。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国家每年投入有限,我市每年能够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仅为280 km2,年治理进度不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我市尚有320多万亩荒山需要植树造林,若此速度,尚需退耕的76万亩十多年才能退耕完毕,与水源区生态建设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的步伐和效果。

(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近8000万吨,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20万吨。目前全市只有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和花果污水处理厂两座污水处理厂,无正规垃圾处理厂,仅有几座简易的垃圾填埋厂。由于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大量的污水及垃圾直接进入水库,对库区水质构成威胁。

(三)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亟待加强。我市境内企业除东汽公司等专业厂外,地方工业规模小,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对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的能力不足,全市重点工业污染源99家,有48家未实现达标排放。超标排放企业主要为医药化工类,特别是黄姜加工生产水解物、皂素的企业,废水超标排放现象严重。

(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监测,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达到1.2毫克/升左右,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1.3倍左右,其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所致。据统计,全市每年化肥使用量为10万吨左右(其中氮肥6万吨左右),农药使用量年均达2000吨;同时,人畜粪便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地质灾害的不确定因素凸现。大坝加高、水库水位上升后,我市的气象气候、地质、水文状况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质、气象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加。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成为我市防灾救灾工作的难点,我市将面临巨大的防灾减灾压力。

(六)生态容量极为有限。我市耕地资源极其贫乏,全市有耕地142840公顷,人平0.86亩。大坝加高后,我市境内将淹没土地1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4595亩,林地53034亩,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库区生态的自我平衡能力更加脆弱。

(七)产业发展现状与水源保护要求不相适应。为保水质,库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要满足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双重要求,而目前十堰产业发展水平离长远保水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库区三次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各产业本身素质不高,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三次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不协调,关联度低。在一产业中精深加工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低,品牌农产品少。2008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亿元,占全市农产品总产值的 %,有机、绿色无公害品牌农产品产值 亿元,占全市农产品总产值的 %。在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弱小。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只有 %。在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块头小。2008年全市新兴服务业增值 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只有 %;生产性投资比重低,民间投资不活跃。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能力弱,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基本思路

生态立市,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一)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1、发展生态林业,始终保持区域生态优势。一是加大生态林业体系建设。以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依托,以生态示范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和水源核心区建设为体系,以武当山珍稀动植物保护、库区湿地保护、伏龙山、仙女洞等8个自然保护区为支点,以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为目的,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二是加大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要以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林业资源开发、速生丰产林、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等林业工程为重点,通过基地化、集约化经营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产出率。

2、发展生态农业,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一是改革传统生产技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稳定粮、棉、油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特产品、药材、水产养殖业,农业生产向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深度开发茶叶、魔芋、绞股蓝、猕猴桃等特产,发展保健饮料产品,开发食用菌、葛根、豆杂、干鲜野菜等土特产资源,在天然、保健、无污染等方面做文章,打造出十堰生态农业名牌,培育出具有鲜明十堰山区特色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带。二是围绕农业支柱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生产与质量标准,尽快使地方农业系列标准与国内国际标准相衔接,并认定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三是对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组织化程度较高、产品具有一定市场的经济组织进行资源的整合优化,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目标,开展专业认证和标识管理,树立我市独有的生态品牌。四是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推广,因地制宜推广“鸡、鸭、鱼、牛、羊”为主的无害养殖技术,真正形成“家禽家畜”有机肥的转化利用,建成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精品示范工程。五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在品种选择、耕作、加工贮运等农业生产全过程筛选优化一批绿色实用技术,加以运用和普及,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3、发展生态工业,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一是加强引导,科学布局。科学制订“十二五”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措施,加快工业的集聚度和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汽车、水电、生物医药、纺织、食品加工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强化环保管理,加强污染防治。严格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当限制对不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的开发,禁止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工艺和装备引进,确保增产不增污,克服新的结构性污染产生,把对环境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以此推动工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以点源治理为重点,严格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健全对污染治理设施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污染源的达标排放。

4、发展生态旅游,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深化生态旅游内涵,发挥好我市的旅游特色。重点是打好三张牌:一是水源牌。水源地的品牌效应是难以估计的,将成为库区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卖点。依托南水北调工程,高标准对调水工程建筑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借水造景,借山造势,力求与十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推进丹江口水库十堰区域的库岸生态整治和国土绿化试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河源文明建设为抓手,沿库岸建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水源保护、休闲度假、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基地,努力把十堰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以此来提升十堰品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文化牌。中线工程的开工,将使库区特有的文化底蕴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刺激人们的好奇心与旅游冲动。三是武当牌。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功夫可与少林功夫相抗衡,宫殿建筑和文化古迹可与故宫相媲美;吕家河故事村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要尽快围绕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包装成新的支柱产业。

(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一库清水

1、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保护水源。认真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水质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广泛宣传动员,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深入开展生态建设,扩大综合治理成果。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巩固小流域治理成果。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5万公顷。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建设,,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将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移民、工程移民有机结合起来,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承载压力。

3、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坚决关停污染严重企业,限期整顿污染重点企业。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前,力争开工建设8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35万吨;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场6个,日处理垃圾达1200吨,解决污水、垃圾直接排放入库问题。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对黄姜加工企业的治理整顿,选择黄姜加工企业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对成熟工艺组织全面推广。

(三)培育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氛围

1、培养决策者的生态素质。大量事实表明,决策者生态理念素养的高低,对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领导者应当率先弘扬“生态经济决策理念”。当决策者具备了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就能够在调整产品结构、从事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等方面有所作为,使生产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正向生态效应。

2、用生态文化引导企业的价值取向。传统的生产模式是导致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企业在这其中经常扮演“反面”角色。事实充分证明,生态破坏往往与企业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有关。立足现实,要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生态文化理念方面的指导,将企业转化成为建设生态的重要依靠力量。

3、用生态文化理念规范生态消费方式。从生态文化教育入手,让公众认识到,文明的消费应当建立在环境原则和绿色时尚的基础上,抓紧生态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以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态文化的内涵,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厉行节约的行为规范。

四、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经济试验区的措施与对策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划是龙头,科学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保证。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分析论证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与条件,明确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指标、任务、重点领域、领导体制、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机制。生态建设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在明确总任务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全面起步、启动阶段,应该“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形成建设生态城市的氛围和基本框架;第二阶段是重点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发展完善阶段,全面完成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形成可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生态园区、生态社区的体系,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本建成环境优良、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生态城市。

(二)明确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级领导应该把创建生态城市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各司其责,各负其责,积极搞好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评比和考核验收制度,把完成目标好坏与奖惩挂钩,与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联系起来。

(三)制订政策,加强引导。正确、可行的政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首先应研究制定一套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意义、指导思想、原则、领导体制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力量和积极因素,从政策上推动和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发展。制定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决定、规划和法规,应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市情的、具有特色的生态建设政策和措施。重点政策领域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政策,主要包括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外来物种侵害、自然灾害、资源浪费等内容;二是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政策,主要包括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工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等政策,发展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旅游的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绿色包装的政策,明晰资源产权、建立土地资源市场、水资源市场和矿产资源市场等资源市场的政策等;三是促进生态文明的政策,主要包括生态宣传和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环境文化、清洁生产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环境道德水平等。

(四)争取政策扶持,加快生态立市战略实施步伐。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牺牲区和受损区,对全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为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南北两利,南北双赢”目标,必须在服从和服务大局的同时,抢抓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政策,保证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

1、产业政策。受中线工程建设影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一个产业选择与调整问题。为保南水北调水质,库区将关停一批污染严重企业,限期治理一批重点污染企业,永久性禁止高污染企业,大力控制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库区生产生活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等均需重构。十堰工农产业结构、城镇建设、交通网络、旅游开发等发展布局均需战略性调整,这给经济本已十分困难的库区带来更大的压力。为加快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步伐,促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护优质水源,要争取国家按照支持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尽快制定出台《丹江口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切合水源区实际的产业发展及配套政策,建立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对库区长远发展、水源安全保障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

2、林业政策。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质为目的,保护天然林、实施宜林地造林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大力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构筑丹江库区的生态屏障。一是争取国家加大库区的退耕还林力度。争取用3-5年时间,将丹江库区该退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二是争取国家将处于丹江库区核心的郧西、郧县、丹江口等5县(市、区)列入国家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或者比照执行国家天然保林政策给予资金补助。三是争取重点生态公益林经济效益补偿。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规定的区划标准,我市丹江库区共界定生态公益林2396.67万亩。要争取尽快列入国家试点范围。四是争取建设汉江防护林工程。为保土保肥、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淤积,合理利用汉江沿岸江滩地,争取国家参照三峡库区建设长江防护林的办法,在我市沿汉江县(市、区)建设汉江防护林。

3、土地政策。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将淹没我市耕地94810亩,园地26873亩,林地51780亩,牧草地10792亩,建设用地15907亩,同时,移民安置、城镇迁建、企业迁建、专业项目恢复等还需新的用地。由于前一轮土地承包已经完成,移民安置土地涉及土地承包协议调整问题,各地土地安置工作难度非常大,争取国家及省出台土地调整新政策。同时,争取在库区征地移民安置中征收的耕地开垦费全部返还我市。

4、生态移民政策。2002年12月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对居住在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生存条件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予以补助的政策。国家计划每年安排一定的国债资金用于解决生态移民问题。国家西部开发办2003年已在西部的4个省开展了生态移民试点,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每年安排30至50亿元的国债资金解决西部700万人的生态移民问题。目前我市有8.3万户33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偏远高山地区,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都比较大,急需生态移民、封山育林。要积极国家把我市生态移民纳入国家生态移民试点的实施范围。

5、生态功能保护政策。我市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但目前未有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要争取国家按照长江源、黄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政策,对库区生态建设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

6、水污染防治政策。我市工业化程度高,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污染治理任务紧迫而繁重。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入库污水排放标准大大提高,将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成本和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目前,国家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质而专门编制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只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市规划项目的国家投资比例,并优先安排列入规划的项目纳入近期实施范围。

生态立市仅仅立言是不够的,需要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要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就是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真正造福于当代社会和我们的子孙后代。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荐访问:生态 试验区 南水北调 战略 实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