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运用“三E”对策 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图)

时间:2022-03-04 15:14:54 浏览量:
摘 要 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我们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努力方向。本文着重讨论了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中“三E”对策,即管理工程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并对其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三E”对策的实施对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事件(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管理工程对策 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

  烟草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与生产较为适应的安全法规、标准,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考核等管理制度,对保证我们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企业管理机制逐步转换的形势下,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目前,在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于各种规定、标准的实施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考核等制度的落实,其作用大都发挥到了极限。工厂在新工艺、新设备投入使用时,如何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如何进行系统挖掘和及时处理;如何落实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如何在机制转换过程中让职工及时发现隐患、了解危害、防范危害;如何将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要探求的新的管理方式。

  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以危害控制为安全管理的中心,主要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具有主动性和鲜明的动态特征;以系统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为主要手段,着眼于危害的全过程管理;注重对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实时反馈。现代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系统的危害控制,其管理模式的精髓是预测、预控、预防生产事故(安全和健康)的发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有三大对策,也称“三E”对策,即管理工程对策(Enforcement)、工程技术对策(Engineering)、安全教育对策(Education),它是以物态本质安全化为目标,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改革先进的安全设施和装置,强化应急救援系统等工程技术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来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以减少人为事故;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技术、环境及人的综合安全性水平。通过“三E”对策的实施,建立起现代安全管理模式。

  1 管理工程对策

  管理工程对策的典型的手段就是安全评价(对系统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和安全检查。

  1.1 安全评价的作用

  所谓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发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全面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设备、财产的损失,为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客观科学依据。我们要进行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首先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告辨识系统的危险性,分析企业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企业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其次,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通过系统分析、评价,全面地、系统地、有机地、预防性地处理生产系统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使企业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同时,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全体员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要求,统一步调、分头实施,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

  1.2 安全评价的过程

  1.2.1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害首先要确定危害识别工作活动的要求。在一个组织(企业)的生产业务过程中,有很多的工作活动,危害辨识要针对各个工作活动逐次进行。

  工作活动分类可依据:

  (a)生产过程或提供服务过程的阶段,将整个流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作为一种工作活动;

  (b)组织厂房内外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内的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活动;

  (c)具体工作任务,每个任务作为一种工作活动;

  (d)具体工作设备,围绕每个工作设备、设施、装置的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活动;

  1.2.2 作业活动信息要求

  对于要进行危害辨识的工作活动,要收集有关信息,如:

  (a)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

  (b)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

  (c)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气、液体、粉末、固体);

  (d)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

  (e)物料要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f)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

  (g)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程序;

  (h)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i)工作活动的监测数据;

  (j)发生过的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1.2.3 危害辨识

  根据作业活动信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找出各项作业活动中存在和潜在的危害。较好的做法就是找出各项作业活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分析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场现有实际的控制措施,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危害辨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从危险物质入手,考虑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

  (b)从机械、电气设备、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入手,考虑会对人或物产生什么危害;

  (c)对作业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作业空间狭窄、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等;

  (d)从六大危险因素入手,包括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对导致危害性事件的原因,可以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2.4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要评价危害的的严重度,也就是确定危险因素一旦被触发,可能引起损伤的程度。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我们结合企业的实际采用半定量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C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准确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首先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通过综合评价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度来表示风险大小。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LEC风险评价表


  LEC风险评价分值法是一种评价风险等级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根据所评价的风险分值可以将风险进行分级。风险分值D在20分以下为低危险性,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表达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定为E级;如果70>D>20定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或要有措施,定为D级;如果160>D>69显著危险,需及时整改,定为C级;如果320>D>159定为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定为B级;D>320定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危险性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纠正。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等级的标准如表2。

  

表2 LEC危险分值等级表


  1.2.5 制定安全预防措施计划

  风险等级构成了是否需要改进安全控制措施和实施时间表的依据。表3给出的方法可作为控制的起点对待,它表明控制的投入和紧迫性应与风险相匹配。

  1.3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系统的、有步骤、有组织、不同形式的各种检查,可有效地发现各类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有效广泛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掌握各项规章制度、隐患的整改情况。因此安全检查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手段。

  1.3.1 安全检查的任务

  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人、设备、工具在生产运转过程中的安全状况,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检查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检查中我们要及时发现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及时纠正;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1.3.2 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规定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车间、职能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的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生产分工协作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起了一套完整、实用、适合的安全生产规范,在组织上、制度上体现生产和安全的统一,体现安全与质量的统一、体现安全运输效益的统一。安全检查还要查安全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安全活动是否正常;查各项规定、标准是否健全;查现场设施、设备是否安全、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齐全、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安全附件是否完好;作业现场的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等。

  

表3 简单的风险控制计划


  1.3.3 安全检查的形式

  安全检查的形式分日常检查、自查、专业检查、全面检查、重点危害检查等。日常检查是班组、车间、安保科各级有关人员每天所必须做的工作,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检查,贯穿在生产进行的全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工作岗位和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苗子,最迅速、最直接的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自查属于内部自我检查,包括各个部门的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自己专责范围进行安全检查,这种检查对现场的安全情况掌握得较多,对本部门的安全要求非常清楚,这样才能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按照专业组织的检查统称为专业检查,如防火、电气、锅炉压力容器等安全检查。这种检查可以利用节假日前或按季节特点进行,检查突出重点,易查深查细,针对性强。参加检查的往往是一些专业人员,对人员、设备、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具有较强的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能为专业技术决策提供依据,及时改进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全面检查往往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一般是半年和一年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制度、管理和现场的安全状况,对每一项检查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并进行评分。重点危害检查是根据危害辨识、评价确定的重点危害,通过班组、车间、厂部的三级监控检查,将重点危害的检查工作层层分解,确定每级检查的周期和重点,及时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

  1.3.4 安全检查的方法

  安全检查要坚持首查负责制,要坚持自查和复查相结合、专业检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一般危害和重点危害相结合,检查和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检查表和重点危害检查表,对查出的隐患及整改的结果要进行复查和验证,确保检查出的隐患及时得以整改。对于专业性、季节性的大检查应制定安全检查的评价方法,对每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定量评价,不断提高安全检查的综合质量。

  2 工程技术对策

  工程技术措施是把安全生产纳入科学管理轨道的重要手段;是有重点、有计划地对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隐患进行整改的重要方法,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保障。工程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度。

  2.1 本质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是工厂本质安全的关键。所谓本质安全度是指设备、设施本身所固有的(在投入使用前已具备的)降低危险、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和程度。要提高本质安全度就是要做到人和危险隔离、降低故障和失误带来的危害。

  所谓危险隔离,对机械设备而言,要求人体完全不可能触及其运动部件或所夹持的工件;对于切断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等扩散型的危险源,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a)人员位于危险范围之外;

  (b)危险影响范围内作业的人员处的操作室具有有效防火、防爆或通风换气、定时检测空气质量的功能。

  (c)采取了有效措施使人员能避开危险能量的传播方向而不受伤害。

  所谓故障安全,是指设备、设施装有的保险装置能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关键物质的量进行自动检测,故障状态下能实现自动调整或联锁停机、报警、自动释放或吸收多余的能量等,以中断故障过程。

  所谓失误安全是指人员因操作失误而处于危险位置时,设备装有的安全装置能自动或靠手动实现停机,或将人体推离危险范围。任何需要人操作的设备、设施、系统,在人操作失误而处于危险状态时,应能自动保障人身、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如配置各种安全联锁装置、程序控制系统等,即使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拒绝执行,确保安全;设备、系统应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关键物质的量进行自动检测,即当故障发生时,能自动切除故障部分,并发出报警信号,中断故障过程,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采取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应急措施。本质安全状况是设备、实施本身所固有的、在投入使用前就已具备的降低危险、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就能做到设备故障和人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安全。

  2.2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针对提高设备、实施本质安全状况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危险隔离、故障安全、失误安全”,并结合危害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对于辨识出的重点危害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从本质上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在安全技术措施中应包括以改善作业条件、防止工伤事故、预防职业中毒等为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安全防爆装置;

  (b)工业卫生技术的措施:如防尘、防噪及通风设施。

  (c)预防火险发生的措施:如火灾报警、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派烟系统、室内火栓系统。

  (d)应急疏散的措施:如应急广播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我们按照OSHMS目标、指标的管理方式专门编制OSHMS目标、指标、技术改进方案,在方案中设置措施目标、措施内容、实施步骤、实施日期、计划投资、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分门别类、逐栏逐条加以落实,做到项目、时间明,责任、分工清,如表4。

  

表4 2004年上海卷烟厂OSHMS目标、指标、技术改进方案


  同时我们将在动态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隐患列入整改计划,并通过整改资金的投入从本质上解决设备、实施、环境中遗留的安全隐患。如卷包设备安全联锁装置的调研和整改、仓库照明安全的整改、车间噪音环境的改善、登高维修安全作业条件的提高、厂区建筑和要害设备防雷性能的提高等。

  3 安全教育对策

  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旨在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和掌握安全生产规律,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企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证实现安全生产。

  3.1 安全教育的形式和要求

  目前我厂基本形成了安全教育体系,包括各级主管领导的安全教育、安全干部的安全持证上岗培训、班组长安全教育、“班前、班中、班后”一分钟警示教育、新入厂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复工教育、换岗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和全员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各级领导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管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加强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培训教育至关重要。在企业组织内,班组长是班组的排头兵,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因此,我厂定期对班组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培训教育,提高班组“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四自”能力,提高班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意识。通过对班组长危害辨识知识的培训,使整个班组成员辨识出本岗位的危害,确定危害的等级。同时我们将危害辨识工作和“安全承诺”工作相结合,通过承诺签字活动的开展使职工知晓本岗位存在的危害、危害等级、危害后果,以及控制措施。如:“班前、班中、班后”一分钟警示教育是根据各车间的生产特性,分生产前、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束后三个阶段,利用车间独立的广播工具,对职工进行的知识性、警示意义性的宣传教育,其特点是时间短、容易记,朗朗上口,有较强的安全提醒和警示作用。“三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入厂的人员进行的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对新入厂的人员必须讲解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企业生产的特点、设备的分布情况、主要危险及要害部位;讲解一般的安全防护知识和电气、机械方面的安全知识及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结合企业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阐明工伤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3.2 安全宣传教育日常化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文化水准的有效手段。安全教育是贯穿生产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在我厂的安全管理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职工安全意识的树立要靠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重要性在职工头脑中反映的程度。职工的行为是由他们的思想意识支配的。许多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和调查结果确认,职工对安全生产认识态度与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职工对安全重视事故发生率就低,反之,事故发生率则高。由于职工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缺乏而发生的工伤事故,既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又影响企业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人受到了伤害。要克服不重视安全生产或者缺乏安全知识的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要我安全”转到“我要安全”,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要使广大职工真正重视安全生产,还必须结合生产实际,结合三班大生产的特点,经常进行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如结合各种会议对干部进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召开安全例会进行专题安全教育,组织班组长、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讲座,班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利用展览、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等。

  3.3 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工业卫生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训教育等。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积极性。包括安全政策、法规的教育、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总结、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从事生产作业所必须的应知应会内容之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必备知识,其目的是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为安全生产创造前提条件。包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如企业生产特点、作业方法、工艺流程、设备性能、操作技能、材料性能等;基本安全知识教育,如企业危险区域和设备告知、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知识、电气安全知识、起重安全知识、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厂内运输安全知识、防火防爆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知识、紧急救护和自救知识等。在完成上述基本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按照不同的特殊工种专业,进行专门、深入的安全技术教育,这是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特殊工种安全技术教育包括电工、起重、厂内车辆、高处作业等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知识教育是防止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引起作业者的机体病变,导致职业病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工业卫生技术知识是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其目的是使职工熟知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工业卫生技术知识的主要内容是工业防毒知识、工业防尘技术、噪声控制技术、高温作业技术、防辐射技术等。安全管理知识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尤其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熟悉现代安全管理知识,掌握运用安全管理的理论、手段、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企业的现代化安全管理离不开管理工程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工程技术对策是提高生产过程中设备和环境本质安全度的有效方法;安全教育对策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管理工程对策是保证所有安全措施得以真正、全面、有效落实的手段,它有助于提高生产技术、环境及人的综合安全性水平,以期预防事故发生。我们正逐步的、全面的利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体系,运用体系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意识和能力;检查和纠正;文件控制、运行控制等要素来指导实际安全工作,将“三E”对策融合于管理体系的实践中,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减少事件(事故)的发生。

推荐访问:过程中 安全保障 对策 提升 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