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会计准则的评析

时间:2022-03-05 15:35:28 浏览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摘 要:通过比较新旧准则、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文章认为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旧准则;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2—0029—02

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国企业将使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国际企业对话。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而且广泛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标志着与国际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开放程度,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业内人士都给予新会计准则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会计史上“革命性的变化”,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 新准则与旧准则和国际准则的比较分析 
1.1 新准则与旧准则的几大主要变化
新基本会计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1.1 会计原则的变化。原来基本准则的“一般原则”规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而应采用的12项原则,在新基本会计准则中改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并入会计分期基本假设,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除此之外新基本会计准则还增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1.1.2 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由于2000年制定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因此新基本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也作了重大调整,内容完全是按照《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的。除修改了会计要素的定义外,还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作为更高权威的文件,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6项,但这两个概念又非常重要,所以就将其在“利润”要素中加以体现。

1.1.3 内容结构的调整。为了保证计量标准的准确,新会计准则特别增加“会计计量”一章节。要求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余额。并对会计计量属性中包括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作了明确定义。 
1.1.4 会计准则修订变化。自1997年财政部发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来,共出台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包括存货、现余流量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下、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建造合同、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借款费用、投资、中期财务报告、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这次新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对其中一部分原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1.2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性比较
此次变革,与国际趋同而不是等同。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和经济环境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不可能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新准则体系在四大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充分体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
1.2.1 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购并日趋普遍以及新的金融上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计量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我国目前各类要素的交易市场还不活跃,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取得,因此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对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
新准则仅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用公允价值,比如金融上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但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新准则仍然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应用仍然较为广泛,如固定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的计量等均没有采用公允价值。
1.2.2 资产减值能否转回处理不同。在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问题上,国际准则规定可以转回,但我国利用减值准备转回人为调整利润现象频频发生,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需要注意的是《资产减值》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该准则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存货、应收款项、短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及生物资产等其他资产减值能否转回还应根据其适用的其他具体准则的规定。
1.2.3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范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关联方交易的定义更为广泛,取消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不能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这一豁免规定。但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仍占相当比例,这些企业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关联交易,其性质上不同于西方,取消该豁免条款在我国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新准则规定对国有企业之间的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延续目前的规定,即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国有企业之间只有当存在投资纽带或者其他实质性控制关系时才认定为存在关联方关系。
1.2.4 企业合并的会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权益结合法不再被允许使用。当前我国的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纯粹的企业行为,而是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受中央、地方国资委所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或者同一集团内两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合并等,所以新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没有完全照搬国际准则。

新准则对于一项企业合并首先判断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控制下企业合并。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处理,对于非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核算。
2 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积极影响
2.1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会推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预测性增强。

例如,《分部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分别根据业务的性质披露业务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并将其中的一种分部方式作为主要报告形式,另一种分部方式作为次要报告形式。对于主要报告形式,企业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损益、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信息。企业在次要分部报告中,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并且上市公司各分部间的转移交易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计量,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及其变更情况,应当予以披露。投资者、证券分析人员可以从分部报告披露的信息中,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更容易、方便地取得归属于各业务的数据,对公司业绩进行更准确的盈利预测,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2.2 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我国上市公司中多为非整体上市,尤其是在1993~1997年间,当时对股票发行实行额度管理的政策,期间上市的公司中,这种非整体上市现象更为普遍。法制的不健全、诚信意识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上市公司与其他关联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不可避免,加上原会计准则在关联交易披露上的规定不严谨,造成事实上上市公司大量关联交易都没有进行充分披露,增加了投资者分析公司财务状况难度的同时,加大了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关联方之间通常会发生非关联方之间不会发生的交易,典型的如脱离市场价格的非公允销售等,对交易双方的损益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且,关联方之间即使不发生关联交易,仅仅因为关联关系的存在,就可能足以影响公司与其他方的交易,公司的损益和财务状况也因此受到影响。
2.3 提高境内外公司股票估值的可比性

由于会计政策上的差异,我们在直接比较A股公司与境外公司的业绩以及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时,很有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在进行业绩比较和估值水平比较时,关注不同公司之间会计政策的差异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改革,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采用新会计准则后,A股公司与境外上市公司之间的业绩与估值水平,将更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提高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股票估值这样一个技术领域,而是会减少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同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只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将成为可能,这将大
大减轻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
2.4 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管理水平

历史成本模式下,以收入、利润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导致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足,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新会计准则普遍采用了公允价值进行资产重估,因此会使得相当部分的隐形资产价值被逐步显性化,有助于解决经营者短期行为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博弈。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会计报表对市场的依存度,促使企业要更加关注市场的变化,管理层需要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确定相关的方法、基础和假设。这无形中会鞭策企业管理人员增强把握市场的能力,提高在市场经济下存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刘静.从会计准则国际化到会计国际化[J].商业会计,2006,(12).
[3] 孙静.新会计准则评析[J].财会经济,2007,(1).

推荐访问:评析 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