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理论研究中的价值及承继

时间:2022-03-12 15:03:27 浏览量:

(延边大学 图书馆农学分馆,吉林 龙井 133400)
摘 要:文章提出,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其理论价 值是对图书馆立馆之目的和宗旨最精辟地概括,标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决定图书馆生存 、发展和繁荣的根,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问题,也回答了怎样办馆、怎样办 好馆的问题。以人为本不能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绎,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和 承继。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价值及承继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4—0136—01

图书馆以人为本,这是近几年来图书馆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对其理论价值,各家的认识不一,观点纷呈,各显异彩。马远良认为:“以人为本,此‘本’字注释应该理解 为‘根据’或‘依据’。” 王海泉认为:“以人为本演绎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最核 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蒋永福、陈丽君认为:“图书馆管理中的 ‘人’,包括读者和图书馆员。”易青生认为:“以人为本演绎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其 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提倡的是尊重人性,崇尚自然。””’真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人获益匪浅。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立馆之根。我们今天认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关键还是对本字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对“木”字的释义,早就多有解说:《说文》释本字:“木下日 本。”《辞海》释本字:也是“草木的根或茎干。”《诗·大雅·荡》:“颠沛之揭,枝叶 未有害,本实先拔”。“本”与“枝叶”对举。草有草本,草无本则不能尘。自居易在《赋 得古原草送别》中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木有木本 ,木无本则不能长。《国语·晋语》中说:“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 流。”人有人本,人无本则不能繁衍。《子·礼论》中况:“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 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山此可见,图书馆以人为本,其本字,也是根也。以人为 木是图书馆的根,是图书馆立馆办馆兴馆的命根子,决定图书馆的方向,决定图书馆的尘存 、发展和繁荣。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旗帜高扬的问题,是图书馆宗旨彪炳的问题。只有把人的 因素置于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地位,并贯穿于图书馆建设过程的始终,才能更好地坚持图书馆 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目标,才能更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和人类 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人’字在古代汉语中常常做‘民’字讲。《管子,霸言》中最早提出:“大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意思是君王欲成就霸业,开始就要把民 视为根本。《后汉书·早甫规传》中说:“夫君的者,舟也;人者,水也。”杜牧《阿房宫 赋》中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人拒秦。”这里的“人”字都做“民”字讲,人即人 民,也就是今天图书馆所况的“社会公众”或读者。所以,图书馆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 民为本。民是立馆之基,发展之根本。图书馆因民而建,因民而生存,因民而发展。图书馆 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公众为本。我国近代图书馆是从“五四”时的“公共藏书楼”走来,创 建“公共藏书楼”的目的,就是为了“启迪民众”,面向“平民和劳工,”宣传利‘学,普 及文化教育。图书馆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因特网技术在图书馆发展中的普遍 运用,图书馆为民众服务早己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馆际联网,区域合作,  国际接 轨的新局面。图书馆为民服务,不再满足以馆藏贮交流文献资源,为特定范围特定读者群体 提供服务的范式,而是要面向全社会,全世界不同层面的读者群体,自由地、平等地、无偿 地提供知识信息资源保障。图书馆为民服务不再仅仅是对个体读者负责的概念,而是更具有 全民性,全球性的真正开放的特点。从图书馆的宗旨来讲,以人为本彪炳了图书馆的发展方 向。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立馆之根,发展之基,决定了图书馆的生命。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来 讲,以人为本又回签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问题,凸显了“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 服务原则,决定了以读者个人、用户或单位集体为本。一句话图书馆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 ,以适应社会发展及社会公众文献信息需求为本。

图书馆以人为本不好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绎,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和承继。 演绎说的主要依据是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当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 动,主要是借助和改造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崛起服务。主张以人 为中心,替代教会以神为中心,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和经院哲学的统治。极端强调人的尊严 ,人格的自由,个性的解放。抽支人的社会属性,把人仅仅看作是自然界纯生物的人,习惯 于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人的个性和自然属性。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称当时这种 思潮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其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级端个人主义的萌生。尽管时当在 反封建神权和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 天”,“以民为贵”为特点的民本的思想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追根溯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祖籍在中国。战国时《管子》提出以人为本的思 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比14~15世纪欧洲文艺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形成要早 一千多年。以人为本和中国古代的“以民天为”,“以民为贵”的思想相辅相融,统一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了“人”在大千世纪万物中的主宰 地位,也明确了人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存在,今天结合图书 馆建设尚处在研究之中。图书馆以人为本凸显了“用户至上”,“读者为中心”,注重人的 尊严,实现人的价值等,这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我们图书馆界有些同仁在 有关“以人为本”理解中融入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某些观点和理念。但不等于说以人为本是演 绎于西方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确确实实是中国的土生土长。深深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关于“人文”一词也不是西方人文主义的专利,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孕育它真正的母体。“人 文”在我国最早见于《易·贡》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和西方人文主义之“人文”含义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 然没有形成主义,但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综上所述,图书馆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以读者或“社会公众”为本。其核心思想是立 馆为公,服务为民。有需为读者所为,有求为读者所谋,有情为读者所系,无偿地为全社会 公众服务。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的根,是图书馆旗帜高扬的问题,是图书馆宗旨彪炳的问题, 是对图书馆立馆目的和宗旨最精辟的概括。它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问题,也 回答了怎样办馆,怎样办好馆的问题。无论是中国的图书馆,还是外国的图书馆,以人为本 这个宗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不会发生异变。
[参考文献]
[1] 马远良试论以书本为与以人为本[J]图书馆杂志,1999,(1)
[2] 王海泉.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
[3] 蒋永福,陈丽君.图书馆人本管理:含义与原则[J].图书馆建设,2003,(4) .
[4] 易青生.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3,(6).
[5] 辞海.辞书编辑委员会[M].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79,(9):305.
[6] 刘钊.人文精神论争的回顾与反思[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6).

推荐访问:承继 理论研究 以人为本 图书馆 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