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缓解XX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3-17 15:06:18 浏览量:

  目前,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全市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工作日上下班流量高峰时段,三环路内常发生拥堵的路段有71个,其中48个属严重拥堵(出租车均速在14公里/小时),甚至个别路段全天都处于拥堵之中。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谋划解决之道。0910月,春城书记在研究交通拥堵问题综合施治方案专题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要求,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好缓堵这场大会战”,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应有贡献”。针对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民建成都市委经过充分调研后认为,只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齐心构建“人、车、路”协调发展、“机、非、人”道路分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就可以有效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现状,并为我市打造全新的安全、顺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破题之道。

 

  一、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1、地面交通流量增速过大,交通体系建设跟进滞后。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拥有各类汽车近80万辆,外地每天入城车辆约10万辆;全市上牌电动自行车约120万辆,无证电动车约50万辆,其中有近70万辆入城;全市街面白天行人有近100万。如此巨大的交通流量相对集中在市中心和三环路以内,而其中有近70%的流量处在地面混合交通体系之中。全市共建有1165个灯控路口、各类交通标志9400余套(其中指路标志约占30%)。而在灯控路口中有约350个未实现规范取电,存在不确定故障和安全隐患;指路标识中还存在引导不规范、信息不连续、指引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产生了许多无效的交通行为,降低了通行效率。

 

  2、道路基础设施规划不周,公交优先发展力度不够。全市现有15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路网密度仅为43公里/平方公里,车路比例失调。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线路构成的路网缺口较大,部分立交桥结构落后,不适应大流量需求;城南、城西道路通行量相对巨大,拥堵突出,仅人民南路、浆洗街等9条道路日均30万辆次流量,已占进出城总量约40%;城东、城北虽相对缓和,但仍呈拥堵增长态势。公交通行不畅,服务品质不高,对特殊群体吸引力不强;至今未建快速公交(BRT);市民出行依赖于私家车、公务车、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庞大,已经成为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堪之负。

 

  3、交通建设和管理理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相对陈旧。当前我市正在探讨的限量上牌、尾号限行、错时工作、弹性工作时制、减少外地车入城等措施均非治本之策,也非长久之计。据统计,我市中心城区有550万人口、80万辆汽车、1500多公里通车里程,从人车增长速率看,远高于目前混合交通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率。如果不能改变现有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合交通,那么就有可能会使我市目前本已不协调的“人车路”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地面交通更加拥堵。

 

  4、临时性市政建设工程侵占道路频繁,道路使用面积被大量压缩。近几年来,市政建设工程侵占主要交通要道的现象屡见不鲜,使本来就有限的道路使用面积一再受到挤压。如当前地铁一、二号线同时施工,站点打围侵占主干路;成渝高速入城段迎晖路铁路桥本来可以半封闭施工,却采取断路施工,被群众戏称为“造堵工程”;还有一些道路工程如“小三线”,在已经通车后又打围返修甚至重复改造等等,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祸手。

 

  二、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确保人流、车流始终保持安全、快捷、顺畅的流通状态。民建成都市委建议,成都市要以建立和完善“轨道运输、常规公交、快速公交为主导,出租车为补充,其它交通工具为辅助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目标,对全市交通线路重新进行统筹规划,坚持“综合效益为先、成体系推进治理为主”的原则,进行路网改造、综合治理。具体建议如下:

 

  1、改造路网结构,构建立体交通。对包括主干路、次干路、支线路在内的,人车流量过大常堵的48个道路节点进行分流改造,拓宽并封闭路口,实施人车分流、车车分流,取消混合交通,构建“机、非、人”分流立体交通。人车分流,即指行人通过下穿地道或跨线人行天桥,自行车推行或绕行,取消灯控信号,确保车辆不停,人可行走,各行其道,互不干涉。车车分流,即指车辆运行分流。不同向车辆采用上跨或下穿立体分流;同向车辆则是将主干路分解成支干路通行分流。如,只要成绵高速三环路匝道收费站取消,使城北大件路部分进出三环路的车辆分流,自然就能缓解其拥堵现状。再如,重庆菜元坝片区的五层高架、地道为辅,封闭式地面交通,多条路线汇交,人车分流、车车分流、清晰有序,从未发生拥堵。

 

  2、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构建公共交通体系。一是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常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先保障公交场站的建设用地,构建立体公交枢纽站,建设主干路港湾式公交站点,建立场站和运营分离机制,建设二环路BRT快速公交线网,开行16大容量公交车,在全线路公交车上实现全部都可刷卡乘坐。二是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科学论证常规公交车、客运出租车投放比例,充分发挥现有公交车、出租车资源效能。以同城同价、低价惠民提高公交客运实载率,优化公交路网、扩大站点覆盖,实行公交与地铁无缝衔接。合理增加出租车的投放量,实行总量控制、逐步递增,力保新增车辆不添堵。三是全面施行民营公交经营权置换出租车经营权措施。在制定置换政策时,充分考虑出租车行业的规模经营,要求在置换进入市场前,以资质条件优越的企业为龙头,实现资源整合,防止在置换中增加过多的出租车企业。

 

  3、实施单向循环交通,减少车辆等停。合理设计、适当增加单向循环交通线路;将中心城区不利于开发的闲置土地,采取政府供地、市场运作修建经营的方式增建公共停车场(库),清理和减少次干路、支线路的临时占道停车面积,大幅度减少占道停车,发挥中小街道车辆分流功能,为开行支线公交创造条件。

 

  4、限制发展中心商务区,引导打造各区特色商圈。我市中心商务区涵盖春熙路商圈、盐市口商圈和天府广场商圈,人车集中度很高,与道路空间严重失调,属拥堵区段。在道路拓宽无余地,立体交通影响商机的情况下,只宜保留现有规模而不再扩大。同时,为了实现商贸中心的均衡分布,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城区打造特色商圈,为百姓提供交通便利的购物娱乐环境,以避免市中心商圈人车流量过度集中。

 

  5、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建设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尤其是在政府大部制改革尚未启动之前,建立综合协调目标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协调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建设和管理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和贯彻力。在现有交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充实一批业务骨干和专业人士,使之转化成为有责任、有权威、善于会聚民意民智的智囊机构,并发展成为未来的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推荐访问:拥堵 市中心 缓解 几点建议 城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