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成长机制分析

时间:2022-03-29 15:20:40 浏览量:

    摘要:我国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其主要竞争优势是低成本,尚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我国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效应及其网络机制,同时提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家族企业;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效应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大量聚集的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并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日渐形成的前提下,并伴随着工业现代化,逐步向着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且大多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轻工业中,重工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较为明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主要是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有限。总体上看,由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层次低、产业链不完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诚信水平不高、金融担保和公共配套体系薄弱等因素,导致了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即一种低层次的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的支撑。因此,就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发展而言,大多数集群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而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实际上,这就凸现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缺口,即:一方面是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另一方面又是以低成本型集群为主,所谓的“集群效应”只是停留在低成本层面。
 
    三、我国家族企业区产业集群形成的效应及机制分析
 
    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初期, “能人示范”效应通常就表现得比较明显,即乡镇中的一些“能人”,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首先成功地创立了某一类企业,在这之后它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就会通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各种非正式的信息渠道传递给其他人,他们也就通过模仿性的学习,“干中学”、“面对面”交流,进入这类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邻里看样,村镇模仿”。再如,“协调效应”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关系取向向下的分工协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相互交织和渗透,构成了我国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协调”的基础,形成了所谓的关系专用性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的效率。又如,“适应性预期效应”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就表现为对先行者的追随。当先行者获得了某种“先行者收益”之后,大量的企业迅速产生并聚集到该地区。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们对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下去的预期越来越普遍,认为进入集群发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低,最终形成“小企业、大产业”,“小产品、大市场”,以及外资企业“群居链复制”等,这些现象都是适应性预期效应的体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自我强化机制,正是通过学习、协调和适应性预期这3种效应在发挥着作用。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了大量产业集群。浙江省拥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150多个,超过50亿元的30多个,超过100亿元的有3个。这些“块状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浙江省平均水平快3至5个百分点,总产值占到全省的60%。而且这些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家族私营企业。而根据形成机制,我国产业集群可分为: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品牌型产业集群模式和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模式。浙江省的家族企业区产业集群多数属于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模式。它主要是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为主(如绍兴的纺织、温州的打火机、永康的五金等等)。该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以特殊的历史传统、传统工艺技术的积淀,以及个别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为诱因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通常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也会在区域内形成全国性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这就为集群外部经济效应的获得提供了保证。
 
    集群一般是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构成,并沿着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所形成的“信任和承诺”脉络向外扩散,具有浓厚的“家族化”和“本地化”色彩。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这样一种社会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在市场制度供给不足、市场信用体系未建立的前提下,确实在区域范围内作为主要的信用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但同时,这种社会资本又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更广阔范围的信息与技术沟通又存在着冲突,它不自觉地排斥着外部资源的进入。原因在于网络包容性。从理论上讲,网络包容性决定市场的范围。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联系的社会网络,通常是通过减少网络的包容性而产生排外的社会资本,在复杂的交换集合中,这种排外的社会资本价值较低。而相容的社会资本,在复杂性约束增加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网络包容性提高社会资本价值。伴随着我国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以血缘等联系为纽带的排他性社会资本,在自我强化的同时,一方面会大大限制外部信息和技术资源的进入,以及集群内部更广泛的合作,导致集群内部高技术人才缺乏、信息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协调效应”无法充分得到发挥,出现集群内部的“小而全”,难以形成产业网络;另一方面,由于集群内部新信息和新技术的缺乏,“学习效应”的发挥也仅限于内部成员之低层次的简单模仿,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无疑,这种社会资本的锁定会限制我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网络的形成。
 
    四、推进我国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为规范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合理有序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有效整合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集群的价值链,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合理的分工,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加强社会信用制度供给,营造区域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集群系统的要素联结,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此外,还应该加快发展行业协会、个体劳动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地不断发展,在增强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上,当地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微观商务环境,根据自身集群发展特点,在充分挖掘内生生长因素的同时,有选择地引入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带动集群价值链升级,促进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高效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储小华.意大利产业区经济与浙江产业集群比较[J].政策嘹望,2004(8).
    2、黎继子等.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5(2).
    3、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议[J].经济地理,2004(4).
    4、吕政、郭朝先.家族制企业需要“蜕变”[J].浙江经济,2001(11).
    5、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6、栗战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7、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J].管理世界,2003(4).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会计系)  

推荐访问:产业集群 家族企业 机制 成长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