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2022-02-12 15:11:26 浏览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完善统计体制第一次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给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当今时代,统计工作如何建立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科学发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统计调查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逐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越来越显得重要,但现阶段无论统计基层基础、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式,还是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产品的公信力等都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种局面的形成无疑有多种原因,但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知度低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市、县、乡政府统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比较,统计职能在逐步加强,而统计工作条件、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统计基层基础等方面甚至逐步弱化,尤其是乡镇(街道)的统计基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现状

    最近,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市乡镇(街道)统计机构人员、设备及工作情况作了专项调查,乡镇(街道)统计基础现状令人堪忧:

    1、统计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全市共有217个乡镇(街道)(含西洞庭、西湖及德山开发区管委会所辖的3个乡镇及1个街道办事处),其中乡镇207个,街道10个。从统计机构情况看,全市现有统计机构33个,仅占总数的15%,其中,安乡20个乡镇的统计机构基本健全,汉寿有11个乡镇的统计机构尚还存在,石门、德山开发区各有1个乡镇存在统计机构,其余乡镇(街道)的统计机构要么名存实亡,要么不复存在;从统计经费预算情况看,有预算的乡镇(街道)15个,仅占总数的7%,其中,千元以下的5个乡镇,1—5千元的6个乡镇,5千元以上的4个乡镇。这些有经费预算的乡镇,石门占11个,汉寿2个,武陵区和德山开发区各1个,其余乡镇均没有统计经费预算。

    2、兼职统计人员普遍,人员队伍素质较好但年龄结构偏大。从统计人员配备情况看,全市217个乡镇(街道)共配备258名专(兼)职统计员,其中专职人员18名,占总计的8%,兼职统计人员228名,占总数的92%;从统计人员素质情况看,全市乡镇(街道)统计人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68名,占总数的26%,大专及以上人员190名,占总数的74%;从年龄结构情况看,40岁以下人员172名,占总数的三分之二,40岁以上人员86名,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3、统计设备几乎无投入。全市乡镇(街道)仅有德山开发区所辖的2个乡镇(街道)配备了微机,且联接了互联网,区县(市)所属乡镇均未配备统计专用微机设备。近五年乡镇(街道)统计受经济条件制约,统计设备投入处于空白状态。

    4、统计工作条件差。一是乡镇有办公用房的只有29个,仅占总数的14%;10个街道有办公用房的仅有1个;二是乡镇统计每月完成统计工作所需时间约9天,占月工作量的40%,街道统计每月完成统计工作所需时间约15天,占月工作量的65%,其余时间还需兼顾大量的乡镇事务性工作;三是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没有一个乡镇发放统计补贴。

    二、乡镇(街道)统计基础现状所反映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兼职现象普遍,导致统计队伍极不稳定。2001年机构改革时乡镇(街道)撤并“七站八所”,统计机构首当其冲,原有比较健全的乡镇(街道)统计网络不复存在,专职统计人员大量精简,取而代之的是兼职统计。这些统计人员除应付统计报表任务外,还需完成其他工作。大部分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多则干1—3年,少则干3—5月就走马换将,统计工作岗位如“击鼓传花”,没有多少人安心从事统计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统计岗位既辛苦又清苦,一旦有机会,想方设法脱离统计岗位。据调查了解,有一个乡镇5年换了6任统计员。

    二是统计日常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市仅有15个乡镇(街道)有统计经费预算,这些有统计经费预算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比较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统计基础比较扎实,统计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对较小。而93%的乡镇(街道)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日常工作经费无保障,凡需要乡级财政解决的基本工作经费,很多情况下依靠统计人员个人关系去争取,或通过县局去协调,或通过相关文件明确乡镇解决。这种现状造成财政困难的乡镇的统计工作能拖则拖,能敷衍的则敷衍了事。统计工作职能形同虚设。

    三是受县、乡财政制约,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近五年几乎无投入。近几年全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财政、公安、计生等职能部门通过“金某工程”等给乡级下拔了相关设备或资金,已健全了信息化网络,工商、民政、交通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部分乡镇(街道)武装计算机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信息化网络。目前,县级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比较已经明显滞后,况且乡镇(街道)统计信息化建设无上级拔款,纯粹依靠县、乡投入是无法改变目前落后现状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看,核心问题在于市、县、乡统计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统计事业费分级负担的财政体制造成的。中央、省级统计事业费没有一分钱投入到乡镇(街道),完全依靠县、乡财政办统计事业,这种状况在计划经济时代尚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统计事业则困难重重。各项调查、三大普查等落脚点在乡镇,都需大量聘请辅助调查员才能完成工作任务,统计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在于经费是否充足,经费有保障,工作质量就高,否则,来源于乡镇的调查数据质量就大打折扣。另外,统计工作本身既辛苦又清苦,待遇又低,而乡镇(街道)统计事业费投入又严重不足,工作难度大,直接导致统计队伍不稳定,造成统计信息化建设处于空白状态。

    三、近几年抓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尤其是在抓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区县(市)统计局也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基本保证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1、加强对乡镇(街道)经济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以达到稳定机构、人员的目的。区县(市)党委、政府对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凡涉及到主要经济指标考核的均由统计局掌握评分依据、标准,促使乡镇(街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这方面汉寿、石门、安乡等县的经验尤为突出。

    2、将统计工作情况纳入到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以达到乡镇(街道)重视统计工作的目的。桃源、石门、汉寿、鼎城、澧县、武陵等区县(市)统计局通过努力,把乡镇(街道)统计工作情况如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统计台帐等基础工作情况作为县级对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巩固乡镇(街道)统计队伍,保证一定的工作经费收到了一定效果。

    3、加强对乡镇(街道)统计数据的监审工作,促进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近几年为了促进乡镇(街道)夯实统计基础,我们采取市、县两级统计局联动的方式,重点对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基础不扎实、主要指标数据波动大的乡镇(街道)实施统计监审,发现问题及时给予通报,同时责令整改。这对提高统计工作地位,维护统计工作严肃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4、加强对统计负责和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今年我局就与市人大财经委联合开展了对乡镇(街道)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桃源县局为了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考核工作,专门开展了对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其他区县(市)统计局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提高统计队伍素质,保证统计源头数据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几年通过实施对统计工作考核机制和工作措施,对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在统计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真正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达到强基固本的目的。

    四、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的意见和建议

    1、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实行直管,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乡镇(街道)统计岗位和人员实行统计局直管是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的必然选择。通过调查,所有县级统计局都同意直管,普遍认为目前乡镇(街道)配备专职综合统计人员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必要性。

    农业税全面取消后,乡财政又实行了县管,农税征收人员工作量大量减少,财政供养的富余人员较多,专职统计人员完全可以在乡镇工作人员中调剂,因此不会增加县级财政供养人数,也就不会增加财政负担,这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综合统计人员成为可能。

    乡镇(街道)统计直管具有必要性。首先,直管能造就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统计事业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以前乡镇多数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人员,机构改革时统计机构撤的撤、并的并,工作职责大多并入到办公室、经管站、综合站或其他部门,统计人员少,工作兼职多,造成基层统计很不适应统计发展需要,无精力承担目前繁重的工作任务。乡镇(街道)统计直管后,工作专职了,精力集中了,只要解决了县财政供养问题,基本待遇有了保障,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统计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其次,直管才有可能培养一支高素质懂业务的统计队伍。目前乡镇人员变动频繁,有能力的可升迁,有门路的可跳槽,不安心统计岗位的人员大有人在,好不容易通过培训和实际工作对统计业务有所熟悉人,没多久就换了,某个地方的统计工作刚有点起色,人又换了,这种局面极大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直管后,便于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和管理,在人才培养上能做到有计划培训提高,在人才调配上通过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使人员合理流进流出。第三,直管能提高统计抗干扰能力。按现行体制统计部门实行双重管理,其人、财、物和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受制于当地组织,在涉及到现实利益的各种考核中,统计部门抗干扰能力非常弱。直管后,乡镇(街道)统计人员的这些顾虑将不复存在,只要统计基础工作做扎实,就经得起乡镇(街道)领导对统计数据的责问。第四,直管能从根本上解决统计调查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目前统计数据“实用论”大量存在,对当地能带来利益和好处的就重要,涉及到个人名誉和升迁的就重视,否则既使是国家布置的调查,也认为数据可要可不要,工作可搞可不搞,很多调查工作推动难。直管后,只要经费有保障,统计调查任务不增加当地乡镇多少财力负担,乡镇(街道)对统计工作的配合程度将有改观。第五,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也需要直管。因为乡镇统计工作目前除农业统计外,现在还要承担规下工业抽样调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限下商业抽样调查,第三产业抽样调查,“两纲监测”,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不断循环几乎相连的三大普查(经普、农普、人口普查)等工作。三队改革后,抽样调查工作职能由国家队接管,但国家队的调查只满足国家推算需要,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所需。为满足地方政府需要,很多抽样调查工作需将样本框建立在县乡两级,这些工作最终落脚点在乡镇。由此可见,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任务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逐步到位和规范,统计工作量将增加。

    2、加强对乡镇(街道)统计的投入。工作条件的改善、统计设备的配备,都需要投入。目前统计数据产生在基层,使用主要还是在上层,在于国家宏观管理需要。统计部门是一个纯粹的信息产出部门,无任何收费职能,只能依靠财政来保障。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直管后,中央、省级要增加统计事业费支出比例,工作经费向乡镇(街道)统计站倾斜。除大型普查外,凡国家布置的任务由国家拔付工作经费,地方各级政府所需调查由地方各级负担工作经费,逐步改变完全依赖乡级财政办统计的现状。

    3、加强对乡镇的考核。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直管后,要继续加强对乡镇工作实绩的考核,使之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乡级政府的配合,如村级统计基础工作,民营经济企业单位统计管理等都需要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

    4、创新乡镇(街道)统计人员队伍管理模式。我市大县有40个乡镇,小的区县也有20来个乡镇(街道),乡镇统计工作直管后,在统计人员队伍管理上必须创新机制,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始终保持队伍的战斗力,使之适应现代统计工作需要。                

    目前省统计局举全力抓乡镇(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我们认为抓住了统计事业发展的关健。借三队改革之际,希望省局争取省政府多谋划地方统计事业发展之大计,争取更多的政策,给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带来“统计的春天”。

 

推荐访问:基础建设 乡镇 街道 统计 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