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时间:2021-12-15 15:44:31 浏览量:


 
[摘要] 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好机遇,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能力本位

政府的政策鼓励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强大需求,促使中国职业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成效大幅提高。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好机遇,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创新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树立能力本位的教改理念

能力本位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区别,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世界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念最初来源于二战后美国对退役人员的训练,60年代用于美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传到加拿大,我国于90年代初从加拿大引进。80年代逐渐推广到欧亚及澳洲等许多国家, 80年代中后期,主要的英联邦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重新构建了本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教育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影响,形成了“以教为主”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重知识轻素能、重理论轻方法、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只有转变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教改理念,把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衡量尺度,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把能力本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把握能力本位的实质,避免把能力本位等同于技能培养或者是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只有真正理解能力本位强调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学习过程;评价实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学术性的学习结果;个别化评价等内涵,我们才能够把握能力本位的实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要改变学科教育中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摈弃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教学理念,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最初都是由普通高校的课程简化或压缩而成,文化课程则主要从普通高中移植而来。由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状况与这两类学校有很大差异,因此职业学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发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必须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开发综合课程体系。充分调研企业对本专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与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工作分析,把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设置课程和确定课程内容的根本依据,明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密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共同确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应在企业的指导下,在市场调查及预测的基础上,以企业主干技术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建立综合性学科体系。校企的进一步合作,还可以扩展到教学与科研领域,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锻炼,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校企可以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避免仅仅对学科内容进行简单增删的改良主义做法,必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轴心,打破工程学基础观,确立生物学基础观,确定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培养目标,编写教学计划与大纲,重新整合课程,建立能力本位的综合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还应紧密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内容,并且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高于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弹性办学模式,有利于实现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适应市场需要,广泛开展技工学历教育、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结合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提倡工学交替,根据培训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构建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和模块式教学方法,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是办学模式的确立要以方便和满足培训者为出发点。二是要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中,张扬人的个性,将培训者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把培训技能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把培养技能与培养学习能力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

四、实行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

在能力本位教育中,教学方法同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应该同时兼顾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基本要素,不可失之偏颇。

职业教育在强调能力、注重技能的同时,不排斥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文化水平,拓宽专业面,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知识,适应新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识、技能、行为三者之间彼此存在着迁移现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知识的提高能够促进技能和行为的养成,知识的提高也能够提升能力和素质水平。

   满足能力本位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其中强调心、脑、手并用,教、学、做结合的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能力本位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之一。

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心、脑、手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工作方法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等。

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以分组合作、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改变了只见“学生”,不见“人”的传统教学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完整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学中广泛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和课文引导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

探索职业教育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能力本位。

推荐访问:本位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