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安

时间:2022-01-20 15:17:08 浏览量:

根据《市卫生局党委委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的安排,结合本人分管的工作,通过走访群众、和医务人员座谈等形式,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安全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医疗资源状况

目前我市共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5家(其中:三级乙等医院l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中医医院3家,妇幼保健站2家,中心血站1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家,乡镇卫生院12家(其中:中心卫生院4家),个体诊所319家,村卫生所(室)178家。医院和卫生院共有床位161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4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名、副高级职称140名,执业(助理)医师1118人、注册护士84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人、执业(助理)医师2.36人、执业护士1.78人。

    二、影响医疗机构医疗安全的因素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省卫生厅的业务指导下,我市各级卫生部门始终把加强医疗卫生工作作为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重要环节,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在努力提高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联动机制,推动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完善医疗保障体制、降低医药费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形成了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一是市区医疗机构内分为金川集团公司、八冶公司、市属和区属四大块,综合医院多、重复建设,使床位和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率较低,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专科人员匮乏,专科建设不强,部分疑难疾病和大手术需到外地救治,增加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和难度。二是急救管理体制不畅;乡级急救网络建设缺失;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救设备不足,急救专业人员缺乏,使紧急救援能力不强,不能发挥急救公共服务职能,严重影响了“就近、就急、就病人意愿、就特色能力”急救原则。三是采供血机构部分必备设备缺乏、专业人员不足、部分科室设置不符合卫生学要求;医疗机构的血库建设不符合标准要求,输血二联单设计不规范,个别专业人员对输血指针掌握不准,输血指征过宽、输血决策不当而导致全血、新鲜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等血液产品滥用。四是二级医疗机构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重症专科病房及经过专业培训的ICU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五是部分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不能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开展医疗护理工作。六是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编制不足,为了发展业务,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医、护理人员,聘用人员工资少、福利待遇低、流动性大,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七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卫生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还较为单一,执业素质较低,服务水平薄弱,部分类别的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三、建议及对策措施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事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理顺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到 2012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救治能力相对较强,运转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精干高效的卫生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卫生专业服务队伍,逐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切实维护全市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提供人力保障。

(一)下大力气整合市区内地企各医疗资源。目前,金川公司医院、八冶医院和市二院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和部分房屋老化,不能满足各项业务的开展,均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建设,金川公司医院将投入近亿元新建门诊部大楼,八冶医院将投入3千多万元修建外科大楼,市二院也将投入一定的费用修建医技楼和建立精神病专科,这将进一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因此,今后应按照即将出台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医药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范围,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题、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的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要求,金川公司医院和八冶医院移交地方管理,与市二院一起进行医疗资源整合,在市区内建立一家规模更大、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技术力量更加雄厚的三级医疗机构,市二院和八冶医院可以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建成专科医院,更好地为全市人民服务。

(二)独立建制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逐步建成覆盖城乡一体化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我市地处312国道和212省道边,交通事故发生比较频繁,而且又是工业城市,矿山、冶炼、化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有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我市每年的急救量达到71000人次,其中出诊6850人次。但目前我市的“120”紧急救援中心是1998年我局根据全市医疗急救需要成立的,隶属于**市第二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全市急诊病人的现场急救、院内抢救和危重病人转运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紧急救援工作,而且,金川公司医院、八冶医院等医院也开通了尾号为120的急救电话,使现行的医疗急救体系成为以各医疗机构急诊科为节点,各自独立运行,凸显出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贯彻“就近、就急、就病人意愿、就特色能力”的急救原则;二是急救管理体制不畅。由于市急救中心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个内部机构,没有权力调度指挥其它医院院前急救,不能形成急救合力;三是急救专业人员缺乏,急救处置能力不强,影响急救效果;四是急救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急救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五是急救服务不能有效延伸到农村。因此,按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成立独立建制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依托永昌县人民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永昌和河西堡各建立1个急救站,加强其他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科建设,用1到2年时间对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建立急救室、培训急救专业人员,逐步建成符合我市实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由“120” 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市医疗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治疗,全面提高全市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三)以第二周期的等级医院评审和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规范医院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重点对各医疗机构的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手术科室和麻醉科、药剂科、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病理科、护理管理、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等医疗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可是和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各医疗机构安全意识,改进医疗安全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医疗安全。一要建立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安全督导考核制度,参与医院质量、安全分析会议制度。二要督促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制定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有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并能够落实。三要加强各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督导医疗机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口腔科、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四要加强护理管理,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建立完善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和护士管理规定;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逐步对聘用制护理人员实行同工同酬;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2.5-3:1,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各医疗机构能够定期、不定期对重点护理环节、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进行护理质量效果评价;临床护理体现人性化服务;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对围手术期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并能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加强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五要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六要加强急诊科管理。建立稳定的急诊专业队伍,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科间紧密协作。七要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八要加强血液净化室管理。专业设置、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布局合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四)加强采供血机构和临床规范化输血管理,防止经血传播疾病的传播。一要提高认识,完善临床输血工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领导,将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制定和贯彻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操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工作程序化,并按照省卫生厅的标准建立相应的输血科,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二要把安全输血、规范输血、科学合理用血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年度医师医德考核范围。三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采供血、依法临床用血、科学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采供血机构要严格按照《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规章的要求建立并完善覆盖采供血工作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献血者做好健康咨询工作;积极与公安、疾控和劳务输出等部门协调建立献血高危人群信息库;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者、稀有献血者和应急献血者队伍;加强采供血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禁不合格血液流入临床。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临床用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及《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室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执行输血申请和审批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杜绝输注“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输血前按要求筛查输血前“五项”,告知患者或家属并签定输血知情同意书,做好输血病程记录及输血情况的相关记载,确保输血工作的合法性,最大限度防范艾滋病等经血传染性疾病通过输血途径传播。

(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永昌县医院、县中医院和金川区中医院门(急)诊楼等项目相继建成,永昌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项目被列入2009年建设计划,1300万元建设资金已到位,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项目的前期工作。12所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全部建设完成,建设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并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 138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村卫生室,其中114个村卫生室达到了“三室”分设标准,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82.6%。今后要着重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应加快对剩余的24所村卫生室建设,并逐步对村卫生室所配备尿常规、心电图、血常规等常规化验检查设备;对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及相关急救医疗设备。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继续依托省内大中专院校,采取定向培养方式,乡镇卫生院派出1-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大专院校学历教育;加强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176名农村卫生所(室)乡村医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地方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能力及现场急救、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护理操作等技术技能的培训,真正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就近、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村卫生所室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师的劳务补贴,提高其积极性,更好的为农村群众服务。四是建立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城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服务农村活动,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抽调不同学科的技术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每季度深入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1个月的巡回诊疗。城市医疗卫生单位每年选派1-3名创新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专家,赴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1个月的帮扶服务,帮助提升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五是按照按需选派、对口支援的方式,乡镇卫生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人员到城市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通过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

(六)以社区卫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其中省级示范中心1个、省级示范站1个。以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到100%。今后,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积极争取省上项目资金,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基层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立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建设。进一步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制度,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改变“坐等患者上门”的传统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让城镇居民享受到经济、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三要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进一步对社区居民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通过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宣传单、健康处方、电视VCD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预防保健知识,动员和引导社区居民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和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认知水平。

(七)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卫生专业人员依法行医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一要投入一定得经费大力培养跨世纪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二要积极探索制定提高卫生专业人员学历教育的奖惩办法,鼓励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函授、脱产、自学、远程教育等形式,逐步提高自身学历层次。三要加强医疗卫生队伍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教育工作,引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杜绝开单提成,吃、拿、卡、要、推诿病人等现象。四要对卫生专业人员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法制观念、法律水平和依法办事、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病历书写规范(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医师考核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及《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疗制度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培训,以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五要分步骤、分阶段对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卫生专业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推荐访问:人民群众 医疗机构 规范化管理 确保 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