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塘沽海河下游观光带(孙志政)

时间:2022-02-21 15:11:14 浏览量:
  一、开发海河下游观光带的重要性

从2003 年2 月起, 天津实施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努力把海河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截至目前, 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个围绕海河而形成的集观光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板块已初具规模, 一条绚丽多彩的海河观光带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 天津市确定了12 个沿海河的文化旅游主题板块。“大沽烟云”———塘沽海河入海口观光带板块, 即海河下游旅游观光带, 就是这十二个板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观光带东起大沽口, 西至大梁子渡口, 全长约10 公里, 两岸有大沽口炮台、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等三十多处历史遗存, 以及海河外滩公园、海河大桥、海门大桥等现代景观。塘沽区将发挥河海交汇的地理优势和近代历史文化资源高度密集的优势, 按照海河下游综合开发与近代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相结合, 近代文化与现代景观相融合, 水陆并举, 河海互动, 综合配置文物景观、建筑景观、堤岸景观和舟船景观的规划设想, 开发循环贯通的上下两条水陆游览线, 争取早日建成传承城市文明、体现滨海风情、展示都市繁华的海河旅游观光带, 这将对促进塘沽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历史风貌遗存是城市文化沉淀的符号, 这些符号传承着城市千百年来的人文气息。海河下游观光带拥有三十余处历史文化遗存, 不仅是了解近代中国的窗口, 而且还记载着西方列强殖民的屈辱, 见证了民族的自强与抗争。因此, 我们开发海河下游观光带, 不仅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求, 还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发扬优良民族传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将发挥重要作用。

海河下游塘沽城区段是天津海河下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海河经济战略和市领导关于“海河下游开发要从东向西, 梯次开发”的思路, 海河下游塘沽区段建设, 将全面带动天津市海河下游整体开发进度。目前由塘沽区政府、国内多家财团和实力企业共同兴办的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已经组建完成, 计划先期投资30 多亿元, 以蓝色旅游走廊为主题, 对东起新港船闸、西至海门大桥全长10 公里的海河岸线进行重点开发建设。

目前, 塘沽区为了贯通海河两岸的水陆交通, 已启动了连接海河两岸的开启桥建设。该桥西起坨场南道,跨过海河, 东至永太路和规划中央大街。桥梁建成后, 将把响螺湾旅游区与于家堡金融商贸区连接起来, 实现滨海地区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有序分流, 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对于带动大沽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升土地开发价值, 加快综合开发改造, 将起到重大作用。

二、海河下游观光游览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3 年, 海河外滩公园的建成和开放, 带动了塘沽区旅游、金融、商贸、酒店、房地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塘沽区从事海河旅游观光经营单位3 家, 观光游艇8只, 快艇24 只, 另有东方公主号游船1 艘。

与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芝加哥的芝加哥河、上海的黄埔江等国际、国内的知名河流相比较,海河有着自身的综合优势; 它不仅仅拥有着与泰晤士河相类似的形状, 同时拥有与塞纳河一样适宜的宽度以及芝加哥一样适中的位置, 同黄埔江一样向东奔流入海。作为拥有一条经典城市河流的天津, 目前所缺乏的是河流生态治理与河岸景观整治。而海河下游景观带的开发建设, 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①海河下游水上旅游产品比较单一, 缺乏吸引力, 知名度不高; ②海河下游两岸景观治理进程缓慢; ③目前海河下游旅游市场规模很小。

海河下游观光游览产业发展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 海河下游水上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较低。

海河下游两岸大约10 公里的岸线上, 旅游景观较少, 绝大部分岸线未开发利用。而一些已经开发建设的旅游景点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又比较低, 没有充分发挥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没有开发出适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海河下游水上观光游览产业的发展。

海河下游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中心景点。尽管拥有旅游资源潜力, 但已开发的旅游产品共性较多, 没有可以真正带动海河旅游发展的龙头景点, 整体上还不足以形成分工协作的旅游“经济繁荣带”。

(2) 海河两岸的交通瓶颈导致两岸差距悬殊。

目前塘沽区内海河两岸的过河通道只有海河桥、海门桥和海河船闸三处, 因为海河桥专为天津港南疆码头所建, 因此两岸真正能够为游客提供交通往来的也只有海门桥和海河船闸。其中, 海门桥是开启式的, 每天上、下午都要提桥, 因为海河塘沽段仍属通航河道, 每天过往船只频繁, 最大货轮吨位可达5000 吨, 为了保证航运的需要, 海门桥每天不得不在固定的时间内提升。所以真正过河的固定通道实际上只有一座半, 海河两岸的交通瓶颈极大地限制了海河南岸经济的发展。

塘沽区内海河两岸的水路交通就是摆渡。尽管塘沽区内的摆渡规模在逐步收缩, 但是区段内的摆渡交通仍有四五处之多。比如, 号称塘沽最大的渡口———大梁子渡口, 它从开设到现在主要是为解决南岸大沽化工厂职工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另外还有连接西沽和郭庄子的水线渡口, 连接东沽和三槐路的三块板渡口等。摆渡这种古老的交通方式, 依然在海河塘沽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河下游段目前仍通航, 两岸现有的码头中, 服务于运输、装卸作业等用途的码头居多, 而可用于旅游观光的码头数量极少。这种情况下, 海河两岸一些景点( 如潮音寺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等) 的可进入性就会受到限制,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河及其沿岸旅游产业的发展。

(3) 海河下游水上旅游设施陈旧, 产品功能单一, 管理混乱。

航道方面: 海河航道的自然状况不十分理想, 多项技术指标比较落后; 水质经常受到沿岸码头作业区及部分船舶的污染; 水上观光游览受到较多限制。

旅游船艇方面: 主要表现在旅游船艇数量不足, 接待规模有限; 旅游船型豪华程度不够; 可供游客选择的水上旅游观光和休闲的消费产品太少。

经营体制方面: 河道管理体制不顺, 多元的管理主体之间缺乏相互协调, 致使河道建设的一体化开发程度不高, 管理与运营常发生矛盾。如码头设置与河道管理的矛盾, 河道水位不能有效控制, 升高后使通航受阻, 水质发生变化影响游客量等等。

(4) 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海河水域整体环境的治理力度较弱。海河沿岸分布大量化工厂, 由于通航, 河面上停留许多大吨位船舶, 装载物存在污染隐患, 随意穿行于江面, 不仅有碍观瞻, 而且给海河水环境治理带来很多问题, 加大了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量和治理的难度。此外, 海河两岸陆域大量化工企业的布局未经统一严格的控制, 再加上水面上的一些巨型破旧船只, 遮挡了河面上游客的视线, 严重影响了海河两岸景观空间的视觉效果。海河下游两岸主要景观段缺少绿化配套, 沿岸地块的绿化规模比较小, 不能对海河沿岸的面貌起到根本改善作用。

三、加快海河下游水上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积极制定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和相应的管理规章,

同时, 鼓励投资建设, 多渠道引进资金, 加快海河两岸相关区域建设。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尤其是城市旅游业, 需要以提升城市功能为核心促进其发展。在海河下游旅游观光带的培育过程中, 必须把旅游功能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政府必须加快两岸的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以畅通海河南北交通、促进海河南岸地区的开发改造为重点,加快海河的桥梁和隧道建设, 最终解决两岸的交通瓶颈。依据“两岸呼应, 综合开发”的原则, 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建设, 多渠道引进资金, 推进海河南岸响螺湾工程的建设步伐, 带动东、西沽经济的发展, 逐步缩小两岸的差距。要通过优化配置水体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夜景景观、码头景观、舟船景观和聚客景观等资源,逐步改善两岸的景观, 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河都市旅游观光带。

2.加快海河水上旅游产品建设, 加大开发力度, 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 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整合开发具有近代史文化内涵的海河两岸旅游文化资源, 形成以“大沽烟云”为品牌的海河旅游风景线,重点打造六处聚客锚地: 碧海远帆———海河外滩观光区、渤海明珠———响螺湾旅游区、近代缩影———《塘沽协定》签订展示区、沽口潮音———潮音寺民俗区、洋务起源———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游览区、海门古塞———大沽口炮台遗址区。对海河下游旅游观光带进行功能定位, 在海河外滩公园、塘沽文化墙、东方公主号和响螺湾旅游区段, 开展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系列旅游项目, 在《塘沽协定》签订展示区、潮音寺民俗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游览区以及大沽口炮台遗址区段, 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旅游项目, 充分发挥各个景点的优势, 将现代景观与近代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

3. 尽快发展海河南岸的经济, 协调两岸的经济发展, 大力改善两岸的景观。

随着塘沽经济的发展, 海河两岸交通不畅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只有解决了畅通两岸的交通问题, 才能彻底改善投资环境; 只有投资环境改善了, 才能更好地融资, 开发建设海河南岸响螺湾旅游区和对周边改造。否则, 很难消除海河两岸差距, 实现海河南岸物流、商贸和更宏伟的宜居计划, 从而影响当地商业的发展, 使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4.加快完善海河下游水上旅游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

建立一个“品位高、网络通、服务佳”的水陆旅游集散中心。水陆旅游集散中心可以有效地促进海河水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该中心初步考虑可建在海河外滩公园附近, 陆上既要有停车场, 河边又能够停靠各式大小游船,游客到此可以方便地换乘车船。

沿岸重点建设可用于开展旅游的永久性码头.可进入性是一个景点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因此, 必须加快改进海河下游旅游观光带上主要景点内的小交通, 建设可用于开展观光游览的永久性码头, 在沿岸交通枢纽、重点景区和大片居民区, 建设规范的与周围景区风格相统一的停靠码头, 提高沿岸主要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同时, 还应配套建设为船只运行动力加注燃料的加气站。

在各类型码头附近普遍设立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码头的建设主要是供游客上下船、为船舶停靠和离岸提供方便。同时, 由于大量的人流、车流和船流, 也应该建有各种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例如餐饮、酒吧、购物中心以及休闲娱乐中心等。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 在旅游船艇码头附近建立起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及其相应的种种设施, 以方便游客、吸引游客, 从而塑造游船码头区域的崭新形象。

同时, 海河两岸要广泛设置旅游标识牌, 方便游客;设置救护站, 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5. 树立“海河旅游精品”意识, 注重宣传, 提高海河旅游的知名度。

全面开发海河水上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海河下游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进行岸线改造, 丰富沿河景观, 并将海河下游旅游观光与海河上中游观光游览相结合, 打造海河旅游品牌。同时, 还要利用塘沽国际大学生龙舟赛、中美滑水赛等一些大型的国际水上体育赛事, 并以2008 年奥运会为契机, 注重对海河进行宣传, 逐步扩大国际旅游市场, 使海河成为一条世界名河, 使天津成为世界名城。

(作者单位: 天津市塘沽区旅游局)

来源:《港口经济》2007.8

    

推荐访问:海河 塘沽 下游 开发建设 观光

猜你喜欢